女性婚姻观念变迁史

2018-05-22 06:33编辑方凤燕
厦门航空 2018年5期
关键词:婚恋主义婚姻

编辑_方凤燕

“婚姻”这两个字,皆是“女”字旁,自带寓意,似乎男人和婚姻,就是刻在女人额头上的皇冠,若没有,就是耻辱。如果我们去问一个女性“为什么要结婚”,这背后可能没有什么惊天的奥秘,不过是最实在的诉求。而一部女性婚姻观念变迁史,折射着社会现实,亦转换着时代的色彩。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在婚姻大事需要秉承“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礼教时代,历朝历代的女人们完全没有择偶的自由。男人是女人的天,而女人就只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了。

【实力相配,门当户对】

民国时期讲究门当户对,有文化,有理想,身家要清白,一夫一妻制深入人心。结婚是为了家族,因此婚恋看重门当户对,名望财力相般配。

【嫁汉嫁汉,穿衣吃饭】

新中国成立初期,老百姓肚子都吃不饱,自然也顾不上温情了。生活的必需,成了婚姻的首要内容。生儿育女,繁衍后代,一日三餐,晚年养老。我问奶奶什么是爱情,奶奶说哪有什么爱不爱请,吃饱饭就好了。

【分摊物质,共享精神】

改革开放后,人们解决了生存和温饱问题,就开始对婚姻有了精神需求,女性对婚姻的期望,不仅仅只是停留在“穿衣吃饭”的层面上了,还有“两情相悦”,还有“执子之手”,还有“生死相随”。

【有房有车,工作稳定】

2000年以后,社会撕裂着飞速发展,金钱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进一步强化,经济基础渐受推崇。“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后座上笑”成了“拜金女”的标杆说辞,一度颠覆了多少人对婚恋物质生活的认知。

【自主选择,三观一致】

互联网时代人们生活形态越来越多元,经济压力越来越大,对人的要求也越来越精细,择偶条件更加明确具体一一经济和外貌仍在基本要求之列,但是生活情趣、兴趣爱好、星座,甚至性能力都变成了新时代的择偶条件。

【恋爱美味,婚姻累赘】

自由、理想主义是大多90后的婚姻观。她们憧憬爱情,但不愿将就,“手机不好玩还是零食不好吃,为什么人一定要找个人结婚?”“不想做生孩子的机器,不想受气、受委屈。”“没有爱情的婚姻我不要,如果没有遇到对的人,那我宁愿不婚。”

【选择多元,男女平权】

今天,我们能见识到形形色色的婚恋选择,有“有情饮水饱”的爱情至上主义,有“克己复礼”的禁欲主义,有“物质高于一切”的拜金主义,有“只要曾经拥有”的潇洒主义,还有不婚、丁克主义。这,正是开放社会下的个体自由选择的结果。

猜你喜欢
婚恋主义婚姻
婚姻是一门沟通课
新写意主义
近光灯主义
婚姻中要“看见”彼此
青年婚恋现状数据
这是一部极简主义诠释片
冬日 新碰撞主义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那场猝不及防的婚姻 外一篇
门当户对的婚姻最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