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且末县某矿床蚀变特征及研究展望

2018-05-23 09:37张维庆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6期
关键词:硅化玉石成矿

张维庆

(核工业西藏地质调查院,四川 成都 610052)

1 区域地质背景

该矿区位于阿尔金山地区中西段位置。大地构造位于青藏高原北缘,塔里木地台南缘的阿尔金断隆南侧,紧邻东昆仑褶皱系祁曼塔格优地槽褶皱带。新的大地构造划分中,矿区位于塔里木—阿尔金地块中的阿尔金断隆南缘,南靠阿尔金南缘蛇绿构造混杂岩带,东邻柴达木地块的祁曼塔格裂陷槽(吐拉盆地)。阿尔金北东东向巨型走滑大断裂横贯全区,区域上岩浆活动频繁,断裂构造发育,以压扭性为主要特征。

区域构造主要为阿尔金断裂构造,是由以阿尔金山两侧断裂为主体向两端伸展的一系列走向北东—北东东(50º~75º)的压扭性断裂组成的构造系统,以明显的左行扭动,强烈的挽近活动及贯穿性和巨大的规模为特征,它控制了青藏高原的西北边界和塔里木盆地的东南缘,主要包括阿尔金南缘断裂、阿尔金北缘断裂、米兰—红柳园断裂、且末—黑尖山断裂和罗布庄—星星峡断裂[1]。

区域内的岩浆岩以侵入岩为主,为早—晚期华力西期侵入旋回,以华力西中期为侵入主期。侵入岩以钙碱系列中性—酸性岩为主,次为超基性岩、基性及少量碱性岩,走向与区域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2]。

2 矿区地质特征

矿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由中元古界长城系巴什库尔干岩群红柳泉岩组Chh及古元古界滹沱系阿尔金岩群Pt1A和新生界第四系(Q)。

古元古代阿尔金岩群主要分布于阿尔金断隆带内,为一套区域动力热变质作用的低角闪岩相—高角闪岩相中—深变质岩系。

根据其变质岩石组合、构造变形样式、原岩建造特征,结合同位素年龄。

将岩群划分为5个岩组,由老至新为:变粒岩组Pt1A(gnt)、片麻岩组Pt1A(gn)、片岩组Pt1A(sch)、大理岩组Pt1A(mb)和变基性火山岩集中出现的变火山组Pt1A(mas)及五个规模较大的变质侵入体(gg)。

红柳泉岩组(Chh)地层仅出露于工作区内中段陡崖处,地质勘查工作几乎无法进行,该段岩性多为遥感解译及滚石中查证。该岩组在工作区内主要出露片麻岩及大理岩[3]。

根据区域构造演化期次及工作区断裂构造特征,按照延伸方向将区内断裂构造分为两组,分别是北东—南西向,北西—南东向。

工作区内晚奥陶世侵入岩主要出露在古元古—中元古界变质岩系中,主要岩性为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组成,在岩体中还能见到大量的片麻岩、片岩、大理岩的残留体和捕掳体。

3 矿区蚀变特征

矿区岩脉为花岗闪长岩,侵入白云石大理岩内,对围岩发生接触交代反应。主要矿化蚀变种类有:绿帘石化、透闪石化、软玉化、蛇纹石化、滑石化。

矿区内绿帘石化蚀变较强,蚀变宽度约为0.6m,主要发育于岩脉边缘破碎带内,明显受岩脉的展布形态控制。

矿区内透闪石化蚀变大致沿北东向展布,范围自西向东逐渐收敛,靠近岩脉的一侧蚀变比较强烈,平均宽度约为7m,延裂隙发育柱晶状透闪石,局部蚀变强烈部位形成透闪石岩;透闪石岩由灰白色渐变为乳白色,结构由中粗粒变晶至较细粒变晶或近隐晶质结构;透闪石岩所含杂质较少,混有少量蛇纹石化、石英团块,由浅至深岩石所含杂质逐渐减少,偏乳白色、纯白色,在深部出露结晶完整的黄铁矿颗粒,镶嵌于晶簇状透闪石岩中;较远离岩脉的一侧发育软玉化,呈青绿色斑点状镶嵌于透闪石化白云是大理岩内,平均宽度约1m。

矿区内蛇纹石化蚀变范围较广,蚀变宽度约为10m,其中发育有橄榄蛇纹白云石大理岩,橄榄石含量14%,蛇纹石含量26%。

矿区内滑石化多延构造发育,在构造局部形成团块、条带状滑石,多产于蛇纹石化范围边缘;滑石块度大小不一,常呈现串珠状产出,受构造、裂隙控制明显。

除以上蚀变外,矿区还广泛发育有硅化,局部硅化强烈形成石英脉,延构造发育,呈团块或条脉状;硅化几乎贯穿整个蚀变带,中部透闪石化带强烈部位硅化也相应强烈,向外侧远离岩脉处硅化相对减弱;由内向外呈渐变减弱的趋势。

从由浅至深蚀变在垂直梯度上的变化特征可以总结出,越往深部透闪石化、绿帘石化、硅化越强,而滑石化则较弱,这符合玉石成矿在蚀变分布上变化的特征,对成矿有一定指示作用。

表1 矿区矿化蚀变与其它矿山对比表

4 蚀变分带

总结矿区内蚀变种类及其在水平梯度变化情况,可以出从岩脉至围岩间的蚀变情况进行划分,具体可分为四个带:内带—过渡带—成矿带—外带。

(1)内带:出露花岗闪长岩岩脉,伴有少量绿帘石化蚀变,岩脉偏酸性,为玉石成矿提供必须的SiO2及H2O;

(2)过渡带:以绿帘石化为主,夹有少量的蛇纹石、透闪石化及硅化,伴有构造作用及碳质析出,构造普遍较大,为岩脉提供了上侵的通道;

(3)成矿带:以透闪石岩为主,伴有硅化及少量的蛇纹石化。透闪石化强烈形成透闪石岩,透闪石岩呈块状,粒状变晶结构,粒径大小不一,往远离岩脉的方向粒径有变小的趋势,透闪石化在裂隙中形成放射状透闪石晶体;

(4)外带:以橄榄石、蛇纹石为主,伴有滑石化及少量透闪石化。蛇纹石化呈条带状、网脉状、团块状、颗粒状产出,团块状及颗粒状的蛇纹石化是成矿同期产生的蚀变,条带及网脉状矿化蚀变是受后期构造运动控制,多产于裂隙中。

针对不同矿种,展现有不同的矿化蚀变组合,玉石矿的蚀变主要有:绿帘石化、透闪石化、蛇纹石化、滑石化。通过对比不同矿区的蚀变种类(表1),可以看出针对玉石成矿,不同矿区在蚀变上的表现具有一致性,按蚀变分带均可划分为内带—过渡带—成矿带—外带。

值得指出的是,在矿区内从过渡带至外带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硅化,硅化多呈现团块状、条脉状,与蚀变同期生成,也伴有少量后期石英脉;而蛇纹石化分布于外带,呈星点状分布,局部顺构造展布呈蛇纹石脉,蚀变强烈且完整地段形成蛇纹石玉。

5 结语

玉石矿一直是业界找矿的难题,除地表直接出露矿体易于揭露和开采之外,其地表展露有限的地质信息,没有相应的物探仪器进行深部指引,只能地表追索揭露,且揭露工程量大,投资风险高等因素,导致玉石矿在勘查以及成矿研究方面进展相对较慢。

此蚀变分带的方法对玉石找矿提供了一定的依据,探查玉石成矿的潜力,对未出露地表的玉石矿脉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对玉石矿的查找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参考文献

[1]唐延龄等.新疆非金属矿床[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218—229.

[2]傅昆.新疆且末县青羊沟玉石矿地质特征[J].新疆有色金属,2009:28—29.

[3]范二川,兰永文,戴朝辉等.贵州省罗甸透闪石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预测[J].矿物学报,2012,304—309.

猜你喜欢
硅化玉石成矿
安徽省宣城市溪口—鲍坑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桂西沉积型铝土矿床成矿规律及成矿模式
新疆寨北山铜矿成矿新认识及找矿预测
中非铜钴成矿带矿床遥感特征研究
柴达木盆地北缘锂多金属矿成矿条件及找矿潜力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东山湾地区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潜力综合评价
点赞首届丝绸之路玉石文化产业博览会
东宁暖泉金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关系探讨
审人之美
玉石和铺路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