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旋布比卡因腰麻对老年人下肢手术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2018-05-23 06:57刘伦友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布比腰麻左旋

刘伦友

宜宾兴文县人民医院麻醉科,四川宜宾 644400

左旋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均存在感觉[1]及运动分离特性,与微创腰麻技术相互联合,广泛应用在盆腔[2]、下肢等手术中,具有术后康复快速以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现探讨2011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200例下肢手术老年患者采取两种不同麻醉措施的有效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的200例患者均于该院接受下肢手术,均分为两组,参照组有女性49例,男性51例;年龄均值(68.84±3.67)岁;其中单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术31例,膝部关节镜手术15例,髌骨骨折15例,腘窝囊肿切除术7例,踝间或踝部骨折术25例,足部或胫前清创VSD引流术7例;合并症:42例冠心病,68例高血压,19例慢性支气管炎以及23例糖尿病。干预组47例女性,53 例男性;年龄均值(68.93±3.72)岁;其中单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术30例,膝部关节镜手术16例,髌骨骨折14例,腘窝囊肿切除术8例,踝间或踝部骨折术27例,足部或胫前清创VSD引流术5例;合并症:45例冠心病,70例高血压,20例慢性支气管炎以及25例糖尿病。两组临床基础性资料(性别、年龄、合并症以及下肢手术类型等)存在良好一致性(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所选患者年龄均不低于65岁,ASA为Ⅰ~Ⅱ级;②满足手术适应证,且对该次研究所用麻醉药物无禁忌证;③术前生化检查,便、尿及血常规均正常;④享有知情权,自愿签署同意书入组研究。

排除标准:①将精神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与肝功能障碍者排除;②对麻醉药物过敏或存在禁忌证者排除;③将凝血功能障碍、糖尿病与缺血性心脏病患者排除。

1.2 方法

参照组:对患者采取1.2 mL的盐酸左旋布比卡因0.5%腰麻措施。干预组:给予患者3 mL的盐酸左旋布比卡因0.2%药物麻醉。麻醉内容有:患者入室后将其静脉通道尽快开放,对患者血氧饱和度、心率、心电图及血压等指标密切监测。在麻醉起效前给予300~500 mL的琥珀酰明胶(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13119)4%;嘱患者患肢保持在上侧卧位,选用B-D针点法实施腰硬联合麻醉,穿刺L2~3椎间隙,控制注药时间在20~25 s,通过硬膜外腔于头端置管3 cm。在此期间,参照组患者维持患肢上侧卧位,并保持臀高头低位(15°),待麻醉平面固定,保持患肢在上半侧卧位。干预组患者接受腰麻注药后选取平卧位,待麻醉平面稳定后,选取患肢在上侧卧位。待心率<60次/min,给予0.5 mg的阿托品静脉注射;若MAP低于基础值30%需给予5~10 mg的麻黄碱静脉注射。两组术后均实施连续硬膜外镇痛干预,手术用时1~2 h,麻醉期间给予低流量常规吸氧。

1.3 效果评价(观察)

观察指标:①对两组 T0(0 min)、T1(5 min)、T2(10 min)、T3(15 min)、T4(30 min)、T5(60 min)MAP降低超过30%以及HR降低到60次/min以下的情况进行观察记录。②观察并详细记录两组麻药使用剂量与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主要包括头痛、腰背痛。

1.4 统计方法

对该组研究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及汇总,并将整理好的数据纳入统计学软件SPSS 22.0数据包中展开处理,数据对比计数资料通过n%(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 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麻醉情况分析

两组麻醉T2时MAP降低超过30%以及HR降低到60次/min以下的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麻醉药物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分析

干预组麻黄碱用量为(15.53±3.34)mg,显著少于参照组的(162.85±3.18)mg,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9.446 7,P=0.000 0);参照组有 75 例患者使用了阿托品,干预组仅有5例患者使用了阿托品,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02.083 3,P=0.000 0)。两组术后均未出现头痛不良反应,A组术后8例(8.00%)出现腰背痛,B组有5例(5.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740 4,P=0.389 5)。

3 讨论

左旋布比卡因属于长效局麻药物[3],在腰麻中已应用广泛,对比消旋布比卡因,左旋布比卡因神经毒性与心脏毒性均较低[4],在外周神经阻滞[5]、硬膜外麻醉以及蛛网膜下腔麻醉中得到成功应用。据资料显示[6],局麻药物的浓度与剂量多少会对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带来直接的影响。在该次研究中,给予老年下肢手术患者盐酸左旋布比卡因0.2%腰麻,此种麻醉方式是一种患侧单侧肢体神经阻滞,能够相对减少血管扩张的范围,并且对心血管系统处于逐渐衰退的老年患者而言,此种麻醉方式不会对其心血管系统带来较大的影响。

该研究结果表明,将0.5%的盐酸左旋布比卡因与0.2%的盐酸左旋布比卡因实施腰麻的效果作对比,后者对患者心血管造成的影响明显较小,干预组心率及血压降低的程度均较轻微,而参照组则相对明显,并且干预组患者阿托品与麻黄碱用量与参照组相比均减少明显,表明此种麻醉方式在下肢手术老年患者麻醉中会促使血液动力学更加平稳,对合并心血管疾病[7]与心血管储备功能较差的老年患者而言有重要意义。因老年群体脊髓及其周围神经出现退行性变,因此会增加局麻药物的敏感度。尽管对老年患者实施局麻具有起效迅速、扩散广以及组织平面宽度增加等优点,此外,还可延长阻滞效果,能够发挥出完善且确切的腰麻作用,但因老年患者心血管调节功能较弱[8],因此低血压发生率较高,严重时还会引起休克,因此在应用麻醉药物时需合理控制剂量。该研究中对患者实施腰麻后血压降低的程度同阻滞平面范围相关,并且还与患者心血管代偿功能[9]以及伴有其他的并发症密切相关;而心率下缓慢则在于患者部分交感神经受到阻滞,外加迷走神经表现出相对亢进引起[10]。通过分析血液动力学变化的情况可以发现,干预组在麻醉5 min时仅出现5例MAP降低超过30%的患者,但参照组却有75例,其他时间段则无明显差异;另外在两组麻醉5 min时,参照组HR降低至60次/min以下的患者高达65例,多于干预组的5例(P<0.05),表明干预组采取的麻醉方式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与安全性,不仅满足患者手术治疗指征,还能维持其生命体态的稳定性;两组麻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证实左旋布比卡因安全性佳,不会增加患者的不适感,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表1 两组不同时间段麻醉效果分析[n(%)]

综上所述,在老年下肢患者术中采取左旋布比卡因麻醉效果显著,对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小,阻滞效果完全,值得作为一种合理科学的麻醉方式在临床中更深入推广。

[1]盛丽.0.75%左旋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高龄患者下腹部及下肢手术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4,35(16):3536,3537.

[2]李蓉,费建平,翁建东,等.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腰麻对下肢手术术后恢复效果的比较[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10(12):1839-1842.

[3]刘兆杰.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在下肢手术蛛网膜下腔阻滞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9):49-50.

[4]汤定荣,周美兰,范云霞,等.轻比重低浓度左旋布比卡因单侧腰麻用于老年患者下肢手术的体会[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9):150-151.

[5]雷东旭,宋兴荣,潘永英,等.左旋布比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骶管阻滞用于小儿术后镇痛效果的观察[J].热带医学杂志,2014,14(10):1324-1326,1335.

[6]沈洁,李妍,尹静,等.小儿骶管应用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对术后镇痛作用的观察[J].国际儿科学杂志,2014,41(2):181-184.

[7]夏雷,王美美,郭海鸥,等.左旋布比卡因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J].浙江临床医学,2014,21(3):477-479.

[8]黄正强.左旋布比卡因行腰-硬联合麻醉于下肢骨科手术麻醉的探讨[J].大家健康,2016,10(1下旬版):73.

[9]刘莉洪,姜小军,戴明,等.盐酸氢吗啡酮联合左旋布比卡因用于下肢骨术后镇痛效果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2015,27(9):1182-1183.

[10]张涛,杨璐,邝立挺,等.蛛网膜下腔注射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运动阻滞效应的比较[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11(2):3-5.

猜你喜欢
布比腰麻左旋
保留自主呼吸浅全麻复合腰麻在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治疗体会
左旋的柳
碳酸布比卡因和盐酸布比卡因的麻醉作用比较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妇科患者腰麻术后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镇痛的应用效果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双胎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25G腰穿针超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用于肛肠科手术的临床研究
左旋肉碱对肥胖患者血脂水平影响的meta分析
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比较
不同时间段服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3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