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史美伦

2018-05-23 07:13荣大一姐
环球人物 2018年10期
关键词:精英背景香港

荣大一姐

改变上市公司结构,港交所只能靠内地。在这个背景下,港交所自然离不开像史美伦这样有内地经历的金融精英

史美伦就任港交所董事会主席的消息,是紧跟着港交所修改“同股不同权”上市规则出来的。

史美伦生于上海,两岁就随家人移居香港,但对内地资本市场却并不陌生..上世纪80年代当律师时,她因为参与麦当劳、可口可乐等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经贸谈判而跟内地联系紧密,之后在香港证监会任职,又力推内地红筹上市。2001年,她被时任总理朱镕基钦点为中国证监会副主席,以“改革开放以来首位来自境外的副部级官员”的身份,成了内地证券市场第一“外援”。

在这次就任港交所主席的媒体见面会上.史美伦一身紫红色套装亮相,以流利的英语、粤语和普通话三种语言开场,其与内地的良好关系也成为这次当选的一大关注点。

这不禁让人想到另一位港交所核心人物——现任港交所总裁李小加。9年前,李小加初掌香港资本市场时,却因内地背景备受质疑。因为在李小加之前,港交所掌门人这一职务全部由香港本地商界名流担任,聘请一个内地背景的人掌舵港交所,在当时的香港引发了激烈争论。

香港《星岛日报》发表评论文章说:李小加资历丰厚,却没有本地市场经验,会是一大弱点。《信报》的一篇文章则忧心忡忡地评论说:金融业已经是香港剩下的唯一支柱,如果连高管人员的职位也保不住,港产精英还有何立足之地?

李小加上任后的改革重点恰恰放在了“联通内地”上:他将港交所的交易时间与内地同步,允许香港以外的证券经纪为当地投资者在港交所交易提供服务,启动了沪港通、深港通。这些改革一开始并不受欢迎。他上任不过两年,就有示威人群在港交所门口打出“李小加下课”的标语。有媒体在2013年采访李小加时总结:港人更看重如何把国际企业引到香港上市,他们担心过于依赖内地.香港就只能作为地区金融中心。

但是,香港和内地的强弱对比还在加剧,去年港交所日均交易量是800多亿元人民币,不及沪深两市的1/5,30多万亿的总市值里六成以上来自内地企业。最失落的是,IPO集资额屡居全球榜首的光环也开始黯淡,去年还被上交所超过,只排在了第三位一

加上错失内地科技巨头阿里巴巴,李小加为港交所规划的改革道路,近些年显得更加迫切。过去10年,占港交所半壁江山的還是金融和地产行业,新经济只占市值的3%,而纳斯达克和纽交所分别是60%、47%

改变上市公司结构,港交所只能靠内地。吸引内地科技企业到香港上市,是香港最显见的选择,在这个背景下,港交所自然离不开像史美伦这样有内地经历的金融精英

回想9年前,史美伦作为港交所的董事面试李小加,两人“一见中意”,成为支持李小加的后盾,大概已经隐约注定了她今天的回归。

猜你喜欢
精英背景香港
等腰直角三角形背景下的旋转相似
比大小,想背景,悟本质
金融精英速成指南
跟踪导练(一)5
昂科威28T四驱精英型
精英云集
香港ifc商场
香港
基于Modelica的高炉顶压控制仿真
有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