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化护理教学在神经内科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2018-05-24 03:41邬光继郑天会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15期
关键词:系统化神经内科护士

邬光继 郑天会

新进护士大多没有任何临床护理经验,因而岗前培训教学便是培养其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过程[1]。临床护理教学是指医院内护理带教老师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对护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目的为帮助新护士们巩固学校课堂内的护理相关基础知识,并为新进护士提供从理论知识到临床实践的过渡办法,为医院培养优秀的护理专业人才[2]。神经内科知识专业性强,危急重症多,对护士的专业性要求较高,因而对新进护士进行系统化培训教学尤为重要[3]。但目前医院内的护理教学方式多“重理论、轻实践”,对临床护理质量的提高造成一定不良影响[4]。因此,为提高我院神经内科护士临床护理技能,本研究将讨论系统化教学在神经内科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12月我院神经内科新进护士3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15名。所有护士均为女性。对照组中,平均年龄(22.1±0.6)岁,包括5名本科生和10例专科生。观察组中,平均年龄(22.0±0.5)岁,包括4名本科生和11名专科生。经分析,两组新进护士年龄结构、学历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培训方法

对照组新进护士接受经验教学法,护士入科后,由带教老师根据教学大纲凭经验进行带教。

观察组护士采取系统化教学方法,带教老师为神经内科经验丰富、专业护理技能水平较高的高年资护师担任;授课内容主要包括神经内科护理操作的目的、护理操作前准备工作、患者身体机能的准确评估、专业护理操作技术、护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患者感染预防、护理操作的后续相关处理以及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沟通技能等;授课方式采用集中统一地对护士进行PPT讲解、护理操作相关技能的视频展示、现场模拟等。授课结束后,带教老师应安排护士进行分组练习,并仔细巡视护士们的操作熟练程度,并对错误和不规范的操作行为给予及时纠正。

两组护士均进行1个月教学培训。

1.3 观察指标

按照临床操作技能评估表中的指标,对两组护士培训前后临床护理技能进行评价。评价指标主要有护理操作步骤(共6项)和整体评价(共5项)组成,得分1~3分为未达标,4~6分为基本符合标准,得分7~10分则为优秀。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临床护理技能得分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培训前,两组护士各项临床护理技能得分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两组护士各项临床护理技能得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各项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目前,神经内科临床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新进护士专业知识技能生疏、临床心理素质低下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差等[5]。但传统带教方式以临床带教老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整个教学培训过程缺乏新意。而临床护理操作过程及步骤相对比较繁杂,并且重点模糊,新进护士普遍掌握困难;另外,传统经验教学的临床带教老师护理专科水平高低不一,不利于新进护士专业护理质量的提高[6]。

系统化教学把临床护理标准进行了统一,使培训的规范性与针对性得到显著增强;另外,系统化教学还能够在节省医疗资源的同时,尽可能降低新进护士学习的盲目性,从而提高新进护士对患者病情的评估能力、与患者及患者家属的沟通能力、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正式开展临床岗位工作打下坚实基础[7]。另外,临床带教老师对新进护士进行授课培训的过程也是自身知识得以巩固和提高的过程,不但有利于增进带教老师与护士之间的融洽关系,还弥补了师资力量不平衡的问题[8]。

由上述研究结果得,教学1个月后,观察组新护士护理操作步骤(包括操作前准备、操作技术、操作后处理等)和整体评价(包括专业素养、护患沟通能力等)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表示系统化教学应用于神经内科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能够有效提高护士的临床实际操作能力与个人整体专业水平。

综上所述,系统化护理教学能够明显提高神经内科新护士的临床护理操作技能和整体素质,使神经内科整体护理水平得以显著提高,在临床规范化培训中推广价值高。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技能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技能比较(±s,分)

注:与培训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对照组 观察组组别培训前 培训后 培训前 培训后护理操作步骤 操作前准备 4.2 2±1.2 3 7.1 6±2.4 0 a 4.2 0±1.3 8 8.1 7±2.6 6 ab操作前核对 2.5 0±2.0 1 7.4 7±1.2 8 a 2.5 2±2.1 3 8.5 1±1.2 2 ab评估患者 2.6 6±1.4 1 6.6 2±3.7 3 a 2.6 1±1.3 6 7.7 3±2.9 8 ab操作技术 4.6 9±1.8 8 8.0 2±1.3 7 a 4.6 3±2.0 7 9.4 4±1.1 1 ab感染预防 3.1 5±0.6 0 7.1 4±1.4 3 a 3.2 6±0.5 7 7.9 9±1.6 7 ab操作后处理 4.3 8±2.1 7 8.0 6±1.2 5 a 4.5 2±2.1 1 9.2 7±1.4 9 ab整体评价 警觉性 3.7 6±0.3 3 6.5 4±2.2 1 a 3.6 4±0.8 7 7.6 3±2.2 8 ab专业素养 4.0 7±1.3 6 8.7 8±1.1 7 a 4.1 2±0.9 8 9.7 9±1.3 2 ab相关知识 4.1 2±1.7 9 8.0 5±1.5 1 a 4.2 7±1.6 4 8.9 2±1.5 7 ab护患沟通 4.5 5±1.2 0 7.8 6±1.4 3 a 4.4 9±1.2 8 8.7 5±1.7 4 ab整体表现 4.9 7±1.0 3 8.2 9±1.4 1 a 4.9 8±1.0 6 9.0 1±2.3 7 ab

参考文献

[1]徐海红,王永平,边亚滨,等. 多学科联合护理教学在新护士岗前培训改革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9):100-101.

[2]苏佳鉴. 系统化护理教学在神经内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16):209.

[3]江礼,符晓艳,王华,等. 模块式教学法在神经内科新护士培训中的效果[J]. 中国临床护理,2017,9(3):252-254.

[4]罗霜. 新入学文理科专科护生的学习风格比较研究[J]. 护理研究,2015,29(27):3354-3356.

[5]韩秀丽,赵新茹,李小玲. 神经内科护士工作压力源调查分析[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4,22(7):139-141.

[6]洪小丽,周小燕. 基于案例和问题的临床带教方法在培养护理实习生评判性思维能力中的应用[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7,34(9):71-73.

[7]申爱民,邹春霞. 基于“系统化教学载体设计”的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实践[J]. 教育与职业,2016(2):79-82.

[8]程瑞莲,禹继敏,颜美霞,等. 情景模拟综合教学法在NCU实习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中国医学创新,2015,8(15):118-122.

猜你喜欢
系统化神经内科护士
最美护士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坚持系统化思维 构建大安全格局
最美护士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
系统化推进回迁提速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预防脑卒中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