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上的德育

2018-05-24 09:00
教师·上 2018年4期
关键词:德育

摘 要:文章致力于研究设计美术课堂联系单,让班主任了解学生在美术课中的德育表现。具体而言,就是以美术活动为依托渗透学校德育,通过学生美术活动调查问卷和家长美术活动调查问卷,与家长更好地配合,更深地了解学生,促进学校德育。

关键词:德育;美术课堂联系单;活动调查问卷

一、以课堂为阵地,渗透德育

1.抓课堂常规,进行品德教育

课堂教学中,我们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思想表现,制定一系列课堂常规,努力挖掘德育内容,有步骤、有重点地把课堂常规与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守纪律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学生的行为准绳。如每学期第一节美术课跟学生一起讨论、总结自己在平时美术课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根据商讨跟学生约法三章。

美术教师每天要上的课很多,而且教的班级多,没有很多时间跟班主任交流学生上课的表现情况,学生存在的问题都不能及时更正,班主任也不知道学生在美术课上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设计了“美术课堂联系单”。通过这张联系单,班主任就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品德行为。

2. 在集体创作中,顺其自然地渗透德育

美术教育中,培养并凸显每个学生的创作个性是必要的,同时,建立学生的集体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态度、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也是美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集体创作构建起一种新型的创新、合作、分享的学习关系。如在教学《我驾神州游太空》这一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在音乐中带领学生观看各种各样的飞行器,并在太空中随之翱翔。接着,教师积极引导,创设并营造一个集体创作的“梦工厂”,要求每位学生都发挥自己的想象和才智,创作出一架专属自己的太空飞船或飞碟,并请学生发言,介绍下该飞船的独特魅力;請学生将飞船剪下,粘贴到预先准备好的太空图背景中,让学生整体感受“我驾神州游太空”的神奇之美;最后请学生为集体创作的作品命名。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寓教于乐,通过积极引导与环境创设,将个人创作与集体创作相结合,更容易引爆成员间的“头脑风暴”,每位学生的创造性会更容易得到激发,个性也会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同时,因分享、合作而最终创作成功的作品更增强了每个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二、以美术活动为依托,孕育德育

1.美术活动,促进德育

美术活动是一种有形、有色、有情节的艺术活动,对各年级学生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学校通过开展一系列的美术活动,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德育。在目前浙江省浦江县新农村建设的大环境下,浙江省浦江县浦阳第五小学在校园文化节里举办了“同一个家乡,同一个梦想”千人绘新农村建设书画比赛的活动。学生们利用水彩、书法、橡皮泥、素描的手法创作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学生来到操场,在蓝天白云下,把家乡建设的美丽,通过画笔呈现出来,凭着这种心境,学生的想象力自由地翱翔,画出了比平时更加出色的画。

2.问卷调查,深入研究

这次家乡新农村建设结束后,为了能了解更多学生在本次活动中的受益,笔者特设计了以下的调查问卷(内容如下):

浦阳五小校园文化节美术活动——家乡新农村建设书画比赛

班级: 姓名:

1.在比赛中令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时候?

2.在比赛中你最不喜欢的是什么时候?你是怎么解决的?

3.你喜欢在教室里画画还是在五环的场地上画画,为什么?

4.你觉得老师为什么要设计一个五环的绘画场地?

5.如果你是老师,你如何来策划本次场地安排,使活动更有意义。可以画出草图。

美术组

2016.12.24

从学生们的调查反馈中,我感受到本次活动就像游戏一样,让学生在快乐中汲取知识和掌握技能。在比赛前,教师、家长、学生们通过各种方式方法了解了更多浦江新农村建设宗旨。学生对“浦江新农村”的亲切之情进一步加深,无形中提升了爱国情感。学生也受到了很好的“爱我家乡”的教育,从而“我为建设新农村出力”的念头也由此产生了。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从中感悟出了怎样更好地把艺术和德育相结合。

美术课中的德育教学,关键是要灵活多样,结合实际。当然,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形式多种多样,关键是教师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考力,能根据美术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使学生在创作中受到熏陶和教育。

参考文献:

[1]张国伟.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方法[J].新课程(小学版),2012(11):73.

[2]孙嘉璘.德育理念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渗透[J].新课程学习(上旬刊),2013(9):157.

猜你喜欢
德育
德育动感操,一举两得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让德育之花在节日文化中盛开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德育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
一节渗透德育的语文课
社区盛开德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