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职业能力调查

2018-05-25 11:11张阳张硕于冰
求知导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职业能力调查分析

张阳 张硕 于冰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普及率的不断上升,上大学已经不是难事,如何让高校大学生在大学校园内掌握社会生存技能、不至于毕业就失业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新问题。作者针对辽宁何氏医学院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发放了2749份问卷进行调查,希望通过某些因素的研究,剖析当前影响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因素,并推出一系列提升其职业能力的课程。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能力;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8-01-03

一、职业能力问题的提出

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衡量毕业生的标准不再是成绩的高低,而是要看他学到了什么?掌握了什么技能?转化成为了什么生存能力?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对辽宁何氏医学院2749人(包括18个专业从大一到大四各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职业能力测评。采取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通过主观职业能力自评调查显示,70%以上的大学生都认为现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将来在职场上毫无用处或用处不大。30%的大学生认为所学知识陈旧需要更新,教师与社会实际工作环境脱节,需要技能更新。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85%以上的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是为了应付考试,未来是什么?职场是什么样子的,应该如何应对职场中的工作与问题?这些与他们无关,他们也不愿意去想,认为只要考试及格,不挂科就是胜利。

基于此,我们想针对大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调查,分析理论知识与职业能力的关系,探究如何在大学校园内通过一些系统的培训与专业的鉴定提升大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全辽宁省的高校大学生职业能力中心的建设提供参考。

二、针对大学生职业能力选取样本进行测评

职业能力(Occupational Ability)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从同质性角度看待不同行业中的职业能力的共性特点,主要包括:

(1)跨职业的专业能力:数学统计测量方法、电脑办公软件应用能力、外语的交流能力。

(2)方法能力:信息收集整理能力,工作计划制订、实施、决策能力,评價能力,接受总结失败教训的能力。

(3)社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人际沟通交流能力、自我控制与岗位胜任能力。

(4)个人能力:责任心、诚信、礼仪等。

因此,我们针对以上因素制定了自理能力、个人品质、沟通协调、印象管理、情绪管理、目标确定、工作态度、团队合作、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专业知识、专业知识运用12个维度的自我认知测评问卷。

三、职业能力测评结果

通过问卷的后期数据初步统计,大学生对自身职业能力的测评中有14%的学生认为自身职业能力表现优秀,可以胜任未来的职场挑战;59%的学生认为自身职业能力表现良好,并且在经过一定的培训过程后能够胜任所承担的工作职责;27%的学生认为职业能力较差,并且在校期间的理论学习并不能帮助其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需要经过专业的职业能力鉴定与培训机构学习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

而针对以上调查的结果进行原因分析,具体表现为:

(1)缺乏职业能力长远规划的观念。目前仅有短期的讲座或一些课外活动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能力教育,涉及面小,对职业能力的认识很模糊,缺少对自己未来职业规划的思考。

(2)高校对职业能力教育缺少专业认知。专业教师及高校领导对大学生的专业教育非常重视,但是对其职业能力的培养确有一些缺失或者不重视。

(3)参与调查的学生中,重视职业能力培养的学生群体多数存在于骨干学生或者学生会成员中,覆盖面极小,且未来是否从事与专业相应的工作,对其职业能力的培养成功与否有一定的关系。

四、对策及建议

(1)学校要重视职业能力培养。应用型本科教育应该将职业能力培养作为高校大学生生存、发展的立足点。

(2)建立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跟踪服务机制。毕业不等于完全脱离大学,学校应积极关注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情况,并用优秀案例为在校大学生提供职业能力发展的资源。

(3)建立健全多重评价机制。校企合作并不意味着实践实习,在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中校企合作才是刚刚开始,还有更多深入的形式。

参考文献:

[1]陈 丹.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探讨[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

[2]陈 桢.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失衡的实证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10):32—37.

猜你喜欢
职业能力调查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