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高效的语文课堂为舞

2018-05-25 07:05任亚妮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自主预习情感体验

任亚妮

摘要: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高效教学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已受到广泛关注。是否高效应该是课堂教学评价最根本的准则,高效是课堂教学的永恒追求。没有高效课堂的支撑,所有的教学改革就是无源之水,缘木求鱼。高效课堂的创建取决于学生的课前预习,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情感和对课堂生成的智慧处理。

关键词:课堂高效;自主预习;情感体验;智慧生成

全国小学语文协会理事长崔峦说:“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返朴归真,简单实用。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那么,如何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呢?

一、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习惯,指导学生掌握自主预习的方法,使课前预习真正高效

课前预习、问题的生成是高效的基础。在指导学生预习时,我们要求学生至少读五遍课文:第一遍读通课文,初步感知内容。第二遍找出文中把握不准的字音,不理解的词语,同桌共同识记、理解。第三遍再讀课文,概括主要内容,组内讨论交流,达成共识。第四遍找一找、画一画文中使你感动的句子或者印象较深的句子,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体会。第五遍初步感受人物的品质或文章情感,生成未解决的问题。这样长期有效地实施,学生自主预习的习惯一定能养成,自主预习的能力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二、利用多媒体设备。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语文教学重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高效课堂教学中,最初我只是一味地追求知识目标的完成,所以课堂虽热闹但缺少生机,总感到情感体验较缺失。教学实践中经常会发现有些语文老师的一堂课都没有学生读的能力训练。同时,以前的课件使用,老师都是使用许多幻灯片,整节课都是忙忙碌碌,但与学生的情感体验关系不大。有些只是文字的搬家而已,更尴尬的是老师的设计思路往往会与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展示内容的先后顺序发生冲突。针对以上共性问题,我在课件使用方面做了尝试。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走近毛泽东,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时,因为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离学生的生活较远,所以我每课都利用音频文件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从音乐与伟人的情感中产生共鸣。在学习《毛主席在花山》时,课伊始,我播放了《东方红》这首歌,然后问学生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激情澎湃、争先恐后地回答:“老师,我感受到了主席的伟大:我感受到了主席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立下了汗马功劳:我感受到了主席是中国人的大救星……”孩子们对伟人的崇敬与尊重之情油然而生,为体会主席关心群众、为群众着想的伟人情怀奠定了情感基础。“班班通”能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语文老师何乐而不为呢?

三、让高效课堂变成智慧生成的舞台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高效课堂教学给予学生一个听、说、读、写、演、合作、讨论、展示的舞台。课堂因展现而精彩,所以老师要给学生搭建自由的舞台,要遵循:“为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的原则让高效课堂的内容以各种活动为载体来落实,让课堂生活化、简单化。让学生的生成智慧光彩四射。

又如在教学《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的课外拓展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我们敬爱的主席已经失去了许多亲人,毛岸英是他挚爱的长子,主席完全有理由不让岸英入朝。”“不行”一个声音打断了我的话语,闻声忘去,是我们班睿智的王博昊,他满脸的不同意。这个声音怔住了其他同学,教室的空气一下子凝固了,我走到小男孩的身边,摸了摸他圆圆的小脑袋,笑着说:“为什么?”“老师,谁家没有儿女,哪一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是啊!多么朴实而真切的情感。我赶紧顺势引导:“同学们,你们从主席的批示“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中体会到了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我知道主席有伟人的胸襟,他不同于凡人。”“主席也是一位父亲,他也有凡人的情感,他也爱自己的孩子,他的选择是经过了痛苦的煎熬,但最终他还是送岸英赴朝,可见他伟人的胸怀。”孩子们智慧、正义的情感在思想的碰撞中煜煜生辉。他们情感世界、语文素养、认知能力也在茁壮成长。

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抓住:给学生一个舞台,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做一名充满智慧的引领者,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多些高效的指导,发现学生的优点,培养学生的习惯,创新学生的合作,展示学生的才华,着眼学生的未来,让高效的春风扬起孩子们快乐的笑脸,树起自信的风帆,与成功有约。让我们与高效的语文课堂为舞!

猜你喜欢
自主预习情感体验
浅论初中物理课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
绘本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恰当有效地提问促进幼儿积极情感体验的发展
巧用策略,“悦”读绘本
浅谈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升华的金钥匙
注重体验,促进成长
物理课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