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历史课上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8-05-25 07:05孔令宇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学科历史能力

孔令宇

学习历史能力的培养,不能简单的认为只要教师来“放手”就万事俱备了,而是应该来培养学生“解放自己”的能力。

现今我国教学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它是对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的一场“革命”。然而,一方面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已经运用很长时间了,对学生的影响很大,特别是禁锢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形成一种依赖教师的习惯;另一方面,教师长期包办式的教学,没对学生学习历史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也造成学生在自主学习时能力很差。

我在这些年来的历史课堂教学探索中,了解到要想使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能真正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

一、探索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的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首要表现,也是其学习能力的基础。学习掌握不同的知识的方法和技巧,直接决定了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这方面的能力训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1)知識获取的迅捷性、记忆的持久性和再认再现的准确性,是学习效率的首要体现。每一个知识点、概念都有其不同的记忆方法,发现并掌握其规律,合理加工处理知识信息,探究便捷的记忆技巧,有利于提高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效率。一方面,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技巧,供学生借鉴;另一方面,更多的是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化抽象为具象,针对不同的识记对象,找到最佳的识记方法。

(2)重大的历史事件一般都包括背景、经过、影响几大段的复杂内容,学生要是全靠死记硬背必定效率低下事倍功半。我们需要化繁为简,通过信息的加工重组,提取记忆要素。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的学习方法,如找出每一句的重点词(动词或名词),简化句子,概括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同时,可结合“集合”概念,对每条信息按一定的程序进行重组,形成明确的框架,便于系统掌握。

(3)历史的每一部分内容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在学习中,要把零散的知识纳入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掌握。一是掌握专题线索,如政治、经济、文化各大专题,在大专题下又可分为若干个小专题,如政治专题下的政局、制度、政体、政策、阶级、民族、对外关系等;经济专题下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文化专题下的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各方面等。二是掌握历史阶段特征,要从政治、经济、文化涉及的诸方面进行抽象的概括和掌握。学生可参照相关辅导材料中对知识体系的概括,结合自己学习特点进一步加工改良,用“集合”的方法,确定层次和隶属关系,探索出系统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最佳方法。

二、深化对教材知识的探掘和沟通

对教材知识的进一步挖掘和联系,包括学科重点知识的挖掘、学科内知识的联系、跨学科知识的综合等。它是学习能力强化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近年中考对学生知识能力考查的重点。只有通过对教材知识的深入挖掘和联系,才能更全面深刻地理解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1)首先是历史原因的探索,从直接原因到主要原因、根本原因;从主观原因到客观原因;从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探索和分析原因。其次,由表象深入探索事物的属性和本质,理解其本质含义。在此基础上,综合各方面因素,总结出历史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如辛亥革命失败,直接原因是袁世凯篡夺,主要原因包括革命党人的妥协等方面。根本原因则可以推到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社会性质,它决定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性。从革命的特点可以分析革命属于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革命的失败,又可以得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这一规律性的结论。

(2)积极开拓学科内知识的横向、纵向联系对历史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能力,是学生建构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的关键,也是中考命题能力测试的重点。因此在学习中要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对比和综合。在横向联系上,可寻找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或不同方面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分析其相互作用和影响,并进一步归纳出这一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在纵向联系上,可寻找同一大专题或小专题所属的各时期中外历史相关内容进行联系综合,分析其相互关系,比较其异同点,分析其异同的原因、影响,并尝试将各部分知识迁移重组,形成专题线索。以此提高综合归纳概括能力。

(3)跨学科知识的渗透和跨学科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趋势,也是近年来中考能力考查的重点和趋势。在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以正在学习的内容为立足点,联系其它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或对比,从多学科的角度,完整地理解掌握知识,并能运用知识解答相关问题。如学习到古代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问题,可以联系到当今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建立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政治时事热点问题,同时又可以联系中和欧洲的地理因素进行比较,从而找到区别和联系从而形成一种正确的认识。

研究性学习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的趋势。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可以是对学科内某一重点、热点或现实问题的研究,也可以是跨学科的综合性问题研究。可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内容、学习研究能力、研究需求或兴趣取向,确定相应的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包括:研究的方式、手段、需要的材料、研究的步骤、分工、预期取得哪些研究成果等。通过研究性学习,做出阶段性或总体性的研究报告,或写出研究专题小论文,以此训练检测学生的学科研究能力和综合研究能力。

学习历史能力的培养,不能简单的认为只要教师来“放手”就万事俱备了,而是应该来培养学生“解放自己”的能力。更为关键的是教师要把这些能力通过教与学的互动过程,逐步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这样也才能真正体现新课标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充当导演的角色。另外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学会超越自我。并且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摘取更加丰硕的果实。

猜你喜欢
学科历史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超学科”来啦
新历史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