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盲视鼻空肠营养管置管法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2018-05-26 05:52
大医生 2018年3期
关键词:管法徒手置管

栾 蕊 王 玲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在临床治疗及康复过程中,合理运用临床营养支持相当重要。临床结合危重症患者的疾病特点,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已成为常用治疗措施。但是约有60%危重症患者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各种胃肠道并发症,影响喂养治疗,更容易造成肺炎[1]。本次研究工作旨在探讨徒手盲视鼻空肠营养管置管法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7年3月至2017年12月收治需行肠内营养支持的危重症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7例,年龄64~88岁,平均年龄(68.75±8.65)岁。研究组男性20例,女性5例,年龄66~87岁,平均年龄(68.80±8.60)岁。两组危重症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胃管置入术,研究组患者接受徒手盲视鼻空肠营养管置管法。徒手盲视鼻空肠营养管置管法具体操作如下:彻底清洁鼻腔;置管前10 min给予患者5%盐酸丁卡因凝胶涂抹两侧鼻腔,以及10 mg胃复安静脉注射;经一侧鼻腔将带引导钢丝缓慢置入胃内,预防进入气道;当到达预定刻度,即可注入空气,确定鼻空肠管位于胃内(听气过水声),退出少许引导钢丝,将管道前端制成轻度弯曲,以方便管道头端顺利经过幽门;以2 cm/次速度逐渐将导管向前置入,旋转管道并往前推进,操作者体会阻力具体变化;当操作者手中的阻力突然伴有落空感,则提示可能顺利通过幽门,通过回抽胆汁样液体以得到证实;接着继续推进,直至体外营养管约10 cm为止;接着将20~30 mL温开水自末端注入,冲洗管钱,接着将引导钢丝退出,固定鼻空肠管。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需行肠内营养支持的危重症患者在置管前、置管5日、置管10日的总蛋白及血红蛋白营养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两组数据均输入软件SPSS 22.0进行处理与分析。应用(x±s)表示计数资料,并通过t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置管前后的营养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置管前后的营养指标比较(±s)

血红蛋白置管前 置管5日 置管10日 置管前 置管5日 置管10日研究组 50 39.10±5.65 35.15±3.35 30.25±2.15 128.15±13.33 120.15±11.15 113.60±9.65对照组 50 38.95±5.70 37.45±3.95 33.80±2.30 131.75±14.55 125.65±12.95 118.85±13.45 t 0.1204 2.8634 7.2662 1.1758 2.0751 2.0470 P 0.9045 0.0053 0.0000 0.2431 0.0411 0.0439分组 n 总蛋白

2 结果

研究组置管前的总蛋白指标与血红蛋白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置管5日及置管10日的总蛋白指标与血红蛋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 < 0.05),见表 1。

3 讨论与结论

急重症患者进入ICU的第一个24 h十分重要的治疗方案便是早期启动肠内营养支持。若急重症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存在或者胃肠道功能部分存在,但未能正常经口摄食,则应首先考虑给予肠内营养支持。但是由于病例限制,尤其是消化道疾病,因而运用普通胃管施行临床肠内营养启动时间延长[2]。

以往常规空肠营养置入的时间长,且治疗费用高,需要配备特殊设备及特殊技能,但是ICU急重症患者无法搬动,因而受限制。本次研究工作中,给予研究组需行肠内营养支持的危重症患者应用徒手盲视鼻空肠营养管置管法取得满意效果。徒手盲视鼻空肠营养管置管法中的材料软硬适中,而且伴有专利超滑子弹头设计,操作者在实施操作过程中方便简单,操作成功率高,操作过程中及操作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低,而且不需搬动患者等优势,从而有效拓宽了空肠营养置入的临床适用人群[3]。

综上所述,临床结合需行肠内营养支持的危重症患者的疾病特点以及身体状况,运用徒手盲视鼻空肠营养管置管法不仅操作便捷,快速,安全性高,成功率高,耐受性好,且置管后的总蛋白指标与血红蛋白指标降低更明显。

[1] 兰清,刘成,郑祥德,等.徒手盲视鼻空肠营养管置管法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21):3295-3297,3300.

[2] 郑祥德,冯清,周文来,等.床旁空肠营养管徒手置入技术在危重症病人营养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6,23(1) :41-43.

[3] 王忠芳.经鼻空肠营养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11(4):173-174,186.

猜你喜欢
管法徒手置管
MPN法检验大肠菌群的实验分析
徒手攀岩
徒手抓飞弹 一点不奇怪
徒手“撕开”原子弹
徒手深蹲,练练你的臀部
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深静脉置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积极有效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Seldinger置管法腹腔引流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基于微根管法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细根直径分布、空间变异与取样数量估计
B超引导定位法和体表定位法在肿瘤患者股静脉置管中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