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语文教材中女性形象及教育价值

2018-05-26 13:41刘心宇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8年17期
关键词:阿长山海经教材

刘心宇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女性形象,对这些形象进行分析,有利于我们了解女性所在的社会现实状况以及思想状态,深化对文章思想内涵的理解与把握,从而建构起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实现全面发展。下面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对女性形象的类型及教育价值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是英勇无畏英雄的少女形象。爱国主义和英勇无畏的精神永远是人们学习的榜样,而这一种精神,在《芦花荡》中的大菱和二菱身上得到生动的体现。文中的大菱和二菱,虽然“大的不过十五,小的才十三”,但在战争时期那种艰苦的岁月里,他们却抱着抗日救国的决心“在炮火里滚了一个多月”。正是这种爱国主义思想的支撑,使她们在去找部队的路上,“在敌人的炮火里打滚”,“发高烧和打寒噤的时候,孩子们也没停下来”。她们虽然还是孩子,但战争的残酷却把她们磨炼得勇敢机智。

二是令人同情和怀念的中年妇女形象。《阿长与山海经》一文塑造了一位饶舌多事但为人诚恳善良的妇女阿长的形象,她出身之低下,连姓名都不为人所知,在别人家做女工,一年功夫只能告假几天回家。她对生活没有更高的要求,只求“一年到头,顺顺流流”。因此,她相信兒童金口,郑重其事地要孩子大年初一睁开眼就向她祝福。要是不说,她“可就惶急了,说了,开心得什么似的”。她没有文化,不免粗俗,来到周家做女工也不知收敛,“常喜欢切切察察”;人胖,睡相也不好,显得格外粗俗,连小主人都对她讨厌之极。虽然她没有文化,但却知道许多事情,懂得很多道理,诸如什么:“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正月初一要孩子恭喜,吃福橘;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不要从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钻过去;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等等。也许是自己没有文化的原因,阿长对孩子格外关爱。虽然她的“烦琐”容易让孩子感觉讨厌和麻烦,但她总是为孩子操心,见“我”念念不忘《山海经》,便把“我”的心愿一直挂在心上,想方设法买来了《山海经》,成了“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三是令人尊敬和爱戴的伟大母亲形象。《秋天的怀念》刻画了一位重病缠身却坚持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并鼓励儿子要好好儿活下去的伟大母亲形象,让读者无不为之深深地感动。这是最受我们学生喜欢的一类女性形象,是所有学生心中普遍一致的情感,对于加深对母亲的理解和感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总之,分析文本中女性形象,可以使我们领悟作者所要传达出的思想内涵,学习作者在写作中呈现出的艺术特色,促进我们学生养成养健全的人格,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阿长山海经教材
教材精读
阿长最看重的是“福”
如果《山海经》里的神兽被唤醒了?
阿长与沙县小吃
山海经夫诸
阿长买《山海经》
《山海经》中的奇兽
阿长买《山海经》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