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运用多媒体,有效提升物理课堂效率

2018-05-26 13:57李娟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8年20期
关键词:规律动画概念

李娟

现在多媒体教学已进入了普及阶段,利用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可以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地化解知识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但是,常规教学也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也有多媒体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应如何正确处理多媒体教学与常规教学的关系呢?

一、在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教学中的应用

在多媒体设备未进入课堂之前,很多教师都深刻地体会到:有些物理概念和规律对学生来说确实很抽象,因此使教师的教学增大了难度,学生对这些物理概念和规律在短时间内很难理解,同时教师也感到比较吃力,虽然教师想了很多办法,但教学效果却一般。如,摩擦起电的教学,电流产生和导体导电教学,一些物理过程进行的太快或太慢問题的教学,一些微观或肉眼看不见的物理过程的教学,磁场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和规律的教学,等等。现在,有了多媒体设备,这给教师带来了施展教学技能的自由空间。

首先,教师自己要把物理概念和规律吃透,要善于去分析教材和挖掘教材,分析概念的讲解应如何自然地引入与得出,如何把概念和规律讲得形象、直观、易懂,特别是抽象的概念和规律。如果这步做得不够,即使有了最先进的多媒体设备,有高超的多媒体技术,也不可能上出一堂优秀的、高质量的课来。

其次,尽可能想办法或创造条件把一些物理概念或规律用常规教学讲解好,不要过分依赖多媒体。因为这样做,有利于教师自己对如何教好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的更深、更透。

最后,对于有些物理现象和规律,确实对学生来说太抽象难懂了,或在课堂上难于看见或根本看不见的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进行得太快的现象,恰到好处地借助多媒体,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二、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物理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实验科学,由于中学实验仪器和其他方面限制,有不少实验很难演示和观察。特别是一些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的物理现象,如果利用计算机模拟这些过程,辅助物理课堂教学,必定会取得较好的效果。这样,既可提高课堂效率,增大教学容量,又可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因为计算机物理问题的形象模拟过程,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维,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及理解物理规律,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充分利用其显示复杂图形和动画的能力。那么,如何用多媒体来整合常规的实验教学呢?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在实验教学中哪些实验需要用多媒体来展示或模拟?

以下这些情形,用多媒体展示或动画演示效果会较好:

①抽象的物理问题,如,通电线圈中磁场的模拟,飞机的升降力原理的动画模拟,等等,这样可把物理问题变抽象为形象。

②微观物理问题,如,原子结构,摩擦起电模拟,等等,这样可把物理问题变微观为宏观,既形象又直观。

③太快的动态物理过程,包括肉眼可见或不可见的物理过程,这些问题往往不方便定格研究,如,研究分子热运动的模拟,等等。

④太慢的动态物理过程,利用动画可加快物理过程的进行,如,扩散运动中的硫酸铜和水的扩散,等等。

⑤图象复杂的教学内容,如,电学、光学课时画图例,而采用多媒体显示图象的功能,这可使本应花好几分钟的内容在几秒钟内就显示于学生眼前。

⑥实物展示不方便,实验仪器的原理介绍和某些不能作的实验。如,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把它们做成相应的动画加以放大,这样可很方便地面对全体学生讲解,所有学生都能看得非常清楚;再如,托里拆里实验,由于水银有毒没法让学生作,通过多媒体演示就会很形象。实践表明,这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它们的原理及其读数方法。

2.如何处理多媒体模拟实验与实物演示实验的关系?

利用多媒体,可把图象、动画和声音、动静结合的物理过程直观地显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置身于一个生动、活泼的环境中,使有些乏味、枯燥、难以理解的知识,变得直观、主动、鲜明。那么,是不是实物实验就显得不那么重要或不必要了呢?

其实不然,虽然多媒体可模拟任何物理实验,但这毕竟是模拟实验,物理情境也是模拟的,模拟成分和现实有差距。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结果必须由真实实验来验证,因此在计算机模拟演示过程中,教师辅于真实的物理实验是非常必要的。因为通过实物演示实验,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实验技能。因此,实验尽可能用实物来演示,有必要的话,再辅于模拟实验进行逐步研究,这样才能恰如其分地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总之,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手段,不管现在还是将来,它都不可能完全代替全部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

猜你喜欢
规律动画概念
揭秘油画动画 逐帧堆砌的精致艺术
找规律
动画迷,变身
古代的时间概念
巧解规律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
找规律
动画总动员
《氮和磷》中的一般与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