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男性视角下的文姜之淫

2018-05-26 04:51余倩文
东方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鲁国左传齐国

余倩文

引言:

《左传》中描写了形形色色的女性人物,而尤以齐国姜姓女性出类拔萃,令读者印象深刻。尤其是齐僖公的女儿文姜,她生的“生得秋水为神,芙蓉如面,比花花解语,比玉玉生香;真乃绝世佳人,古今国色。兼且通今博古,出口成文”,可见文姜是一个绝世的大美女。但是可这位“手若柔荑,肤若凝脂”,出身高贵,嫁入豪门的绝世大美女,千百年来却被人称之为“荡妇”。文姜真的就只是一位风流放荡的女人吗?在这负面评价的背后是不是还隐藏了更为深刻的原因呢?本文以文姜为分析对象,通过《左传》中对文姜的描写刻画,挖掘文姜“荡妇”代名词后面的“才能”,并对文姜的命运结局的原因做出阐释。

一、文姜之真淫?

《左传》中出现的女性人物有一百多位。在这一百多位的贵族女性中,除了近十位女性形象是以群体形象出现,没有具体称谓外,其余的都是以个体的形象出现。有强烈爱国思想及政治家眼光的女性形象:如僖负羁之妻、卫定姜、许穆夫人等;有敢于追求人格独立,争取自身地位的妇女人物,如卫国的庄姜,齐灵公之妾仲子,赵衰之妻赵姬等,而文姜、夏姬却是以娇纵淫乱的形象出现的。在东汉班固《汉书·古今人》中,夏姬被列入“可与恶为,不可与为善”的“下愚”中。清代顾栋高的《春秋大事表·烈女表》列举了《左传》中的诸多女性人物,把女性人物分为上、中、下三等,上为“节行”,中为“明哲”,下为“纵恣不度”,文姜和夏姬名列其中。文姜是《左传》女性之中作者用笔最多的一位,她被以男性的视角得以展现,也被历代评客以男性的思维加以评论扩展。“与兄为奸”、“鲁桓之死”是影响文姜一一生的两件大事,就像水洗不掉的污点,永远刻在后世人的记忆之中。

左传中已经有这两件事情的明确记载:

【传】十八年春,公将有行,遂与姜氏如齐。公会齐侯于泺,遂及文姜如齐。

【经】公与夫人姜氏遂如齐。

据《春秋》记载,在鲁桓公死后,文姜有四次会齐侯,两次如齐师,两次如莒,更是有记载直接指出了文姜与齐侯直接通奸的记载:

【经】二年春王二月,葬陈庄公。秋七月,齐王姬卒。冬十有二月,夫人姜氏会齐侯于禚。【传】二年冬,夫人姜氏会齐侯于禚。书,奸也。

不过,仔细的研究《左传》中描写文姜的语言文字,我们不难发现在齐襄公死前,不管她去齐国还是去莒地,世人怀疑她与齐侯通奸还算是情有可原;但是齐襄公死后,如齐如莒又作何解释呢?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演变,我们似乎只知道她是一个淫乱放荡的女人,而忽略两人她作为其他角色所应该的得到的尊重和认可,忽略了其作为春秋时期的女性本身也是政治的牺牲品、不同文化风俗碰撞的牺牲品、时代的牺牲品。并且我们从《左传》中可以窥见她们自身和夫国的影响不同,也有其社会背景。

二、文姜之假淫!

1.从《左传》语言表达的角度分析文姜在鲁国人心中的德高望重。

《左传》作为一部记录历史的编年体史书,在文章的编纂上用到了许多的技巧,在文章的语言上花费了许多的心思和技巧。首先,我们就可以从《左传》中对文姜刻画的语言文字中窥见鲁国人对文姜的真实看法。

从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左传》中,文姜的名字出现时,都可以看到鲁国史官对她的尊称:“夫人”二字。可以看出她的身份对于鲁国人的特殊。同时,文姜与齐侯会面时,史官会用“会”和“享”两字,经杨伯峻在注中说:“会”和“享”都是诸侯君王之间才会有的礼节。

仔细观察我们还会发现,鲁国史官在记录的过程中,有着明显的本国主义的倾向。他在称本国的诸侯将相时,用“薨”,而在对其他国家的人都用“卒”。不管对方多么的德高望重,只要不是本国人都排除在外。而杨伯峻在《左传·隐公元年》中记载:除了个别特殊情况以外,记录本国的诸侯和夫人之死曰薨,记录其他诸侯之死曰卒。这些都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史官甚至是鲁国人对于文姜的肯定与尊重。

2.从《左传》的内容记载层面分析齐鲁两国对文姜的重视程度。

其次,从内容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鲁国人对于文姜这位国夫人的尊重。文姜的婚嫁是极其隆重的,先有鲁桓公和齐僖公“既。公子翚如齐逆女。九月,齐侯送姜氏于欢。公会齐侯于欢。夫人姜氏至自齐。冬,齐侯使其弟年来聘。有年。 ”可以看出齐国和鲁国对于这一场婚事的重视程度。

文姜在婚后的生活中,也得到了一国之主,鲁桓公的宠爱:“秋,大阅,简车马也。九月丁卯,子同生,以大子生之礼举之,接以大牢,卜士负之,士妻食之。公与文姜、宗妇命之。”

3.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层面分析文姜的雄才大略。

再者,从当时两国的政治局势上来看,齐国的国力日强,而鲁国每况愈下,而鲁桓公娶于齐,是通过联姻来求庇与齐。齐襄公死时,鲁庄公继位时候尚不满十二岁,文姜频繁的以诸侯国礼“会”或“享”齐侯。

1.庄公十五年

【经】十有五年,夏,夫人姜氏如齐。秋,宋人、齐人、邾人伐郳。

2.庄公十九年

【经】十有九年,秋,公子结媵陈人之妇于鄄,遂及齐侯、宋公盟。夫人姜氏如莒。

3庄公二十年

【经】二十年春王二月,夫人姜氏如莒。

鲁庄公十九年的秋天和二十年的春天,“夫人姜氏如莒”,文姜还去了一个叫“莒”的小国家,业已50多岁的文姜不顾旅途劳顿接连两次去這个小国家去干什么?其实,她还是为了儿子去的。原来此时,齐国正采取东西线两面夹击的策略,联合诸国攻鲁,西线是齐、宋、陈联军,东线则由齐、莒联军或莒军单独进攻。文姜赴莒,凭借其特殊的身份、名望与外交经历,极力以利害说服莒国君臣,要他们勿出军或消极以对,不要跟在齐国后面为虎作伥,做亲者痛仇者快,唇亡齿寒的事情。文姜此行也获得了成功,鲁庄公十九年冬,当齐、宋、陈三国由西线联合进攻鲁国,东线无战事,鲁国得以集中优势兵力于西线,挡住了联军的强势进攻,基本上未受到什么损失。次年春天,文姜再次至莒,自然是去兑现承诺,感谢莒国作壁上观之情的。

这时的文姜三次出行,显然都与淫乱无关,为自己的儿子庄公巩固皇位。文姜在齐鲁争强,鲁国的势力日趋日下的时候,多次与齐国的君主会面,多是为了协调齐鲁两国之间的关系。多次到莒国加强莒鲁之间的联系,以增强鲁国的国力和地位,以防止鲁国被他国吞灭。

最后,文姜死在了鲁国。鲁庄公时期,文姜仅生活了21年,但在《春秋》、《左传》中,她的名字却15次被提及。她的身影屡屡出现于齐、鲁、莒等国之间,或出面调停,或出访沟通,或游说劝和,她不断凭自己的特殊身份,以自己特殊影响力,去修补去影响着鲁跟齐以及周边国家的关系,进而无形中影响着春秋初期诸国争雄的时代格局与历史走向。我们再说得具体一点,齐襄公在位时,齐、鲁之间未有战事,这不能说与文姜无关。鲁庄公五年(公元前689年)冬,鲁国与齐国等联合其他诸侯伐卫,即是文姜这一年夏入于“齐师”协调沟通的结果。次年,齐派人到鲁国归卫俘、归卫宝,以示对鲁国的友善,抬升鲁国地位,《左传》则明言是“文姜请之也”,也就是说此举是应文姜之请,是文姜跟齐侯商量好了的。

【经】二十二年春王正月,肆大眚。癸丑,葬我小君文姜。

因此,文姜的形象不能仅仅只从一个切入口进行分析,左传中看似清晰明了的记录,也并不可信。

三、文姜悲情命运的形成原因

1、男权社会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当文姜未嫁与鲁桓公时,齐僖公两次要把文姜许配给太子忽,却遭到太子忽两次委婉的拒绝,而祭仲说:“必取之。君多内宠,子无大援,将不立。”直到后来的“昭公奔卫”,在祭仲眼里,他不是君子口中所说的“善为自己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春秋时期的贵族婚姻,与男权统治的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此来加强自己与异族势力的结合,巩固自己的地位。女子只是一种政治工具,丝毫没有爱情可言。文姜在这个过程中,只能逆来顺受而谓之有“礼”。

2.不同社会风俗的猛烈碰撞

齐文化重利,鲁文化重礼,其文化根源要追溯到西周之前的东夷文化,有着同中有异的文化根源。在武王分封和齐鲁立国之前,远古时代的齐鲁之地被称为东夷。东夷是齐鲁原始文化的本土文化,是“一种巫蛊文化、天下共主的文化、开放的文化”因为地理环境的不同和周分封后治国政策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齐鲁文化。齐国巫儿风俗、妇女地位较高等风俗都是齐地旧俗的遗留,同姓可婚,甚至兄按到了一个乱伦,是在东夷文化继承的基础上而无视周礼的文化表现。而相反,在周之强大文化的攻势下,鲁建立了以周文化为主体的文化系统。从齐、鲁始封国,到春秋时代的出现,历经几百年时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文化风俗、社会习惯早已经进入了鲁文化的骨髓之中。再加上古代交通不便、通讯不利,他们的生活肯定是封闭的,尤其是女性,更是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由此,我们可以理解当时的文姜,当受到非议的时候,或许还不知道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从小在齐国开放的文化背景下长大,突然倒了一个讲究礼仪的过度,自然而然的就会遭受到许多人的非议,得不到他人的理解。

3.《左传》男性视角下的书中女子命运。

我们知道,《左传》一直都被传作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即使不是左丘明,也是当时或者后世的一位男性作者所编纂。一部再公正客觀的史书,或多或少的都会参杂进作者的主观情感。在当时男尊女卑的社会大背景下,女子就该遵从女纲,不应该做出超出礼仪之外的事情。社会的大背景下,对女子的要求十分的苛刻,忽视了一个正常女子应该具有的权利与人格。因此在《左传》编写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对文姜这个女子做出了一些负面评价,也使得书中人物——文姜的命运显得悲惨凄凉。

猜你喜欢
鲁国左传齐国
蜗牛的故事
老马识途
从善如流
远水救不了近火
柳季与岑鼎
一道化学计算题的守恒多解
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左传》笔法
秉笔直书
Contents and Abstra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