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哪来、地咋改、谁来干
——中央农办主任告诉你乡村如何振兴

2018-05-28 06:56程新赐
农业知识 2018年13期
关键词:农房三权宅基地

乡村振兴,“钱”从哪来

乡村振兴是一个大战略,必须有真金白银的硬投入。因此,中央一号文件对于解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有全面的谋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不断增加。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俊介绍,重点是三方面的工作:第一,确保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第二,农村金融要回归本源;第三,拓宽资金筹措渠道。

其中,在拓宽资金筹措渠道方面,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严格控制未利用地开垦,集中力量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建立高标准农田等新增耕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机制,将所得收益全部用于支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韩俊表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结余指标如果允许跨省调剂,将可以形成一个更合理的价格,可以筹措更为可观的资金,可以为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但他也强调,“也不能为了卖钱就让农民“上楼”,主要还是结合易地搬迁。”

乡村振兴,“地”如何改革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现行宅基地制度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每年有大量农民离开农村、离开土地,人口大量迁移,在农村就出现大量农房、宅基地常年闲置。”韩俊表示,“任其破败是一个很大的浪费,利用起来就是一笔很大的财富”。

对此,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文件提出,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即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

“宅基地的‘三权分置’与承包地‘三权分置’会有很大的不同。”韩俊认为,在改革试点过程当中,要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具体形式,鼓励各地结合发展乡村旅游、新产业新业态,结合下乡返乡创新创业等先行先试,在实践中探索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办法,加快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

但韩俊强调,探索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不是让城里人“下乡”去买房置地。他告诉笔者,文件明确提出,一个“不得”和“两个严”,即不得违规违法买卖宅基地,要严格实行土地的用途管制,严格禁止下乡利用农村宅基地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

乡村振兴,“谁”来干

目前,在我国的部分农村地区,人口外流现象还比较严重。乡村振兴,在实际推动过程中还面临缺“人”的困境。

“要完成乡村振兴这个宏大战略,就要汇聚全社会的力量,强化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在首位。”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吴宏耀认为,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乡土人才;另一方面,要以更加开放的胸襟引来人才,用更加优惠的政策留住人才,用共建共享的机制用好人才。

吴宏耀介绍,中央一号文件在五个方面作出具体政策部署:一是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二是要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要扶持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和非遗传承人等。三是要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四是要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五是创新乡村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

对此,吴宏耀介绍,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两条具体的政策:第一个是要研究制定管理办法,允许符

合要求的公职人员回乡任职;第二个是加快制定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落实和完善融资贷款、配套设施建设补助、税费减免、用地等扶持政策,明确政策边界,保护好农民利益。

猜你喜欢
农房三权宅基地
数字化赋能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改革
县级宅基地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研究
农村宅基地动态变化监测技术研究
3D SLAM在农房不动产测绘中的应用研究
山西全省农房抗震改造切实提升群众安全感
“三权分置”风险规制 探索乡村振兴之路
审批宅基地要一户一宅
落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强化承包经营合同管理
多策并举显实效 惠民工程暖人心——鹤壁市清洁取暖农房能效提升建设情况汇报
三农问题专家陈家泽:农村改革突破重点在宅基地的三权分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