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使命 勇于担当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2018-05-28 07:03
农业知识 2018年17期
关键词:农林人才农业

我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各地农业发展的条件差异很大,农业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国家发展,农林先行。作为新一代农林人,应有自觉担当起服务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为新时期农业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创新创业,科技助力传统农业

乡村要振兴,产业振兴是源头、是基础。只有产业兴旺,才能吸引资源、留住人才;只有经济兴盛,才能富裕农民,繁荣乡村。离开产业的支撑,乡村振兴就是空中楼阁;离开发展的保障,振兴乡村就是一句空话。在全国两会期间,山东农业大学校长张宪省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议案,把聚焦点放在农业高校如何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充分发挥作用。他说,中国的农业需要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道路。实现乡村振兴,国家政策是主导,农业高校要承担的任务同样非常重要。一是育人,实现乡村振兴,留得住的高素质人才是关键所在。农业高校既要培养一大批拥有综合技能、热爱农村的大学生,也要及时培训大量掌握现代农业专业技术的农民。二要及时转化相关科技成果,助力政府和企业打造现代农业园区和特色小镇。只有农村成了引人入胜的天地,农业成为令人向往的产业,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乡村振兴战略才能真正实现。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以及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剧,大学生自主创业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和毕业大学生的一种职业选择方式。然而,针对农业类创业的投入周期长、见效慢等状况。每个创业者都明白,真正带来创业收益的,是科技的力量,这就需要寻找所学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相匹配的契合点,为农林事业的发展创造出独有的价值。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2013届蚕学专业毕业生王传振便是农林类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典范。在读大三时,王传振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向学校申请注册了“新丝路创业中心社团”,借助山东农业大学的基地和技术资源,开始了自己最初的创业历程,形成了以蚕学专业为基础,结合专业实习的公司模式。

几年来,王传振将桑树种植形成产业链,以果蚕结合的思路为起点开启了自己的自主创业之路,既可以保证传统的种桑养蚕产业的进行,又开展果桑采摘业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王传振摸索出的经验是“坚持走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路子,相信将来一定会大有可为”。

二、科技兴农,“互联网+”新模式

以品牌引领产业优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农业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依赖性强,农产品品种和品质存在区域差异。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新格局,有利于将各具特色的地域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破解农产品同质竞争和增产不增收的困境,从而促进农业区域结构、产业结构、品种结构全面优化。积极推动绿唯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响应国家农业化肥农药政策。

毕业于山东农大林学院的绿唯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李绍芃,利用直接还田专用微生物菌剂这一专利技术,致力于秸秆的高效资源化利用;联合农业机械公司、大型农场、种粮大户及广大普通农户等团体,打造起秸秆直接还田服务的网络平台;利用互联网加技术的手段践行着国家号召的“双减双控”计划。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推进乡村振兴伟大事业,关键在人才。乡村的产业要靠人才来干,文化要靠人才来兴,生态要靠人才来美,组织要靠人才来强,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要靠人才执如椽巨笔来挥洒书写。

猜你喜欢
农林人才农业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人才云
《天津农林科技》征稿启事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天津农林科技》稿约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