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准留学生需要什么核心能力

2018-05-28 07:46邢晓婧
环球时报 2018-05-28
关键词:环球时报公益家长

本报记者 邢晓婧

年龄最大的“00后”今年迎来18岁,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在为自己的留学生活做准备。很多国外大学看重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环球时报》记者日前参加了一场“00后”准留学生们的社会实践分享会,目睹了几个优秀“00后”的风采。

18岁的“00后”女孩董雨萱上台介绍了由她和小伙伴创办的“Avenir”高中生商赛公益组织。所谓“商赛”是指商业模拟挑战赛,由学生组建公司模拟运营和投资,以最后的公司资产和成员表现评价结果。现有商赛主要面向大学生群体,往往有一个比赛“公式”,只要套用,就容易出好成绩。“我们不服!”董雨萱犀利地表达了对“公式化”商赛的不满,索性亲自操刀创办“Avenir”,并把目标群体瞄准初高中生,填补了国内空白。“Avenir”在法语中表示“未来”,董雨萱想借此告诉年轻人,“我们可以比想象的更棒!”

董雨萱即将飞赴美国开启大学生活,她如何看待“00后”?面对《环球时报》记者提问,董雨萱说,她认为“00后”主要分两大类:一种是像她一样目标明确,敢做敢创新的人;还有一种是陷在网络世界的人。她未对后者做出负面评价,只是说“00后”一定要多思考,才能避免成为“垮掉的一代”。采访中,董雨萱用8个词来形容“00后”:批判、创新、思考、反思、自主、独立、服软、坚定。她特别提到“服软”并非贬义词,是指兼听则明,如果发现了自身问题,就不要过于执著。

17岁的的张语函来自北京德威国际学校,她是青少年创意公益组织ARCre⁃ate的创始人。张语函从小学美术,她偶然发现很多热爱艺术、喜欢设计的同学都缺少与更大平台合作的机会,于是和另外两名同学共同创办了青少年创意公益组织ARCreate,与多家企业、慈善团体建立合作,帮同学找到更多发挥艺术才能的舞台。

张语函对《环球时报》记者说,“00后”最大的特点是喜欢“异想天开”,但总是难以逾越“想法和行动之间的鸿沟”。在开展ARCreate项目时,张语函屡遭挫折,但她没有放弃。她笑眯眯地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特别享受这种突破困难的过程,和这家公司合作不成,我再厚着脸皮去找下一家呗”。

活动主办方融尚私塾创始人雪麑对《环球时报》记者说,“00后”生长在信息多元化的环境中,他们很“自我”,有自己的想法,喜欢自主创办、组织活动,并关注于活动本身的价值。而“80后”“90后”当时可能更多还是倾向听从老师家长的指导,需要有人告诉他们做什么、怎么做。“当然,在享受时代红利的同时,新时代也对‘00后提出了新要求。”雪麑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未来很多工作都可能被机器人取代,对‘00后来说要想和机器竞争就必须提升自身的软实力”。机械化的知识储备不足以应对时代的发展和变化,批判性思维方式、逻辑分析能力、人际关系维护以及情感等软实力永远不可能被机器取代,“00后”需要着重培养这方面的核心能力。

在雪麑眼中,“00后”的孩子们很纯粹,做事情单纯出于喜爱,相反,家长们可能考虑问题更功利一些。为此,她给家长提出一些小建议:千万不要让孩子为了做一件事而去做一件事,比如为了增加申请国外大学的资质,刻意去做义工、参加社会实践,“这样的出发点本身就是错误的”。雪麑说,最好的教育一定要回归孩子,从孩子的内心出发,帮助他们去发掘到底喜欢什么、擅长什么。作为老师和家长,无非就是给孩子们提供更好的资源和平台,帮助他们把自己的特长发挥到极致。▲

猜你喜欢
环球时报公益家长
公益
公益
公益
家长错了
公益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