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猫之交淡如水

2018-05-29 02:40吴俊宇杜夏德
南都周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养猫空巢村上春树

吴俊宇 杜夏德

在这次采访的前期沟通过程中,大部分潜在采访对象都拒绝了出镜这个要求,多次劝说都拒绝了这个请求。一位约好的采访对象,甚至因为可能要出镜这个问题,最后直接婉拒了采访。以至于后来不得不临时调整计划。这种群体性的拒绝出镜,在过去是很难遭遇的。

这或许是养猫人特有的疏离感。他们为人内向,对于外界的稍稍“越界”的要求都会直接回绝。这和猫的个性真的很像。

采访对象宝生说,“我和我家猫,君子之交淡如水”。真是形容人猫关系的最佳比喻。

村上春树曾写下过这样一句话:

我从猫的身上学到了许多事,关于如何平等对待生命的重要事情。

这个嗜猫如命的作家在面对“为何您的作品总能让人感到温暖”这个问题时,直接回答说,“也许,这应该归功于陪我写作的猫咪吧。”

吸猫,这些年来,正在成为一股新风潮。腾讯研究院在《中国猫次元经济现象研究》提到,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是因为猫具有刺激、投射、弥补、随众和减压五个特点……猫咪的性格导致它会经常做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举动,反转随时会出现,而这种非线性,零碎,自发和爆炸性的特点,常常令人惊喜。

那些文学、艺术创作者爱猫,或许是希望灵感如猫一样,能够在不经意间涌现吧。

某種意义上,养猫正在成为城市中产以及空巢青年的生活方式。这种判断虽然感性,在和个体沟通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种判断不无依据。

城市中产、空巢青年缺乏养狗的条件,他们需要频繁加班,养对人依赖性太强的狗不太现实,而天生独立的猫成了最佳陪伴者。

他们在社交、家庭关系之中,也同样畏惧过于亲近带来的心理负担—狗那种无理由的忠诚近似于春节时父母、亲戚的那令人窒息又无法拒绝的关心。猫和人那种若即若离的亲近感,反而成了最佳距离。它们表面看上去高冷,但也有温暖的一面。

而美国奥克兰大学的动物行为学家Moriah Galvan和Jennifer Vonk研究也发现,其实猫比我们想象中更能协调与人与人之间的情绪。面对主人微笑,许多猫表现出行为明显“积极”一些,例如发出呼噜声、摩擦或主动坐到主人的腿上。此外,对于猫来说,主人的微笑比皱眉更具吸引力。猫愿意花更多时间接近微笑的主人。

猫能识别表情这个行为,还暗示了一些更加内在的东西—其实,猫对人类挺感兴趣的。这也是千万铲屎官比较纠结的问题,自家的猫主子到底有没有在关心自己。与表现得更加亲切的狗狗们相比,也许猫对我们的“爱”只是更加“深沉”,不易察觉呢。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中,狗被驯养的时间要长于猫。2015年的一项基因研究表明,狗的驯化程始于30000多年前,而家猫出现在5000年前。

村上春树说的,“从猫身上学会了平等对待生命。”这其实也是猫和狗对待人类时的最大区别。可能是因为狗狗们适应人类生活的时间更长,它们对人类情感姿态的反应更为强烈,在人面前,它们总是扮演着服从者、执行者的角色。同样由人饲养的猫,则是展现了另一种风骨。它和人类的关系更为平等,甚至人得称它为“主子”—它每天只跟你亲热几十分钟分钟,你可以摸它的脑袋、下巴、背部,但是它享受够爱抚后,如果你还想继续跟它亲热。对不起,它会不耐烦地摇摇尾巴。如果你再打扰它,它可能就会用爪子推开你,甚至假装要咬你。

在生活中,面对压力不得不向家庭妥协、向工作妥协的城市人,或许从心底就是追求猫那种自由、独立、平等的精神状态。

猜你喜欢
养猫空巢村上春树
长大的瞬间
猫舍里的猫
村上春树和他的阳子
树上有一个空巢
养狗和养猫,哪家主人幸福
空巢生日不孤独
TAILS FROM THE CRYPTO
村上春树:相信爱情, 这是一种勇气
“空巢青年”戳到你了么?
村上春树和他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