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藏族哲学人伦观和儒家伦理观思想间的联系

2018-05-29 09:14张静怡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伦理观

张静怡

【摘 要】西藏文化和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都是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有的文化特色,本文从治世观、义利观、业报轮回观、布施福泽观中蕴含的主要藏传佛教伦理观与儒家的爱人修己、明辨义利、 分清理欲等方面与藏族哲学中的伦理观比较其异同。二者伦理观都对我们的理论和实践都有深刻的意义。

【关键词】藏族哲学;儒家哲学;伦理观

藏族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中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之一,在它发展的进程中不断涌入新鲜的血液文化和自己本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文化,其中中国历史思想文化对西藏思想文化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果把藏族哲学和中国哲学思想(主要讨论儒家思想)间的关系用时间轴来表示,则会发现二者之间在很多方面都是相似的观点,比如伦理观、宗教观、宇宙观等等,这篇文章就以伦理道德观为主来比较二者之间的联系。

一、比较二者相同之处

①爱人修己与治世观,首先要从自己的内心出发,让自己在爱人之前首先为人,爱人即为修己行道,亲仁爱众,不达独善齐身,达则兼善天下。首先爱人尔后修己。在爱人和修身的内容里也投射了出了“仁” 的思想,仁是儒家伦理观的核心,也是最后通达明了的一种境界,更是规范伦理道德的行动指南。孔子所说的爱人,就是注重实际行动,言必出,行必果。要怀有一颗爱人的心,对周遭的一切人事施之于爱。爱人是一个由远及近的过程,将自己的亲人上升到爱一切人的高度,由小及大,首先把仁与人际交往联系起来,再把人与政治联系起来。但是前者比后者更为重要,因为我们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如果连父母都做不到仁爱,更别谈什么政治和国家。

将人推广到政治层面,就是爱众人,做一个仁爱之君,行仁爱之政,使人际关系相互协调,和睦相处,推行仁政,有德行,方可有操守,有道德。修养的目标是道,人伦道德就是规范人们内心的行为,用六艺来丰富学习的内容,操守与修得一起。孔子后来用礼法来约束人常伦理的内容,使之行为不越轨,用礼的内容来建立自身的标准。外在的原则,内在的主动性可以做到修身修己从自身出发。

在吐鲁番时期是奴隶社会的起始阶段,该伦理道德思想集中反映在《东北藏族古代民间文学》等书中。新旧观念的冲突,人们开始试图尝试建立一套完整的社会体系来建立人们的伦理价值观。颂赞干布统一各部落,开拓各个领域,从教育、宗教、道德等方面对社会产生变革。1《十善法》规定:“不许杀生造孽,不许偷抢针线般大的财物, 不许邪淫, 不许谎言, 不许挑拨离间, 不许恶言骂人, 不许造谣, 不许贪欲, 不许有害人之心, 不许做违背因果的事”等等, 可谓是比较完善的社会道德规范。在《礼仪问答写卷》一书中把藏族哲学的人伦观归纳起来主要有公正、孝敬、和蔼、温顺、怜悯、不怒、报恩、知耻、谨慎而勤奋等十个道德原则,与儒家伦理文化中“爱人修己”等内容所倡导的价值观基本上是一致的,说明藏族传统道德在重视家庭伦理的同时也注重处理利益不同的其他人际关系。把这一点推行到政治上就是君王加强自身的修养,将守法爱民看成是治国的理念,并且要有一颗贤德之心。

②明辨义利与义利观,义与利的问题就是道德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这正是论语中所说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大概就是划分小人和君子之间的标准,儒家历来注意义利之辨,提倡功利,反对私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主张,比孔子更加强调“义”的重要性,孟子是一位时勇士,他善于激辩,因为他生在一个不安定的时代,只能用全身的正气才能告诉人们什么是真正的大义。他认为人的行为必须符合义的标准,把一切的行动的最终归宿都落在义上,按照此标准行动的就是君子,如果违背这个准则就是小人。

二、二者不同方面的主要观点

儒家伦理学中最后一点就是分清理欲,理和欲是理性和感性的表现,他们作为一对道德范畴的内容,孔子用礼来规范伦理行为的内容,用人来制定成为仁人的标准,即"克己复礼",孔子把"克己"作為节制人欲的标准,而不是灭欲;孟子继承孔子的理欲观,主张养心寡欲的观念,他把"寡欲"作为"养心"之道的行为指南,孟子承认人欲望的合理性,五官的欲望则是生命的前提,物质的欲望,富贵的欲望,都是善性的,合乎人性的,但是人是有道德意识的,是对欲望是要有节制的,不能因为欲望而丧失了礼节;荀子把二者的关系当作一对范畴,在“理” 和“欲”的关系上荀子大多还是继承孟子的主张,在这个前提之下多了一个“中理”的方法论,用心引导“理”走正路。宋代以后的儒学家就二者的关系,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这点我是不赞同的,他们不承认欲望的合理性,那就是否认人性的多样性,企图用“灭欲”这以方法来达到“善”的彼标准,但是没有恶哪有善,二者本来就是相对统一的。

藏族哲学伦理观中的布施福泽观和业报轮回观我觉得是一个因果关系,因为你在这一世积累了好了相应的财富,在下一世的轮回当中才有好的回报,这一世与下一世的关系是成正比的。先说布施福泽观,布施就是积累福泽的过程,因此只有保证自己财富的积累才能保证施舍别人广收恩泽,这样才是各得所需,各自圆满。业报轮回观就是上一世对这一世的体现,一方面是为了服务藏地的众生,另一方面是懂得因果轮回的意义。通过这个意义的实现,不断的提升自己,让自己面对人生时不抱有逃避的想法。

参考文献:

[1]肖万源,张克武,伍雄武.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宗教.儒学[M],当代中国出版社 1995

[2]肖万源,伍雄武,阿不都秀库尔.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M],安徽人民出版社 1992

[3]于涛,《萨迎格言》中藏传佛教伦理观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36(11)

[4]杨韶刚,儒家伦理的基德和荣格的道德观[J],西北师大学报,2008,45(1)

[5]丁玲辉,藏族传统文化伦理道德思想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意义[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8,29(2)

注释:

1.肖万源,伍雄武,阿不都秀库尔.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M].

猜你喜欢
伦理观
从《自深深处》探究王尔德入狱前后伦理观转变
马克思伦理道德观与我国伦理道德建设
《终局》中贝克特的存在主义伦理观探析
市场经济条件下功利主义伦理观的反思
彼岸与此岸:门罗《好女人的爱》中的加拿大相对主义伦理观
黑格尔财富伦理观述论——兼论社会转型期国民财富观的问题与重构
探析《佛教格言》中的伦理观
世界大战与西方近代战争伦理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