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回弹—取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2018-05-30 03:01
江西建材 2018年6期
关键词:芯法芯样技术规程

黄 宏

(广州开发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广东 广州 510530)

1 检测基本要求

1.1 编制依据和采用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2011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03∶2007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02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JGJ/T 384-2016

1.2 检测仪器及设备

钢筋扫描仪、回弹仪、取芯机、电动冲击钻各1台;及配套工具。

1.3 结构实体混凝土回弹-取芯法强度检测流程及评定依据

(1)回弹构件的抽取应符合下列规定。

对同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柱、梁、墙、板,抽取构件最小数量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2)不宜抽取截面高度小于300mm的梁和边长小于300mm的柱。

(3)每个构件应选取不少5个测区进行回弹检测及回弹值计算,并应符合《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2011有关规定,楼板构件的回弹宜在板底进行,混凝土表面或底面的回弹应按JGJ/T 23进行修正,测区的布置还应综合考虑后续取芯对结构的安全和取芯操作的影响,由于混凝土的龄期较短,故不考虑碳化对检测的影响。

(4)对同一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应按每个构件5个测区中的最小测区平均回弹值进行排序,并在其最小的3个测区各钻取1个芯样,芯样应采用带水冷却装置的薄壁空心钻钻取,其直径宜为100mm,且不宜小于混凝土骨料最大粒径的3倍。

(5)对同一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当符合以下规定时,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可判定为合格:三个芯样的抗压强度算术平均值不小于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88%;三个芯样的抗压强度最小值不小于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80%。

2 工程检测实例

2.1 工程概况

广州黄埔区某展览中心项目位于广州市科学城开泰大道附近,拟建商住楼为高层建筑,地上33层,地下2层,建筑物为框剪结构。

2.2 检验批和检测数量确定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附录D.0.2条、D.0.3条要求,每个构件应选取不少于5个测区进行回弹检测及回弹值计算,将每个构件5个测区中的最小测区平均回弹值进行排序,并在回弹值最小的3个测区各钻取1个芯样。本次检测各检验批的检测数量见表2.2,各检验批具体检测构件情况见表2.3至表2.5。

表2.2 检测构件数量表

表2.3 1#楼三层梁混凝土回弹及取芯检测部位

表2.4 1#楼负二层柱混凝土回弹及取芯检测部位

表2.5 1#楼首层柱混凝土回弹及取芯检测部位

2.3 检测情况和结果

对广州黄埔区某展览中心项目1#楼三层梁、1#楼负二层柱、1#楼首层柱进行回弹-取芯法强度检测,检测情况及结果见表3.1至3.3所示。

表3.1 1#楼三层梁混凝土回弹-取芯法强度检测结果

表3.2 1#楼负二层塔柱混凝土回弹-取芯法强度检测结果

表3.3 1#楼首层柱混凝土回弹-取芯法强度检测结果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D.0.7条合格判定依据:同时满足(1)三个芯样的抗压强度算数平均值不小于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88%;(2)三个芯样抗压强度的最小值不小于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80%。由表3.1至表3.3检测结果可知,检测结果合格。

2.4 结论

通过本次对广州黄埔区某展览中心项目1#楼三层梁、1#楼负二层柱、1#楼首层柱进行回弹-取芯法强度检测,检测结果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

3 结束语

采用回弹-取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一定要充分注意芯样的钻取、芯样的加工、芯样试件的试验等各个环节,尽量避免这些因素影响检测结构混凝土强度,在规范操作、减小外界影响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回弹-取芯法检测精度,真正发挥回弹-取芯法的检测作用。

[1]《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03∶2007.

[2]《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2011.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

[4].《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02.

猜你喜欢
芯法芯样技术规程
湖北出台磷石膏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
钻芯法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钻芯法在桩基础检测中的应用
用硫磺胶泥快速补平混凝土芯样技术的应用
钻芯法检测芯样端面处理的最佳方法试验研究
钻芯法检测芯样端面处理的最佳方法试验研究
钻芯法长桩取芯方法研讨
钻芯法长桩取芯方法研讨
园林施工中技术管理及技术规程的探讨
关于钻芯法检测钢筋混凝土抗压强度采用不同芯样端面处理方法准确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