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人民的勤务员”

2018-05-30 10:48蔡建军
北京支部生活 2018年4期
关键词:县委棉花党员干部

蔡建军

2018年农历戊戌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川考察,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2月12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市郫都区唐昌街道战旗村考察时,正在照全家福的一位老人握着总书记的手,激动地说道:“您是我们的好领袖,中国人民的福星。”习近平总书记答道:“谢谢,我是人民的勤务员,是为人民服务的。”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饱含深情,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当把这句话作为人生信条,时刻铭记,终生践行。面对新时代伟大事业,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要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围绕“亲、勤、实、廉”对标发力,在干事创业、造福人民中当好“人民的勤务员”。

“亲”是关键

对群众是亲还是疏,是近还是远,是检验共产党人情怀的试金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

人民,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心里,从来不是一个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当年,在正定县担任县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骑自行车到三角村下乡。当赶到村西的棉花试验田时,看到全县闻名的种棉能手冯玉明正在棉花地里忙碌。29岁的习近平同志把自行车一支,就朝已经上岁数了的冯玉明走过去,一把握住他的手,谦虚而又诚恳地说:“冯伯伯,您好,我今天是来跟您学习种棉花的!”后来,习近平同志跟着冯玉明学习种棉花的技术,他们也成了忘年交。不久之后,習近平在全县推广种棉花的经验,使全县棉花产量有了新的提高,让绝大部分种棉花的农民都受了益。

党因民而生、为民而兴。党员干部对人民群众念兹在兹的情感与牵挂,是共产党人精神成长的原点和动力,体现的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对共产党的领导干部来说,心里没有群众,就是忘本;对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就是变质;滥用手中的权力欺压群众,就是背叛。党员领导干部要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以赤子之情服务群众,以亲民之行彰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平易近民,民必归之。有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我们党就会在实现伟大梦想的道路上无往而不胜。

“勤”是要义

“心在人民,利归天下。”中国共产党人的信条,就是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这是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也是党的政治优势和先进性所在。

千古风流在担当,万里功名须躬行。当年在正定,习近平同志在生活上“习以为苦”,工作上“勤以为常”。大院的晚上,最后灭灯的总是他那扇窗户。他下村里调研,和群众聊天谈话,往往就在田间地头进行,没有那种繁文缛节和刻意安排。县委常委会议事,很多时候都是选择大家下基层调研回来后的晚上时间。

时代变了,任务变了,但党员干部甘当人民的勤务员的信条不能改。“干部要干事、为官要有为。”党员干部就是要以勤为先,克服“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沓沓混日子,年年都是老样子”的“庸懒散”习气,以共产党人的辛苦指数换来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理想靠你怎么干,人民看你怎么干,没有“干”字当头,理想就是空想,人民就会离你而去。就要如果心里装着人民,眼里盯着问题,手里就会有干不完的工作。党员干部要自觉克服思想“亚健康”、精神“虚振奋”、落实“假坚决”,把夙兴夜寐、激情工作作为常态,把兢兢业业、殚精竭虑的精神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对部署的工作严如雷霆马上办,对作出的承诺快似疾风立即办,做到决策定一条是一条,条条算数;承诺说一个做一个,个个兑现;工作干一件成一件,件件落实,不断把实干之风推向深处,落到细处,抓到实处,真正当好作风建设的引领者和领航人。

“实”是核心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事求是是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

群众至今记忆犹新的是,当年习近平同志带领正定县委一班人,在思想、作风、工作上都紧扣一个“实”字。不唯本本,只唯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下基层、跑乡村,不摆花架子,不练虚功夫,不唱过场戏,寻求“源头活水”,从正定毗邻省会实际出发确定的 “半城郊型”经济发展新路子,短短才3年就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一番的快速发展,才有了老百姓的肚子饱了、腰包鼓了、日子好过了。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做好群众工作,不能空对空,应该实打实,必须与维护群众利益结合起来,与化解各种矛盾纠纷结合起来,始终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关注点放在人民利益的有效增进和合理调整上。

新时代,是一个大有作为的时代,也是一个可以担当大任的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员干部身上责任重大,要主动投身改革开放主战场、经济发展第一线、社会民生最基层,对各项工作都挂出“作战图”、列出“时间表”、立下“军令状”,把政绩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

“廉”是本色

艰苦奋斗、为政清廉是一种高尚的政治品质和道德境界,是共产党人必须始终保持的政治本色。

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当年,身为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严于律己,勤政廉洁,并和县委一班人首先从自己做起,认真落实关于思想作风建设的“县委六条”,谋正道、干正事、树正风、扬正气,为干部队伍立起了标杆。

人要过得精彩,活出价值,就得好好思考什么可以有、什么可以没有。该有的不缺位、不缺席、不缺失,不该有的不强求、不折腾、不贪图,把立德修身打造成领导干部防止生活上失身的“护身符”。带头实践生活美德,正确对待生活享受,坚守内心道德良知,这样的人生才丰富多彩。

觉悟不会随着官位、党龄、年龄而自然生长,也不会始终保鲜,需要一辈子学习进步,一辈子改造提高。

作为党员干部,要强化“在位一天、赶考一天”的意识,拿出“自己给自己定规矩”的气魄,时刻保持“心有所畏、行有所止”的警觉,防止权力运行的“逾规”现象,道德品行的“松绑”念头。经常想一想当官为什么、用权干什么、工作图什么,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任何情况都不越法律底线,以“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的谨慎之心对待小事、小节,严防一念之差、一时糊涂。持之以恒补精神之“钙”、铸思想之魂、强信念之基,炼就 “金刚不坏之身”。

猜你喜欢
县委棉花党员干部
棉花是花吗?
中共平乡县委召开人大工作会议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为黑恶势力站台撑腰的县委常委
“不务正业”的县委副书记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棉花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村“两委”换届“十严禁”
党员干部要姓“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