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爱泛滥,是真的,还是编造的?

2018-05-30 10:48薛烨
父母必读 2018年3期
关键词:科恩管束育儿

薛烨

最近,我读到阿尔菲·科恩(Alfie Kohn)的近著《溺爱孩子是编造的故事》(The myth ofthe spoiled child: Coddled kids,helicopter parents, and otherphony crises)一书觉得有意思。他列举了众多美国的媒体舆论、畅销育儿文章、书籍和家庭教育专栏,都在说美国的父母,特别是年轻的父母普遍溺爱孩子,而且越来越严重。面对这样的状况,教育专家们提出忠告:社会、家长、教师应积极行动,改变社会上普遍放纵溺爱孩子的现象;特别是父母,要学会克服溺爱孩子的毛病。

科恩在书中把这些美国公众舆论和社会家庭教育家所说的溺爱问题总结如下:

如今,人们生活在不给孩子立规矩,不對孩子说“不”的那种纵容溺爱的时代;

父母过度保护孩子,不让孩子面对现实和不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生怕他们出事;

父母教师都想让孩子觉得自己独一无二,结果我们正培养一代自以为是、自恋自私的孩子,将来走入社会人生,他们会碰壁、震惊;

孩子需要的不是自尊,而是自律。不能想要就要,要学会控制自己,要培养自己的意志力。

上述这些对美国社会教育舆论的观察和归纳,主流媒体对家庭教育和父母的批评,可能在国内读者听起来并不陌生。

溺爱,美国父母也“背锅”

在国内,比起上两辈人,当代父母相对开放许多。如今声色俱厉、动辄巴掌或鞋底子伺候的父母比原来见得少了。社会变化了,家庭教育也变化了。然而,另一些问题也会缠绕父母:独生、工作繁忙、物质极大丰富……使不少父母让孩子随心所欲,对其物质上的要求有求就有应。因此中国的公众舆论、行为研究结果,包括一些社会观察,无不得出结论:如今的父母,特别是祖父母,对孩子溺爱有加,贻害无穷。

多年来,国内幼儿教育工作者,媒体、学术机构等,也重视父母对孩子的溺爱或不恰当的爱等问题,各种文章俯拾皆是。2015年,中国学前教育宣传月的主题是“给孩子适宜的爱”,可见问题之严重。与此相比,一提到国外的养育经验,时常听到人们称赞美国的学前教育、育儿方式,称赞美国父母在教育中如何把握有度,爱得恰当,管出来的孩子听话懂事还特别独立……但是,科恩在书中将美国舆论的上述归纳,把太平洋彼岸的家庭教育的溺爱乱象,说得与中国不相上下。

溺爱言论的真相

对此,科恩的主要看法是:美国教育工作者和父母对孩子的不尊重,强调儿童要顺服,以及他们只顾成人自己需要的狭隘看法,造成社会各方面舆论一边倒地谴责溺爱。所以他认为,社会上过于溺爱的说法,是美国社会、专家、舆论编造出来的现象!实际情况是,那些热衷于管束孩子、强调服从、压制孩子的美国父母比想象的多得多!他认为,指责溺爱背后存在着更严重的、更迫切地需要改变的社会问题,即对孩子愿望和需求的忽视或无视。特别是那些表面上在与孩子商量,实际是用计策让孩子就范的说法、做法,更是普遍不尊重孩子的社会问题。

如果美国的育儿文化真如科恩所说,为什么美国社会舆论普遍接受这种说法? 为什么公众会愿意或迫不及待地相信美国孩子受尽溺爱的说法呢?在科恩看来,这是美国社会文化的特点,其实几乎没有研究证据支持美国公众那种“溺爱孩子在家庭中泛滥”的感觉。那些谴责父母放任不管,造成因为溺爱而自我中心的孩子比比皆是的舆论,更多地体现了成年人与孩子之间的距离、隔阂和疏远。他通过查阅那些为父母写的育儿畅销书和文章时,注意到其主旨都是如何培养顺服的孩子。养育专家们为父母建议的方法多种多样:从如何对付小霸王到如何与孩子讨价还价,从直白的管理动物的技巧到微妙的高压微调控制管理……简言之,所有这些建议和劝告都是教父母如何让孩子做成人想让他去做的事。但是这些文章很少提到最触及人心的问题:孩子的需要是什么?我们如何满足孩子的需要?

关于溺爱一说的思考

父母、教师要掌握各种技巧和方法,管理约束孩子,使之听话顺从——这种不言自明的理念在美国的育儿实践中很普遍。而让孩子顺从的一个出发点,就是要克服对孩子的溺爱。因为溺爱使孩子受到纵容、不易管束、自我中心。相反,儿童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理由,这些要点在一片反对溺爱的呼声中是听不到的。

跨越两个不同文化系统,比较溺爱的内容和形式的社会内涵与功用是不容易的事。美国父母的溺爱和中国父母或许有很多本质上的差别。但是,科恩对美国育儿中一边倒的舆论的思考和揭示,是否也能帮助我们重新审视国内有关溺爱的舆论和探讨:其背后的真正忧虑是什么呢?在回应溺爱和不适宜的爱的问题时,国内家庭教育的潜意识中的习惯和理念又是什么呢?实际上,这仍然需要我们回到一个国内幼儿教育工作者普遍关心的、也是很难深入讨论的话题:孩子最需要的是尊重。那么,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怎样做才是尊重孩子?《溺爱孩子是编造的故事》一书其实是在提出一个观念:过于溺爱和严于管束,都因为我们不尊重孩子。

下一期,我们将依据数据讨论一个有趣的话题:家庭教育,管束好还是纵容好?然后再继续这次的思考:什么样的养育才是真正尊重孩子。

猜你喜欢
科恩管束育儿
桂盟科恩斯
有机硅流化床换热管束的吊架装置设计
偷偷摸摸育儿
放开管束孩子的手
管壳式换热器管束拆卸问题与建议
加氢精制U形管式换热器管束泄漏分析与对策
“神啊,我准备好了”
木兰花开
育儿神器
育儿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