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几点做法

2018-05-30 10:48蔡丽华
天津教育·下 2018年11期
关键词:道题教室意识

蔡丽华

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因此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格外重要。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学生问题意识培养提出了几点粗浅想法。

营造问题情境

小学数学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翻转师生课堂角色,真正落实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即教师角色要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要把教师的权威角色转变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例如,我在教学《运算定律复习课》时,课堂中有一个细节:学生自己出题,让小伙伴辨别该如何进行简便计算,一位学生举例说出了这样一道题:27×8+24。我带着满脸疑惑的表情问学生们:“这道题能进行简便计算吗?”教室里陷入了異常的平静,学生们面面相觑,忽然一位学生起立说道:“把24分解成3×8,就可以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了。”一语惊醒梦中人,学生们渐渐发出惊讶的唏嘘声,进而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无论是惊讶声还是热烈的掌声,都让我感受到了勃勃生机,这是学生从心底里发出的声音,焕发着浓浓的生命气息。

给予合理评价

心理学家杰姆士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欣赏和赞美。”如果学生的提问得不到及时的赞赏和恰如其分的评价,则会使学生丧失自信心。因此,我们教师要对学生的提问做出及时的点评,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并用丰富的评价语言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敢于发问的科学精神,如:“你的想法非常独特,让人耳目一新。”“这个问题问得好,值得推敲。”“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说明你经过了深思熟虑。”通过适时运用评价语言,能够有效地唤醒、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

如,我在教学《统计》一课时,提问:“我们怎样统计全班同学喜欢吃哪种水果呢?”

学生1:我用画“△”来统计,如小明喜欢吃苹果,就在苹果栏里画一个“△”,也可以用画○或☆等图案来表示。

教师:你有画家一般丰富的想象力,能想到用符号和画图的办法来解决数学问题,真了不起!

学生2:我觉得还可以用“正”字法做统计。比如,我喜欢吃香蕉,就在香蕉那一栏里写上一笔,一个正字正好五笔,如果恰好有5个人喜欢吃香蕉,那就正好凑成一个正字。

教师:你的想法很棒,这种方法是我国进行数据统计的一种传统方法。

学生3:我们小组的几个人一起分工合作,一个人统计一种水果,用的恰好就是某某同学刚刚介绍的“正”字统计法。

教师:当你们发现在一个人进行统计有困难时,可以想到分工合作,你们的小组真有合作意识!

我对第一位学生的评价侧重于对艺术教育的肯定,对第二位学生的评价侧重于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肯定,对第三位学生的评价侧重于对团队合作精神的肯定,这样的评价方式使数学课堂教学充满了人性化的光辉。

培养创造性的问题

一个问题的解决并不意味着问题的结束,而是意味着新问题的开始,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并通过和同学之间的交流,提出更有深度的问题。

例如:在学习《积的变化规律》后,我出示这道题:一块长方形绿地的面积是560平方米,宽是8米,如果长不变,宽增加到24米,请问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当时,我对这道题的完成情况进行了统计,全班41人中,有5人的列式错了一部分或全错;在完全做对的36人中,有35人用了同一种方法:先求绿地的长:560÷8=70(米),再求扩大后绿地的面积:70×24=1680(平方米)。还有一个学生的解题方法与其他同学都不同,我在看他的答案时皱紧了眉头,并且让学生故意看出我表情的变化,我没有对他的答案直接给予评价,而是让他回到座位上思考这样做到底对不对,这时,我看到他们组的成员都在惊讶地嘀咕:“张x怎么做错了?”

看到时机成熟,这时我把他的答案板书在黑板上:24÷8=3,560×3=1680(平方米),然后请全班学生评价:这样的答案到底对不对?有学生说是对的,因为得数一样,可是这位学生却讲不出道理。有的学生说:“讲不出道理的数,那就是错的。”看到学生们争论不休,这时我说:“我们还是请这个成果的发明者来说吧!”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张x顺利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在这道题中,长不变,说明了长方形面积公式中的一个因数没变,宽从8米增加到24米,也就是宽扩大了3倍,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3倍,积也扩大3倍,所以,扩大后的绿地面积就是560×3=1680(平方米)。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掌声里包含了学生们对张x的赞扬,也包含了对这种方法的顿悟。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再让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我想,这才是数学课堂该有的样子 。

猜你喜欢
道题教室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误会
“313”教室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这道题谁会做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