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线蔬菜生产基地产业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018-05-30 09:26汪东洋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9期
关键词:芜湖市问题对策

汪东洋

摘 要:近年来,芜湖市二线蔬菜生产基地产业化发展迅速,已成为市区重要的蔬菜来源,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诸如盲目发展,种植结构单一、产品质量不高、防范风险能力弱、流通渠道不畅,市场的把握度较差、产后加工能力弱,发展后劲不大等。建议通过基地规模适度化、茬口多样化与生产立体化、生产技术标准化、供销体系信息化、产后加工品牌化及提供信息化服务,强化宏观指导,推动蔬菜生产基地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二线蔬菜生产基地;问题;对策;芜湖市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09-0048-02

当前,我国各地对“菜篮子工程”都建立了常抓不懈的机制,中心城市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建设的需要,位于近郊的一些老蔬菜基地在城市的扩张过程中逐步萎缩甚至消失,被一些处于远郊的二线蔬菜生产基地逐步取代,这是一个趋势和发展中的必然规律[1]。二线蔬菜生产基地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

就芜湖市而言,近几年来已经形成了城市蔬菜的供应以远郊为主,近郊为辅,城乡结合,互补互助的生产格局,基本上保障了蔬菜上市量的充足、品种的齐全、四季的均衡、价格的稳定。据调查数据显示,芜湖市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和集散地——长江市场园,由无为、繁昌、南陵、芜湖县的二线蔬菜生产基地提供的蔬菜占地产蔬菜的70%以上,成为市区重要的蔬菜来源。

1 芜湖市二线蔬菜生产基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 盲目跟风,季节性、结构性过剩的现象经常出现,生产效益时好时坏 老菜区的萎缩,往往是新菜区发展势头迅猛的动因,并助长形成了区域性的失控,菜贱伤农的现象经常发生、反复出现。由于大部分基地的种植模式都不尽相同,很多技术人员从自己的偏好和熟悉程度来规划品种布局和茬口,更甚者盲目跟风,看今年蔬菜哪个品种效益高,来年就扩种,势必造成品种趋同,从而引发季节性的供大于求,往往亏本严重[3]。

1.2 生产数量较大,质量普遍不高,无法满足目前消费者对高档蔬菜、精加工蔬菜和小包装净菜等不同的需求 由于生产规模的无序扩张,加之现在的农村劳动力资源非常紧缺,无法像过去那样对每一个品种进行精细的田间管护,农业企业的很多技术措施不能贯彻实施到位,农产品质量不高。根据各个蔬菜基地跟踪和调查的情况,大部分蔬菜品种比散户生产的质量要次一些,特别是大田露地蔬菜更是相差甚远,往往产品大小不均匀、形状不规则、商品外观性差,在销售过程中很难卖上好价钱[4]。

1.3 前期投入不足,防范风险的能力不强 在基地的规划上,大部分企业缺乏长远的目标,急功好利的想法,使得基础性的设施等前期投入不足、不能很好地与生产经营相匹配,股份制或家族制管理更是没有使投资与经营彻底分开,投资环节的失衡或偏差,直接导致上述企业的生产后劲不足,在事关企业发展方向的关键时刻,往往因资金链断裂而被迫放弃初衷或放缓前进的步伐、改变发展的方向[5]。

1.4 流通渠道不畅,市场的把握度较差 自2000年以来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蔬菜的总产量以15%以上的速度连续、过快地增长,本身就容易使得市场处于饱和状态;老的蔬菜基地和生产企业由于组织化程度不高,经销成本在逐年加大;恶性竞争时有发生,压价抢客户、甩价去库存,在价格战中两败俱伤;在市场覆盖面受限后,不能很好地定位和差异化销售;批发市场混乱,导致的定价体系缺失,随意性、操控性较大,受伤害的往往是二线蔬菜基地的生产者。很多蔬菜基地一年挣钱一年亏本,感觉根本没办法去适应市场,也不能正常地发展和壮大产业。

1.5 产后加工能力弱,发展的后劲不大 目前芜湖市的蔬菜基地只有很少一部分蔬菜进行自主加工,加工的产品非常少,仅局限叶菜类、豆类、瓜类、葱蒜类等特定的几个品种。除了经营者的生产理念外,大部分是产销对接的渠道不通畅,产销企业对产品的要求和态度巨大的反差,往往造成“谈不拢”,一方面,由于过剩的蔬菜产品不能及时处理,给生产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另一方面加工企业苦于原料短缺,不能满负荷生产。常规蔬菜的加工缺失一直是制约当前蔬菜基地快速发展的重要瓶颈,采后的产品不能及时转化成商品,就要考虑在加工和储运上动脑筋,否则受伤的总是生产企业和蔬菜基地的承包户[6]。

1.6 从业人员劳动素质和技能不强 受历史的变迁和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当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绝大部分外出打工,从事非农行业,留在家里从事农业生产的只有老年人和妇女,更为严重的情况还在于,他们中的大多数基本是受教育和技能培训的缺失者,完全不能与现代农业的规模化大生产相适应、相配套[7]。从业人员的工作态度也由过去的加班加点、多劳多得,轉变成如今的出勤不出力,脏活累活没人干,甚至有些聘工稍不如意就“撂挑子”。这样的现状是每一个农业企业都必须面对和需要破解的难题,只有抓出成效,才能在蔬菜产业的发展中有所作为。

2 对策建议

2.1 基地规模适度化 远郊菜地离城区较远,运输的费用较大,因此必须根据当地自然、经济条件,发展适度的规模生产,以降低生产和流通的成本,使菜地生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有序生产、批量错峰上市。例如,南陵县的龙潭生态农业公司的模式很值得其他区域借鉴,他们在许镇镇和籍山镇各建了一个百亩蒜黄生产基地,形成了鲜明特色的蒜黄种植专业村,它完全按照供货量组织生产,不再盲目扩大面积,虽然由它一家供应芜湖长江市场园的蒜黄日达1.5万kg,但没有相互间的价格竞争,并有效地抑制了蒜黄的价格,减轻了对山东蒜黄调运的依赖。

2.2 茬口多样化、生产立体化 二线蔬菜生产基地既对城市蔬菜供应起到一定的补充和调剂作用,同时它还肩负着其他农产品生产的重任,蔬菜的发展势必造成与粮、油、棉等争地矛盾的加剧,在兼顾蔬菜生产的自身特点下,为了解决日益紧张的土地与二线蔬菜基地规模扩张的矛盾,要发展各种“间、套、插”的立体种植模式,利用和发展季节性菜田,做到粮、油、棉、菜都不误。这样既丰富了市场,起到堵淡补缺的作用,又增加了经济效益,改善了农业的生产环境。

2.3 生产技术标准化 二线蔬菜生产基地要加强对一线员工的知识和技能培训,从提高素质入手,精心打造过硬的专业技术队伍,在技术团队和管理团队的带领下,攻坚克难,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形形色色的问题;同时要致力于蔬菜生产技术的组装与配套,建立标准化技术规程和体系,配备必要的硬件设施和检测装备,把标准化技术贯穿整个生产的各个环节,提高员工的标准化意识[8]。

2.4 供销体系信息化 一是科技服务体系,要打造县、乡、村一体化的科研、推广相结合的专业技术队伍;二是种苗服务体系,建立高标准的专业种苗生产基地,保障种苗自给;三是物资供应服务体系及时到点、到户;四是产销服务体系,以流通促生产,以生产保流通;五是信息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信息网络,市场引导生产,生产推动消费。打破产销发展不平衡、信息不对称、认识上的偏差,消除不正当的恶性竞争,推动市场健康有序地运营[9]。

2.5 产后加工品牌化 积极引导现代农业企业和经营主体申报“三品一标”,树立品牌发展战略,支持企业增加与蔬菜产销相适应的产品包装、容器、产后加工、贮藏保鲜等措施,提升产品竞争力。

2.6 提供信息化服务,强化宏观指导作用 引导基地健康发展、有序发展。打破过去那种“品种多样、上市集中、质量不稳”的格局,以生产堵淡菜、精细菜、特需菜为主,细分产品市场和等级化处理,扩大外销渠道,利用地方资源优势,靠品牌菜闯天下[10]。

2.7 创新工作思路和机制,加强基地建设投入 在工业反哺农业的现代社会大形势下,应加大对二线蔬菜生产基地的建设性投入的扶持力度,提高基地建设的科学性和高标准,提高抗灾能力,以及对市场变化的调节能力,从而推动基地蔬菜生产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柴银军.兰州市蔬菜产业化问题与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

[2]吕姗姗,黄朝中,丁祖华.巢湖市蔬菜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318-6318.

[3]张俊海.武山县蔬菜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甘肃农业科技,2007(3):38-41.

[4]高连军.辽宁保护地蔬菜产业化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经济,1998(12):48-48.

[5]张永涛,焦圣群,牛建群,等.临沂市蔬菜产业化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15(4):8-11.

[6]马春红,刘威志,孙宇峰,等.白城市洮北区蔬菜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2):327.

[7]邢万明.河南省蔬菜种子产业化发展的问题及对策[D].中国农业大学,2006.

[8]李友星.阜南县蔬菜化产业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4(7):76.

[9]刘洪文,张浩.浅析沛县蔬菜产业化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4):2-3.

[10]王娜.壽光市蔬菜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芜湖市问题对策
芜湖市银鸿液压件有限公司
芜湖市银鸿液压件有限公司
芜湖市银鸿液压件有限公司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