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信念模式在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的应用

2018-05-31 09:26徐娟娟肖爱玲
关键词:信念依从性评估

徐娟娟,肖爱玲

(昌邑市人民医院,山东 潍坊 261300)

脑卒中是一组突然起病,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和影响,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国内外医学实践证明,健康教育是解决当前社会主要卫生问题的首要对策。因此,脑卒中的健康教育十分重要。但是,由于我国护理健康教育起步晚,缺乏理论指导,对患者教育的效果不明显,同时,脑卒中患者在康复的过程中缺乏与康复相关的知识及技能,导致患者的康复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1]。健康信念来源于健康信念模式,该理论认为,健康信念是人们接受劝导,改变不良行为,采纳健康行为的关键,当个体有维护健康的信念时,才能激励其采纳健康的行为。笔者以健康信念模式为理论基础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取得满意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90名,干预组45人,男30人,女15人,年龄65~90岁,平均76.5±5.4岁,对照组45人,男20人,女25人,年龄63~88岁,平均(75.9±3.8)岁,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所有脑卒中患者诊断符合第四届国际脑血管病学术会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标准,并经颅脑CT或MR证实。(2)治疗后病情稳定,病程超过3个月.(3)有语言沟通能力,配合完成调查问卷。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自行设计问卷调查,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病程等一般情况及用药品种、剂量、用药次数、疗接受程等用药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接受不同健康教育后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

1.2.2 教育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健康教育,观察组运用健康信念模式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具体步骤如下:

1.2.2.1 评估并建立个体的健康信念

首先评估患者对脑卒中易感性的认识程度,包括脑卒中的流行趋势、易感因素危险因素、易感人群。其次要评估患者对脑卒中发生的危害的认识,包括偏瘫、言语不清、生活不能自理等。最后要评估患者对脑卒中预防的认识,包括饮食、运动及其他疾病的防治。

1.2.2.2 评估及指导患者行动的线索及意向

患者建立起脑卒中的健康信念之后,我们要评估患者对行为益处的认识,同事要评估患者放弃健康行为的可能,我们要从心理上进行疏导,告知患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吸烟、饮酒、缺乏锻炼等个体不良健康行为也与此病有关,同时运用报刊杂志、亲朋好友及同室病友的帮助,让其意识到采取健康行为确实有预防效果。

1.2.2.3 评估影响及制约因素

了解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及经济条件、社会文化背景等,这些因素往往影响患者接受健康教育。护士对患者进行教育时要考虑这些因素,相对的说,文化程度高、家庭经济条件好的患者对脑卒中的认识更深刻,更易接受健康教育,执行健康行为更容易。

1.2.2.4 强化制约因素对个体采取健康行为的影响

鼓励患者建立健康行为,采用多媒体形式及健康教育宣传资料,让患者感知到采取健康行为对延缓疾病进展是有效的,可以请患者的亲属及朋友具有相关疾病的体验,利用设身说教鼓励个体认识健康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健康信念。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运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健康行为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健康行为的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时间 抑郁心理 日常生活能力 社会活动情况 QOL总分观察组 45 治疗前 27.7±3.1 44.9±6.3 22.5±2.1 122.8±17.3治疗后 13.7±1.5*⊿ 24.1±3.7*⊿ 12.4±1.8*⊿ 96.5±11.8*⊿对照组 45 治疗前 28.4±3.2 43.6±5.6 23.3±2.6 121.7±16.3治疗后 20.7±2.4* 36.8±4.7* 18.5±2.2* 65.8±10.3*

3 讨 论

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改变患者的不良健康行为,建立积极的健康行为。健康信念模式是指导人们改变行为的重要理论模式之一,它以心理学为基础,由需要动机理论、认知理论和期望价值理论组成。本研究将健康信念模式与健康教育相结合,帮助脑卒中患者建立健康信念,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较好的将健康信念模式应用到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中。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控制危险因素,饮食指导、适当运动及药物治疗在其治疗中有重要作用。通过积极的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患者预后。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差,心理压力大,会产生抑郁情绪,由于病程长,疾病控制不稳定,易复发,部分患者失去信心,不积极配合治疗,降低了治疗的依从性。本研究中,护士通过运用健康信念模式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评估,确定患者的健康信念,护士可根据患者信念高低来选择健康教育的内容和计划,避免对患者采取千篇一律的健康教育。对促进因素和制约因素的评估,护士可根据这些影响因素,选择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提高教育质量,从而取得患者配合,自觉地参与康复训练中。国外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在健康促进、健康教育及行为促进等领域开展大量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效。刘丹丹[2]运用健康信念模式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健康干预,研究表明,运用健康信念模式进行健康干预,能有效促进患者建立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陈玉琼,张晓晖[3]运用健康信念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行为进行改变,结果,健康信念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本研究中,通过积极的护理干预,大大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增加了对疾病的重视,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基于健康信念理论的健康教育有助于脑卒中患者建立健康信念,自觉地采纳健康行为。

[1]李国正.健康信念模式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期家庭随访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9):108-109.

[2]刘丹丹,健康信念模式对冠心病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及自觉健康行为自我效能的影响[G].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1):5-7.

[3]陈玉琼,张晓晖.健康信念模式对糖尿病患者依从行为的影响[G]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176-177.

猜你喜欢
信念依从性评估
不同评估方法在T2DM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为了信念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依从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冠军赛鸽的信念(上)
发光的信念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