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解读高考顶层设计 准确把握新高考方向

2018-05-31 07:02
成才 2018年5期
关键词:要义立德考查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继浙江、上海先期试行四年后,2018年9月,湖北省新入高中学习的学子,将成为该省新高考的第一批学生。

值此新高考将临之节点,作为教育人,我们首先要从思想上、思维上跟上这一改革的节奏,正确领会国家招考政策,准确把握新高考的方向。具体来说,就是要认真解读党和国家关于新高考的顶层设计“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所传导的核心要义。

一、“一核”的核心要义——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

“一核”即高考评价体系的核心功能,其核心要义就是“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导向教学”。

“立德树人”是高考的重要使命。“立德树人”指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指的是贯彻党的人才培养意志,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挖掘不同学科的育人资源,形成育人合力,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高考再怎么重要,也是教育的一环,必须服从于我国教育“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

“服务选才”是高考的基本功能。“服务选才”指的是高考要立足于服务国家、服务高校选才这个基础点,为不同类型的高校选拔出符合要求的新生,围绕科学选才,提高质量,促进教育公平这个核心和关键,进一步探索和完善评价人才的办法,保证较高的信度和效度。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是为了给高等学校尤其是高水平大学挑选合适人才,试题必须有难度,能将不同水平的考生区分开来。科目设置、考试内容的选取应与高等教育对于人才的知识结构需求相契合,注重对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等综合素养的考查。不能认为高考要改革了、上大学容易了,命题难度就会下降。“服务选才”还应对人才的社会流动、结构形成和长远发展起预选和配置作用。

“导向教学”是基础教育对高考的现实需求。“导向教学”指的是“高考=教学的指挥棒”。高考因其连接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主渠道的特殊地位,对于高中教育教学,客观上具有重要的影响,是所谓的牛鼻子和指挥棒。因此必须处理好高考改革与基础教育改革的关系,高考改革要与高中课程改革在目标上同向同行,在路径上相向而行。高考改革与课程改革是相辅相成,两者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不断促进教育公平,不断提升教育质量。一是高考改革要衔接课程改革,促进核心素养的培育养成。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以核心素养为统领,承载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高考要通过考试评价手段落实核心素养要求和改革理念。二是高考改革要助推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通过深化考试内容改革,引导教学,加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三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一核”的核心要义,实际上回答了高考“为什么考的问题”。

除了正确解读“一核”的核心要义外,我们还应准确把握“一核”的“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三者之间的关系。高考改革涉及各方复杂的利益诉求,立德树人就是各方最大的公约数。只有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来推动高考改革,才能确保高考改革的正确方向和价值导向。服务选才和引导教学必须建立在坚持立德树人的前提下,是高考实现立德树人的两个根本手段。只有科学发挥服务选才和引导教学的功能,高考才能将立德树人的功能落实到位。

“一核”关系图

二、“四层”的核心要义——回答“考什么”的问题

“四层”即“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目标。

第一层:必备知识。强调考查学生长期学习的知识储备中的基础性、通用性知识,是学生今后进入大学学习以及终身学习所必须掌握的。高考尽管是选拔性考试,但也至少有60%的基础题。这些知识绝大部分都在教材上有明确体现,检验的方法就是,教材上的例题、练习题都要能熟练解答。

第二层:关键能力。重点考查学生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强调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等学生适应未来不断变化发展社会的至关重要的能力。

第三层:学科素养。要求学生能够在不同情境下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处理复杂任务,具有扎实的学科观念和宽阔的学科视野,并体现出自身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内化的综合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要把握两个字“思”、“广”:思,就是对每一道试题,要多想:考查知识是什么?解答思路有几个?同类试题见过没?答案组织顺畅吗?广,就是广泛涉猎学科相关内容:除了教材、各种优质试题,还有相关读物、学科领域最新进展。

第四层:核心价值。要求学生能够在知识积累、能力提升和素质养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这也体现了高考所承载的“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育人功能和政治使命。

——“四层”的核心要义,实际上回答了高考“考什么”的问题。

“四层”关系图

三、“四翼”的核心要义——回答“怎么考”的问题

“四翼”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

第一翼:基础性。主要体现在学生要具备适应大学学习或社会发展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包括全面合理的知识结构、扎实灵活的能力要求和健康健全的人格素养。高考通过加强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引导学生重视基础,将所学知识和方法内化为自身的能力。

第二翼:综合性。主要体现在学生能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思想方法,多角度观察、思考,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高考试题设计注重素材选取的普遍性、突出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以及知识间的联系,要求学生能够基于试题情境深入思考,整合所学知识得出观点和结论。

第三翼:应用性。主要体现在学生要能够善于观察现象、主动灵活地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具备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实践能力。高考注重将学科内容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进步,生产生活实际等紧密联系起来,通过设置新颖的问题情境,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

第四翼: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学生要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具备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方式。高考通过增强情境的探究性和设问的开放性,允许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对同一问题或现象得出不同的结论,考查学生的批判性和创新性的思维能力。

——“四翼”的核心要义,实际上回答了“怎么考”的问题。

“四翼”关系图

猜你喜欢
要义立德考查
落到实处是第一要义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体育运动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三个“要义”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经典实用主义的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