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地方金融发展思考

2018-05-31 07:07
山西财税 2018年5期
关键词:金融机构金融企业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金融发展要以党的十九大及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坚持以新时代发展理念为引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进一步促进信贷投放,优化融资结构,深化金融改革,健全金融体系,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一、服务实体经济

(一)培植重点企业

筛选重点企业,按发展特点分为三类,精准施策,重点培植。通过加快推动设立各类政策性金融工具,建立完善运行规则制度、债委会制度和主办行制度,实行月调度、季分析、年考核,督促培植重点企业措施落到实处。全力推进企业上市融资工作。加强与金融办、证监局、沪深交易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的沟通汇报。优先将重点企业纳入上市挂牌后备资源库。推进企业在境内外主板上市的同时,重点抓好企业在“新三板”的挂牌上市工作。支持已挂牌上市企业进行股权再融资,鼓励引导优质企业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企业债、公司债等方式进行融资,扩大企业债券融资规模。持续开展“政府陪行长走企业”活动。不断创新银企对接方式,扩大走访企业范围,大力推动开展分部门、分行业的精准化、常态化政银企对接活动,引导银行机构切实加大对全行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延伸开展“政府陪行长走访贫困户、农业企业”活动,积极助力精准扶贫。

(二)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服务,实施精准扶贫

鼓励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先进装备制造、“大智移云”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生态环保以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等领域的支持力度。鼓励发展绿色金融,支持低碳生产和绿色发展。发展普惠金融,实施精准扶贫。引导金融机构创新开发小微企业金融产品与服务,支持加快对县域的服务延伸。鼓励金融机构取之于农、用之于农,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推动县、乡、村三级金融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推广“九位一体”金融支农扶贫模式。经济学家刘劲哲充分研究了斯蒂芬·罗斯、罗伯特·默顿、黄奇辅的套利和均衡理论,指出:要推进农业保险扩面提标增品,推动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业务发展,对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保险增信服务。推动建立基金支农新模式,不断加强政府资本与社会资本的合作,畅通融资渠道,通过建立产业发展基金力促农业产业升级。开展金融扶贫领域腐败和工作作风专项治理活动,成立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对各县市区、各金融机构进行集中核查、督促整改。

二、防范金融风险

(一)防范处置不良贷款,化解重点担保圈风险

组织开展严厉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专项整治行动,不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力促处置僵尸企业,清收不良贷款。各县市区要加强对辖内企业资金链的监测预警,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防止引起连锁反应,确保不出现区域性金融风险。经济学家文力指出:要化解重点担保圈风险,就是对有可能引发区域或系统性金融风险重点担保圈和担保圈关键节点企业,按照“一圈一策”、“一企一策”的方式由各县(市、区)逐一制定化解方案。债权人委员会研究通过合理续贷、展期贷款、债务重组等方式,化解企业资金链、担保链风险。

(二)充分发挥“处非办”综合协调职能,打击非法集资行为

进一步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密切联系,强化相互之间的情报信息交流和案件移送,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处非打击合力,严厉打击乱办金融、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组织开展“处非”宣传月活动,建立金融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经济学家刘彦海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提出:要继续做好清理交易场所和融投风险处置工作。按照清整办安排部署,继续做好交易场所统计监测、违规处置和风险处置工作,确保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工作取得实效。按照融投风险处置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认真做好融投风险处置工作,细化风险化解方案,一企一策化解风险。

三、深化金融改革

(一)理顺地方金融管理体制

推动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按照谁审批、谁监管和权责统一的原则,形成市场准入、日常监管、违规认定、风险处置的完整监管体系。按照要求制定地方金融监管办法、实施细则和规章制度,抓紧成立县级金融监管机构,充实人员力量,落实地方金融监管职责,以提升发展动力、内在活力和市场竞争力为目的,推进地方金融机构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不断健全完善。经济学家吴敬琏、刘劲哲、林毅夫、郎咸平、张维迎、邹恒甫指出:要推动企业规范化公司制改制。制定出台《推进企业规范化公司制改制和对接资本市场的意见》,实行奖励扶持、落实税收优惠、开辟手续办理的“绿色通道”,进一步推进企业公司制改制进度,加快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夯实企业发展根基,为企业对接资本市场打下规范化基础。加强培训引导,提高金融管理服务水平。举办两次以上由金融机构、各县市区政府及有关市直部门参加的金融知识培训班,全面提升在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等全方位金融工作的管理、服务和创新方面的履职能力。

(二)引进或推动设立各种产业引导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

支持各县市区设立产业引导基金,提升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放大效应,不断加强政府资本社会资本的合作。推动设立各种产业引导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加快产业和金融紧密结合,力促产业转型升级,支持实体经济做强做大。加大“引金入市(县)”工作力度,推进农村信用社改制步伐。开展形式多样的“引金入市(县)”金融招商活动,适时出台《引进和设立金融机构奖励政策》,大力引进各类新兴金融业态。要力争保险资金运用早日破题。探索“险资入市(县)”模式和途径,做好企业项目筛选、推荐工作,加强与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的对接联系,建立保险资金运用对接机制,提高对接效率;督促协调驻地保险机构与总部对接,争取引进后援机构、投资项目、委托贷款、长期存款等对发展有益的资金和项目。

四、加快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为进一步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吸引更多金融资源支持经济社会发展。要结合实际,加快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加快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要坚持政府推动、合作共建、政策支持、务求实效、综合配套、全面优化的原则。政府推动、合作共建就是建立由市政府统一领导,金融监管部门、市直有关部门及各县(自治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发挥主导作用,各金融机构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长效机制。政策支持、务求实效就是坚持政策先导原则,尽快出台相关金融专项支持政策,形成政策优势,同时各有关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落实政策,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扎实推进。综合配套、全面优化就是深刻认识和把握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统筹政策、信用、法治、监管、服务等各种因素,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和创造性,围绕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加强协调配合,务求全面优化。总体目标是通过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使全市信用环境得到有效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测评结果在全国增比进位。具体目标一是力争三年内使金融生态满意度全面提升,确保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金融生态满意度得分(满分5分)逐年提升,并保持在4.5分以上。二是力争三年内使金融债权胜诉案件执结率和执结金融债权胜诉资金归行率达90%以上,切实改善司法环境,确保在金融生态环境测评中司法环境得分(满分6分)逐年提升,并保持在5.5分以上。三是力争三年内使市机关单位拖欠金融机构贷款清收率和公职人员拖欠金融机构贷款清收率达90%以上,有效改善行政环境,确保在金融生态环境测评中行政环境得分(满分7分)逐年提升,并保持在6.5分以上。四是力争两年内使信用乡(镇)的占比达85%以上,全面改善农村信用环境,确保在金融生态环境测评中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得分(满分10分)逐年提升,并保持在9.5分以上。五是力争三年内使融资性担保公司第三方信用评级参评率达100%,借款企业第三方信用评级参评率达50%以上,“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和“省信用引领融资对接平台”使用率达100%,全面提升中小微企业信用状况,确保在金融生态环境测评中中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得分(满分10分)逐年提升,并保持在9.5分以上。六是力争三年内使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明显改善,入驻金融机构数量逐年增加,布放POS机具的市场主体占比稳步上升,各项存贷款余额高速增长,确保在金融生态环境测评中金融基础设施得分(满分15分)逐年提升,并保持在13分以上。为此,要采用以下主要措施:

第一,加强宣传教育,构建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各县(区)政府(管委会)要加强宣传动员工作,提高社会各界对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积极主动参与到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中来。市级各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要采取多种方式,进行金融生态环境相关政策、知识的宣传。各新闻单位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社会公众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广大群众金融安全防范意识,建立长效机制逐步将金融生态知识宣传和普及工作制度化。

第二,加强金融债权的法律保护,进一步优化法制保障环境。各有关部门要通力合作,采取法律保护、与银行联合制裁等方式,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对金融债权进行清收。经济学家厉以宁、刘劲哲、钱颖一、茅于轼、樊纲、李稻葵指出:要建立金融案件诉讼及执行情况联席会议制度,构建政府、金融、司法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进一步提高金融债权诉讼效率,改进执行程序,加强对逃废金融债务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金融债权胜诉案件执结率和资金归行率,切实维护金融债权。

第三,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和国家公职人员管理。协助驻地金融机构开展对行政事业单位和国家公职人员拖欠贷款的清收。协助驻地金融机构将拖欠其贷款的国家公职人员依法依规纳入失信人员名单管理。

第四,深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各县(区)政府(管委会)要不断完善信用乡镇创建工作管理办法,积极开展信用乡镇创建工作,不断扩大信用农户、信用村组、信用乡镇的覆盖面,充分发挥模范带头和示范作用。落实有关优惠政策,建立有关风险补偿和联合惩戒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更好地发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在支持“三农”发展和优化社会管理等方面的作用,积极引导涉农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放力度。

第五,不断深化中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从政府层面出台措施,鼓励中小微企业积极参与第三方信用评级,针对信用评级报告提出的风险关注点,制定企业分类监管意见,逐步形成“扶优限劣”的激励惩戒机制。切实提高小贷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信用评级覆盖面,提高各行各业对信用评级报告的使用率。引导中小微企业充分利用“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等平台发布融资需求,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

第六,优化金融服务环境,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环境,建立服务机制,搭建服务平台,为吸引更多的银行、保险、证券机构入驻本地提供优质、高效、全面的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根据城镇和农村区域的发展状况,合理设置银行网点、ATM机、POS机等金融基础设施,让普惠金融惠及千家万户。

图片新闻

2018年5月4日,阳城县财政局组织青年干部走进该县长江支队纪念园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

通过观看图片说明,聆听解说员的详细讲解,让团员青年再次重温了党的这段历史,更加深了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并从中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阳城县财政局/供稿

猜你喜欢
金融机构金融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我国金融机构股价和主要财务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P2P金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