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探讨

2018-05-31 06:12程燕霞
商情 2018年18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现状

程燕霞

【摘要】当前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教育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改革的内在需求,也是满足大学生自身素质发展需求的有效途径之一,所以各大高校均予以了思政教育改革足够的重视,但是由于传统教育理念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过于深厚,使其在具体教育教学活动中依旧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本文从多个角度对当代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对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现状 有效性 路径

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新鲜事物不断涌现,思维方式更迭换代,同时中国社会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也在发生深刻的变革。传统的、常规性的政治学、哲学等社会科学领域里宏观抽象理论范式一统天下的局面发生松动,在此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思政教育要更好的立足于“世俗社会”,创新性地“因事而教、因时而教、因势而教”,彰显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现思政教育教学的立德树人使命。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一)无法满足大学生需要

当代大学生个性飞扬,他们在思想,心理,兴趣,性格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其对思想政治教育需求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是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却没有秉承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依然采用“一刀切”的教育模式,其教育方式方法死板固定,学生接收到知识僵死的教学内容,并不能领会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核和方法论意义,更不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的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思想、心理、情感、人际关系等问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虽然学生的参与率很高,但是教育教学活动却很难触动学生的内“心”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教育无法适应大学生群体和个体需要。

(二)思政教育体系不合理

思想政治体系的编排不太合理,例如思想政治理论学生在中学和大学时期都要学习。在大学的思政课上,思政教师还只是照本宣科的给学生讲述一些空洞抽象的原理,这只能让学生只会觉的重复乏味且缺少新鲜感,最终产生对思政教育理论课的厌倦。

(三)思政工作队伍没有与时俱进

现在我们的高校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这门课,还停留在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当中。教师可能在台上讲的慷慨激昂,但是学生在台下却该玩手机的玩手机,该睡觉的睡觉。所以老师应该提升自己这门课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实效性。而且教师经常以评判式的方式来教育学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开阔的思维,并且使他们产生厌恶学习思想政治这门功课的情绪。

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高校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和源头。所以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个人自身的全面和谐发展与构建和谐大学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缓解校园违法极端行为乃至反社会行为的发生,从而有利于大学生的自身成长和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与社会环境。总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需在大力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基础上,多动动脑筋,多费费心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是衡量其能否能够成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继承者的最为重要的指标,高校应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路径选择

(一)满足大学生主体的需要

满足大学生的需要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本质属性。要了解当代90后大学生和以往的80后、70后的人在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等到底发生什么变化。90后除了更个性化之外,酷是他人生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字,酷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种生命状态。伴随着这种变化,也促使当大大学生的需要更加的多样化,片面化,低层化。作为思政工作者应该推动其需要向合理化高層次需要方向转化,能做到正确地认识生活的“世俗世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将主要的精力置于学习以及发展上面。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解决和学生日常相关的宿舍矛盾、就业问题、心理问题、恋爱问题、经济问题等。敏锐捕捉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的不良思想苗头和风气,认真发现大学生群体中的各种情绪和不满,将各种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教学策略走向生活

(1)实现从宏观抽象理论到“微观叙事”转变。这是一种教育策略,不是终极目标,“更不是要解构主流意识形态的宏大叙事模式,而是用微观层次的教育方法塑造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这一策略是思政教育的逆向思维方式,简言之就是以小见大,即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将宏大抽象教学内容尽可能分解成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的“微小性”、“个体性”和“日常性”的教育策略为微话题、强调个体对象的认可度。尤其是这个世界因为互联网,因为大的外部环境的改变,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也“导致了政治的非神秘化和公开化,导致了哲学精神活动领域的非神圣化”。与此相适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教育策略,也要在传统的宏观理论基础上凸显微观叙事。

(2)让思想政治教育走向实践。高校思政工作者可以紧紧围绕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结合地狱资源,结合自己的专长,设计出与时俱进的富具有生活内涵的实践教学模块。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古迹、博物馆、革命纪念馆等活动和志愿者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爱家、爱校、爱国的情节,有效地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意识形态教育的合力。把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融入日常的普通生活。增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引导大学生群体过上一种有意义和有尊严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教学内容实现知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政治性和日常性的统一。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关键在于加强教育队伍的建设,思政授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是思政教育的一线工作者。高校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对一线人员的能力培养,给予思政教育工作者广阔的晋升和发展空间,提高教师队伍的工作积极性。

综上,当代中国社会管理模式和社会思潮正在发生深刻变迁,青年群体接受教育的渠道和内容也被新媒体平台改写,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方式也在发生深刻转型,这些现象表明高校思政理论课教育体,系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都发生了变化。教育者要不断满足大学生新的需求,教学策略上要走向生活,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切实增强思政理论课的实效性,最终实现国家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多维渗透。”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现状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