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消费特征分析调研报告

2018-05-31 09:24吕莎
东方教育 2018年8期
关键词:消费水平贫困生样本

摘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高校贫困生的消费特征做了分析,从而对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消费特征

贫困生是大学生群体中的特殊群体, 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重要的关怀教育对象。高校贫困生是指因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高等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很困难的学生。为了切实了解贫困生消费状况及其所反映的问题,本研究将本校已参与本年度认定的贫困生(含省内外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纳入研究样本,从被调查者的消费状况、行为等方面着手,以期深入了解贫困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消费特点,探讨其需求及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认真落实好“精准资助”的具体要求。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发放和统计方法

(一)问卷设计

通过综合比较,结合本次调查的需要编写出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如性别、年级、家庭所在地区、家庭年收入及年支出、家庭成员及其状况,学生的消费状况及其消费心理等几个方面。

(二)问卷发放

抽样框:按本校贫困生数定额发放,采用自填式方法搜集数据。

(三)分析工具

采用按名額分配至各学院,纸质调查进行统计与分析。

二、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及分析

在本次调查阶段共发出问卷3000份,收回2857份,有效问卷2773份,样本的有效回收率为92.43%。在参加调查问卷的贫困生2773名贫困生中,男生共831名,女生共1942名,其中大多数为我校本科2017级和2016级学生,约占有效样本总量的70%。被调查贫困生中约81.68%的群体来自“县城”以及“农村地区”,极少数来自于大中型城市。家庭收入普遍低下,平均月收入低于2000元的群体占有效样本总量的48.00%。

对其他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消费水平

由调查问卷Q6统计显示,在被调查的贫困生中,每月平均消费支出(除学费、住宿费以外)均值为669.41元,其中在400元以下、400元~600元、600 元~800 元、800元~1200元、1200元以上的分别占4.69%,26.36%,55.97%,10.96%和2.02%。贫困生的月平均消费水平集中在600元~800元(55.97%),近85%的贫困生月平均消费低于800元。

(二)消费结构

消费结构是指各消费项目所占比例及其组合方式。问卷将大学生的消费项目分为基本生活消费、用于学习的培训费用(含教辅资料、培训机构费用等)、购买化妆品、服饰等消费、人情消费(人际交往、恋爱、通讯等)、娱乐消遣(含旅游、电影等)、贴补家用、医药保健以及其他消费七大类。

由Q9调查数据显示,在除去每月的基本生活开支外,贫困生每月最大比例开销遍布所列项目。其中,约30.65%的贫困生选择“贴补家用”,为比例最高项,其次依次为“学习培训费用”“医药保健”等。如图2所示,贫困生用于“学习培训费用”支出比例约占有效回收样本总量的五分之一,仅次于排名最高“贴补家用”,这说明贫困学生虽然经济拮据,但对于学习和个人发展的重视程度和投入程度较高,能在有限资源内进行最大合理化应用。数据显示,除每月基本生活开支外,最大比例开销用于“购买化妆品、服饰”“人情消费”“娱乐消遣”等方面被的调查的贫困生约占有效回收样本总量的15.76%,享受消费低下,消费结构单一。

(三)消费理念

由Q13显示,在被问及消费过程中对消费决定影响最大的因素时,被调查贫困生选择比例最高的三项分别是产品价格(37.61%)、产品性价比(33.97%)和产品质量(21.53%),其他方面如产品品牌、产品包装、时尚潮流、个人情绪等选择比例不足7%。由此可见,对于贫困生而言,消费过程中最看重的因素就是价格,也就是说个人经济状况是影响被调查贫困生消费的主要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贫困生注重节俭、量入为出的消费理念。

(四)消费心理

调查发现,周围同学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行为会对贫困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被问及“面对同学日常开销远高于自己,是否会产生自卑感和不平衡感”时,有88.28%的被调查贫困生表示肯定,认为周围同学的消费水平给自己带来了压力,甚至带来一定程度上的自卑感和不平衡感,其中认为“经常会”的同学高达48.76%,表示“从来不会”的贫困生仅占有效样本回收总量的12.44%。这体现出在日常生活中,尽管有奖助学金的补贴,绝对多数的贫困生仍存在内心不平衡现象,消费过程中不免存在一定的从众和攀比心理,因此需要辅导员老师加强思想教育,引导贫困生树立健康向上的心理。

相应地,在Q15的进一步探索中,在赞同“会产生自卑感和不平衡感”的贫困生中,约53.98%的群体认为“坚信凭借自身的努力可以改善家境”,42.99%的群体认为“常常质疑自己,不断努力,但是缺乏信心”,但仍有84名贫困生存在“懊悔苦恼,认为‘寒门难出贵子”的想法,约占有效收回样本总量的3%,坚信自己会与同学间距越来越大。从该项数据中不难发现,在存在内心不平衡的心理的贫困生中,绝对多数同学心态积极乐观,肯定自身努力的意义和价值,但仍存在消极悲观的群体,亟待学校、社会团体等相关组织的教育和引导。

三、贫困生消费特点分析

(一)贫困生日常消费低下,必要消费支出不足

学习、医疗、保健、体育等是大学生不可或缺的必要消费支出项目。但是, 由于经济上的拮据, 绝大多数贫困生不得不大幅度压缩甚至放弃这些方面的消费。统计结果显示,贫困生的月平均消费水平集中在600元~800元(55.97%),约六成贫困生每日用于饮食开销(含水果、牛奶)部分集中于15-20元之间,贫困生必要消费支出不足, 不可避免地缩减发展性消费和享受性消费比例,对大学生的正常学习与身体健康产生消极影响,影响学生心理状态等方方面面,不利于其自身全面发展。

(二)“勤俭节约”是高校贫困生的消费观念主流

贫困生的客观消费水平仅能维持基本需要。在除去每月的基本生活开支外,贫困生每月最大比例开销中,约30.65%的贫困生选择“贴补家用”,为比例最高项。在生存需求压力下, 这些贫困生的主观消费要求普遍不高, 与其客观消费水平差异不大, 勤俭节约观念在贫困生中表现十分明显。最大比例开销用于“购买化妆品、服饰”“人情消费”“娱乐消遣”等方面被的调查的贫困生约占有效回收样本总量的15.76%,享受消费低下。在问及是否愿意从事兼职工作增加可支配生活费用时,约88.86%的贫困生表示愿意。可见, 一方面, 贫困生基于自身经济状况的制约, 生活普遍比较简朴节约; 另一方面,无论是主动发扬勤俭节约精神,还是寻求兼职以“开源”,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于消费还是持省吃俭用、尽量节约的态度。

(三)贫困生心理健康状态不容忽视

研究发现,有相当比例的被调查贫困学生消费计划性不强,消费计划執行情况不佳,同时,还表现出较强的消费从众性和攀比性。进入大学时期,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步增强,这种需求与实际生活中尚不成熟的自我管理能力产生矛盾,表现在消费方面就是消费行为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从众性和攀比性。此外,仍存在部分同学否定自身努力的意义和价值,认为“寒门难出贵子”,这说明贫困学生的消费心理还处于成长期,其价值观和人生观仍需要家长和高校管理者给予重视,进行必要的引导。

(四)贫困生兼职现象普遍,自强奋斗意识较高,但仍需引导

研究发现,约88.86%被调查贫困生表明愿意从事兼职活动,表明目前高校贫困生自强奋斗意识较高,但其中约84.85%贫困生认为兼职工作与自身学习生活存在冲突,或表现于影响正常课业活动,或表现于侵占大部分课余休息时间,难以做到自身学习生活与兼职两不误,这表明贫困生急需学校加强组织和引导,一方面对贫困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清晰地认识到自身需要,合理规划人生;另一方面学校可以与有关部门合作,为贫困生提供相对便利的兼职工作岗位,为贫困生创造良好学习生活条件。

参考文献:

[1]陈亮.贫困大学生消费结构与消费观研究[J].西南大学,2010(10).

[2]姜颖杰,陈志霞.高校贫困生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研究报告[J].文教资料,2016(12).

[3]薛宇,裴斐斐.“精准扶贫”视角下大学贫困生问卷调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7(10).

作者简介:吕莎(1986-),女,汉族,山东东平人,现为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本文受“西北政法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研究项目基金资助”,系2017年西北政法大学辅导员工作研究课题(项目编号:KT-2017-Q-4)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消费水平贫困生样本
贫困生的隐私与尊严亦当细心呵护
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策
直击高考中的用样本估计总体
随机微分方程的样本Lyapunov二次型估计
我国31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2007)
我国经济增长与国民消费的演进
大学用话费查“装穷”贫困生月超150元取消资格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测厚仪CS值电压漂移故障判定及处理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检测题(B)
莫与贫困生“抢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