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乙烯受限空间作业危险分析与安全措施

2018-06-01 11:49张隆刚
中国氯碱 2018年5期
关键词:氯乙烯安全措施化学品

王 伟,峁 艳,张隆刚

(陕西北元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陕西 榆林 719000)

陕西北元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位于陕西省神木市榆神工业园区,公司拥有110万t/a聚氯乙烯和80万t/a烧碱装置,4×125 MW抽气式直接空冷汽轮发电装置,240万t/a工业废渣水泥装置。生产场所有24台108 m3氯乙烯聚合釜和2台2016 m3氯乙烯球罐,用来生产聚氯乙烯产品,是安全监督管理局监控的“两重点一重大”工艺(重点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化工工艺及重大危险源),如发生火灾、爆炸、中毒事故,后果极其严重。本文重点探讨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氯乙烯受限空间作业时安全措施不当造成的中毒死亡事故后果及安全措施。

1 氯乙烯受限空间危险有害因素

根据《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定义,受限空间危险有害因素为进出口受限或通风不良,可能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或缺氧,对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的封闭、半封闭设施及场所,如反应器、塔、釜、槽、罐、炉膛、锅筒、管道以及地下室、窨井、坑(池)、下水道等受限空间。结合定义,聚氯乙烯生产过程受限空间作业其主要涉及聚合釜清釜、氯乙烯储罐、塔内、管道清理等作业。

受限空间作业危险有害因素常表现为环境特殊、温度异常、自然通风不畅、作业空间狭小、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触电、物体打进、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等,如果安全措施不到位,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给作业人员安全和生产安全造成伤害。

1.1 受限空间作业技术标准辨识

危险化学品企业受限空间作业涉及主要标准有 GB/T13869《用电安全导则》、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AQ3025-2008《化学品生产单位高处作业安全规范》、AQ3022-2008《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HG30011-2013《生产区域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AQ3028-2008《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69号和GB30871-2014《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等,目前企业均在执行GB30871-2014《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有关规定要求。

1.2 氯乙烯物质危险特性

依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1〕95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的通知》(安监总厅管三〔2011〕142号)和氯乙烯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辨识,氯乙烯危险特征数据见表1。

表1 氯乙烯危险特征数据表

2 行业典型事故案例

由氯乙烯受限空间作业引发的窒息、中毒事故时有发生,本文收集了3例氯乙烯中毒事故案例,以吸取事故教训为目的,举一反三加强学习,提高作业人员自我保护意识、落实企业安全监管责任。

案例一[1]:1988年11月6日18时40分,某化工厂氯乙烯车间聚合工段进出料工在9#聚合釜出料后,打开人孔盖过程中,不慎将18英寸板手掉入釜内。出料工用毛巾捂着嘴,擅自单独下到釜内取扳手,中毒晕倒。一名班长见状后戴上过滤式防毒面具下入釜内救人,监护的人员在喊叫无反应的情况下,积极组织抢救,将人救出,经医院抢救无效,2人于当晚先后死亡。

案例二[2]:1993年4月4日,某公司聚合工段一名班长检查聚合釜时,发现1号釜内有清釜梯,喊了几声,釜内未有反应,在拿电筒检查1号釜时发现一名清釜工躺在釜底。该班长随即打开空阀加强通风,并请来其他人将清釜工救出,经人工呼吸、吸氧后又送到医院抢救,抢救无效死亡。

案例三[3]:2016年3月16日,某树脂有限公司7 m3聚合实验装置1#聚合釜在清釜检修作业时发生一起氯乙烯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

以上事故均发生在氯乙烯受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其原因为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管理措施未落实到位,应急处置不当所致。所以,加强氯乙烯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是防范事故发生的主要保障措施。

2.1 氯乙烯受限空间(JHA)工作危害分析

氯乙烯受限空间作业安全问题主要涉及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不良及管理缺陷,根据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和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及《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等[3]法规辨识,分析原因和后果,氯乙烯受限空间工作危害分析见表2。

该公司在执行氯乙烯受限空间工作危害分析的同时,执行聚合清釜现场安全措施落实表,以确保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2.2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要求及注意事项

进入氯乙烯受限空间作业前,氧含量大于18%、氯乙烯气体小于0.2%,按规定办理《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对照《氯乙烯受限空间JHA工作危害分析》、《聚合釜清釜现场安全措施落实表》落实安全措施,各级审核人员重点检查工艺有无异常状况,隔离措施、通风排毒是否到位、呼吸防护用品及逃生器材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作业过程中应保持受限空间空气流通良好,设专人监护,配备长管式呼吸器等应急用品。该公司执行以下要求。

(1)危险性作业辨识,制定受限空间作业流程,按照《氯乙烯受限空间JHA工作危害分析》执行。

(2)受限空间“七措施”管控。a.安全交底,对受限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告知;b.安全准入,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护用品;c.安全隔离,对受限空间周围进行警示隔离,无关人员不得进入;d.安全置换,通风置换,防止人员中毒窒息;e.安全检测,氧气浓度和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达标作业;f.安全监护,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随时保持沟通;g.安全确认,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自我安全确认和监护人员双重确认。

(3)采用清釜新技术,提升本质安全生产水平,在聚合釜壁涂刷防粘釜剂,清釜时用高压水抢和清釜机器人作业,避免作业人员直接进入危险环境。

(4)加设盲板(出料阀、进料阀、氮气)与工艺系统完全有效隔离,清聚合釜完毕后必须进行确认方可进行入料操作。

表2 氯乙烯受限空间JHA工作危害分析

2.3 注意事项

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

3 管理体会

受限空间作业是化工企业经常进行的危险性作业之一,从发生事故来看大多数都是安全隔离措施失效后造成的事故,为此提升从业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夯实层层签字、层级把关的责任,更重要是从工艺设计本质安全性出发,减少人员进行受限空间作业的频次及劳动强度。

4 结语

受限空间作业涉及行业多,作业环境复杂,易发生中毒、窒息、火灾、爆炸等事故,严重了威胁作业人员生命和设备财产安全,加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特殊作业安全管理,是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1]化学工业部技术监督司、中国化工安全卫生技术协会组织编写.氯碱生产安全操作与事故.北京市:化学工业出版社,1995:431-433.

[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监管三司、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主编.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知识问答.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17:167.

[3]王 伟,孙继国,蒋海宾.事故树评价氯乙烯球罐火灾爆炸.中国氯碱,2014(7):41-43.

猜你喜欢
氯乙烯安全措施化学品
10kV配电线路维护工程的安全措施分析
超高墩柱翻模施工工艺及其安全措施分析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实践与探索
氯乙烯生产中变温吸附脱水工艺的使用及改进
职业性氯乙烯中毒的预防
干洗衣物晾晒后再穿
玩轮滑
《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解读
危险化学品事故为何多发?
联合加热炉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安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