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茶习俗的文化生态比较研究

2018-06-01 13:09杨化冰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文化生态适应

杨化冰

摘 要:茶叶自进入人们食用领域后,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会与茶叶消费密切关联。茶叶消费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中经过不断的适应和创新,衍化出多姿多彩的饮茶习俗。通过对藏族酥油茶、蒙古族奶茶、布朗族酸茶以及瑶族打油茶的调查,就不难看出饮茶习俗不仅与各民族独特的历史过程相关联,更是与特定自然与生态系统相适应的产物。因此,深入探討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饮茶习俗,不仅可以透视文化的变迁脉络,而且还有助于揭示文化与生态之间的互动制衡关系。明辨不同民族的饮茶习俗特点对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也可以发挥启迪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饮茶习俗;文化生态;适应

中图分类号:Q9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7)02-0021-07

一、中原饮茶习俗古今有别

茶叶是世界四大饮料之一,也是我国各民族对物质生活的卓越创造物。古语有云“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国的饮茶习俗更是千姿百态,其间值得深入探讨的内容极其丰富。我国幅员辽阔,同时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这就造成各民族所处的地理气候等环境不同,生产生活方式有别,食物结构各异。因此,虽然我国各地饮茶之风非常普遍,但具体到相关民族而言,饮茶习俗却大相径庭。

据《广雅》记载:“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灸,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橘子芼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这一记载表明,三国时加工茶叶就已经需要用蒸煮、杀青、发酵、压饼、储存等工序,饮茶时还需要加葱、姜之类的调味品。这一记载,可以称得上是对三国时代中原饮茶习俗的一个全方位阐释。

上述这种早年的饮茶习俗到了唐代却为之一变,唐时陆羽所著《茶经·六之饮》中记载:“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乃斫、乃熬、乃炀、乃舂,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謂之痷茶。或用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在文中陆羽认为饮茶中加入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等配料制成的茶汤简直是沟渠间的弃水,根本不配称之为饮茶,甚至将前代诸多冲泡的习惯一概认定是暴殄天物。这就充分表明陆羽所倡导的正统饮茶已经和前代的饮茶习俗形同天壤之别。按照陆羽的主张,饮茶就是要保持茶叶的本色、本味。因而一切过度激烈的蒸煮、烹炒都被他指斥为暴殄天物。

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巨变,一则与唐代汉族文人倡导儒雅庄重的生活方式有关联。同时又与佛教传入后,将葱、姜、桔皮之类烈性的调味品确立为佛教徒的戒律内容,并因此而影响到饮茶的习俗。因而,饮茶习俗的巨变就某种意义而言几乎可以称得上是社会整体变迁的一个缩影。不过陆羽所倡导的汉族正统饮茶习俗在其后的各个朝代得到了稳定的传承,并直接影响到今天汉族居民的饮茶习俗。但中原汉族早期的饮茶习俗对周边各民族的影响却反而更其明显,几乎可以称得上是礼失而求诸野了。

比如,与陆羽观点相左的记载在少数民族地区却史不绝书,唐人樊绰所编《蛮书·云南管内·物产第七》就有如下记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不难看出《蛮书》所载内容,有的是与三国时代汉族中原地区的饮茶习俗相似,有的则是特殊的地理环境所使然。该书所称的“银生城”就是位于今天云南省的景东彝族自治县。由于当地是茶叶的原生产地,因而可以做到随采随饮,无需经过反复复杂的加工,使之利于储存。因而被樊绰认为“无采造法”,不配称为茶叶的采摘或加工方法。更因为在这一地区,生物物种多样性极为丰富,各种调味作料随地可出,故而形成了用多种调味料和茶叶混合熬制的饮茶习俗。而要做到这一步,中原地区却是办不到的。同样,要这样饮茶,在唐代的中原地区也是不容易办到的事情。由此看来,饮茶习俗传播到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后,来自中原的饮茶习俗,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其中既有继承又有创新,故而能形成独具特色的云南少数民族饮茶习俗。为此,在探讨饮茶习俗演变时,不仅要关注时间的差异,也需要关注地域的差异,更需要关注文化传播所导致的变迁。

为此以下将以藏族酥油茶、蒙古族奶茶、布朗族酸茶以及瑶族打油茶为例,提出不同的地理环境、物产气候、宗教信仰与社会历史等因素如何塑造了各民族特有的饮茶风俗。

二、藏族酥油茶的环境适应功能

一切文化的创造与继承首先都是与其所处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藏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其饮食习俗别具风格,其中酥油茶便是藏区特有的饮茶方式。酥油茶是将“砖茶”凿下的茶块和上水,置入1米长的木质长筒内,加上盐和酥油,用长轴上下冲击,使其均匀融合[1],然后再经过长时间的熬煮制成茶汤。酥油茶以其原料的营养性、制作方法的独特性而声名远播,形成了别具特色的高原饮茶习尚。

元代天历三年(1330年),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记载:“西番,茶出本土,味苦涩,煎用酥油……。”① ①(元朝)忽思慧著:《饮膳正要》第二卷·诸般汤煎中所载西番茶的记述。

文中所称“本土”系指中原产茶区,而文中所称的“西番”是指藏区的各族民众。这一记载可以视为藏族酥油茶的较早推荐。但该书作者对饮茶时需要加入酥油的认识却有待商榷。事实上,藏族居民并不是因为茶叶味苦才特意加入酥油,而是因为藏族的生活区冬季寒冷而漫长。在冬季,植物生长停止,新鲜瓜果蔬菜无从获取,因而当地居民很容易患维生素缺乏症,大量饮茶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稳定的维生素C营养来源。同时在高原上,由于海拔高,气压低,水煮到沸腾,茶味和维生素还不容易经浸泡后溶解到茶汤中,因而需要长时间的熬煮。但经过长时间的熬煮后,茶汤一旦与空气接触,又会因氧化而失效。加入酥油后,可以将空气与正在熬煮的茶汤隔绝开来,有助于保存难得的维生素C。此外,藏族居民在漫长的冬季,肉和奶的摄入量较多,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较低,将茶叶和水制成酥油茶一道食用,有助于增进对肉类食品的消化。更因为在高原上生活,排汗极为容易,人体的盐分容易散失,以致在大量饮茶时还要配上食盐,以维持身体内的盐平衡。总之,酥油茶的熬制和饮用在独特的背后隐含着很多符合当地需要的科学原理和生存智慧。形成这样的饮茶习俗完全是适应当地独特自然环境的产物,解释为怕茶叶味苦而加入酥油,这样的观念不免显得有些粗浅。

明人谈修所撰《滴露漫录》称:“茶之为物,西戎吐番,古今皆仰给之,以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其熬茶食,数或以斤计,故有谓饮露食气之人也……。”② ②明朝乡贤谈修所辑《比璞山房罪言》,内收《风雩漫录》八卷,《滴露漫录》六卷。被《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为孤本。该书现藏于无锡市图书馆。这一记载能够揭示藏族饮用酥油茶有助于消化和适应环境的功效,实属真知灼见。比之忽思慧的推测前进了一大步。但将藏族居民称为“饮露食气之人”则有失偏颇。

明人谢肇淛的《五杂组》中亦载:“西戎茶马之市,自宋已然。盖土蕃潼酪腥膻,非茶不解其毒。而中国藉之,可以得马。以草木之叶,易边场之用,利之最大者也……。”[2]这一记载重申了茶叶对藏族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强调了藏族居民没有茶叶的供给就不能维持其正常生活,因而用茶叶换取马匹乃是对国家极为有利的做法。由此看来,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和传播绝不会是机械照搬,各民族都会在其间做出能动的创新利用以适应符合本民族的需要。藏族饮用酥油茶的习俗在这一点恰好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据。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藏族居民所饮用的茶品长期以来都是以红茶为主,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运输以及保鲜技术的限制。我们都知道,绿茶的保质期仅一年左右,而且需要密封并存放于阴凉干燥之处,对储存环境要求非常高。而从我国南方的产茶区到达藏区的路途十分遥远,在运输过程中,途经地区的气候环境各异。如遇风雨等天气,绿茶就会不同程度地霉变,无法使用。同时,由于过去运输茶叶都是需要肩挑或者马驮,在长途运输中极易吸收水分,而所食用的红茶大多经过压制成饼,比较紧密结实,防潮性能好,便于运输和储藏。

其二,红茶的特性适宜藏区民众的体质以及气候环境等需要。绿茶是不经过发酵的茶,性寒,其所含的茶多酚具有收敛性,对胃部有一定的刺激,主要用于消炎解暑之用。而藏区气候严寒,人们饮热茶不仅为了解渴,同时也为了能发挥防寒的作用。藏族所食用的红茶经过发酵烘制而成,是全发酵茶,茶多酚在氧化酶的作用下发生氧化作用,含量会减少。此外,茶多酚的氧化物还有促进人体消化等优点。同时,红茶中的咖啡碱含量很高,所以在消除疲劳、温胃止泻等方面优于绿茶。长期饮用红茶,能够帮助消化,有效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对人体有一定的保健和病理的预防作用。

其三,藏族地区一般是采用熬制茶叶的方法,而且茶叶一般要熬煮2遍至3遍。这是因为藏区属于高原地带,海拔高、气压低、烧水不到80℃就沸腾,因此需要用熬煮的方法,这样茶汁才容易被浸泡出来。绿茶如果熬煮,就会溶解出一种带有涩味的鞣酸,这就会增加茶的苦涩味,而且会破坏茶叶中的维生素。以红茶为原料制作而成的紧压茶,在饮用时就需要进行熬煮,熬煮后其醇正的口感才会散发出来,而且这样的饮用方式同时也可以让它的营养物质最大程度的溶于茶汤之中。

总之,藏族居民尚好红茶,饮用酥油茶,将茶叶作为正常食品去对待,从历史渊源上看,與文化的传播不无关联。但若从环境适应的功能看,藏族的饮茶习惯却与中原地区的汉族居民的饮茶习俗拉开了很大的差距。而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都是与他们所生存的环境关系密切,只有立足于文化价值的相对观,才能发现藏族酥油茶这一饮茶习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而不会被文化偏见所误导。

三、蒙古族奶茶的营养功能

蒙古族长期生息在我国北方草原,地处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由于其生态环境是连片的草原,生计方式很自然的要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在这样的生计方式下,高蛋白质的肉食很容易获取,而且是作为食物的主要来源加以食用。这就使得在蒙古族牧民的日常生活中,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十分有限,很容易诱发碳水化合物缺乏症。加之当地冬季严寒而漫长,新鲜蔬菜很难获取,食物中很容易缺乏维生素C。而饮茶则有双重的功效,既能提供碳水化合物,又能提供维生素C,以致于茶叶传入蒙古族后很容易得到欢迎和接纳,自然而然成为蒙古族居民的生活必需品。以至于在蒙古族居民看来,茶叶不是休闲的嗜好品,而是必需的营养物质来源。再加上蒙古族地区,鲜奶的供应极为充分,于是很自然的使奶茶成了蒙古族标志性的饮茶习俗。

直到今天,奶茶依然是蒙古族居民一日不可或缺的食品。正餐时可以没有羊肉,但必须要有奶茶;口渴了不喝水就喝奶茶;招待客人100%要用奶茶;若是出门在外,带上一个热水瓶,瓶里装的肯定也是奶茶[3]。奶茶成了蒙古族居民最明显的饮茶标志。然而由于茶叶是通过文化传播而来,因而奶茶习俗的形成也有其特定的历史脉络。元代以前,蒙古族居民要获得茶叶极为困难,主要是通过契丹人或者女真人转卖,因而极其珍贵。一般蒙古族民众很难获得。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为了平衡营养,蒙古族先辈要么饮用鲜奶去获取乳糖以化解大量摄入肉食后的营养失衡,要么就要采摘野生植物才能满足营养的需要。在植物的生长季,沙葱、蘑菇都是他们获取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渠道。遗憾之处在于,蒙古族的生息地冬季极为漫长,在冬季要获取新鲜植物、食品极为困难,蒙古族居民就不得不采收沙米、糜子后用奶酪熬制成粥食用,这样才能满足平衡营养的需要。元朝统一全国后,茶叶的获取变得极为方便,与此同时,产自边远地区的作物也传入到蒙古族的生息地,以茶叶熬制茶粥自然成了对传统饮食习惯加以创新的必然之举。元人忽思慧的有关记载可资佐证。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有如下记载:“玉磨茶。上等紫笋五十斤,筛筒净,苏门炒米五十斤,筛筒净,一同拌和匀,入玉磨内,磨之成茶……。”[4]文中的“紫笋”是指绿茶在炒制过程中搓成条状后,颜色似紫色,茶芽尖尖的似笋子一般的上等茶叶。“苏门炒米”是指元朝军队远征印度尼西亚时从苏门答腊带回来的稻米炒制而成的炒米。“玉磨”是指用玉石制成的磨子,由于玉石质地坚硬,磨出来的茶料不会含有渣滓。很显然如此考究的饮茶方式也只有元朝宫廷内才可能做到。统观上述记载,不难发现,直到元朝时,宫廷饮茶仍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奶茶,而是蒙古族传统的茶粥。值得一提的是,在唐代以前的中原汉族地区也有饮用茶粥的习惯。陆羽在《茶经·七之事》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傅咸《司隶教》曰:闻南市有蜀妪作茶粥卖,为廉事打破其器具,后又卖饼于市,而禁茶粥以因蜀妪,何哉?”。因而就实质而论,忽思慧的上述记载,理应理解为蒙古族传统饮食习俗与古代汉族饮茶习俗相结合的产物。

《饮膳正要》又载:“兰膏。玉磨末茶三匙,头面、酥油同搅成膏,沸汤点之。”这一记载比之上文对蒙古族奶茶有了进一步的解释。文中所称的“玉磨末茶”是指用玉磨研磨过的茶末;“头面”是指最精致的面粉;“酥油”是指从牛奶中提取的奶油;所谓“兰膏”是指将这三者混合均匀调制成膏状;“沸汤点之”是指用沸腾的开水加以稀释,烫熟,从而制成上等的饮料。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没有提及苏门炒米,而是代之以头面,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入从牛奶中提炼的酥油,而这样的烹茶技术已经和后世的奶茶十分接近了。因而可以将这两者的区别理解为前者是指宫廷的食品,兰膏则是指在蒙古族民间传统饮茶习俗的基础上制作出来的奶茶精品。因而这一记载对理解蒙古族奶茶的起源更具有参考价值。

又据《五原厅志稿》载:“蒙古族亦然。砖茶之用法,先以小刀削之,后研碎,沃以锅中之沸汤,以盐和之,若欲其极美,则更加黄油……。”[5]这一记载的实质与上文所提及的兰膏在本质上相似,可以视为蒙古族饮用奶茶的后期发展形势。

当代的田野调查表明,通行的蒙古族奶茶的一般制作方法是先将砖茶捣碎,放入水锅中煮,然后加入糜子、沙米等草原谷物熬煮,直到茶味渗出,谷物煮熟后,再加入盐和鲜奶,随后即可饮用。需要补充说明之处在于蒙古族饮用奶茶完全是作为日常饮料去使用,并兼具解渴、充饥的功效。事实上,蒙古族的正餐都是以手抓肉食用为主,脂肪的摄入量过高,以至于每日只吃一日正餐。余下的时间都是以奶茶作为饮料兼作副食食用。闲暇时间都是以喝奶茶度日,以至于奶茶除了解渴、消遣之外,更关键的功用还在于提供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等必需的营养成分,平衡食物摄取,既帮助消化,又有助于健康。因而奶茶的营养价值远远高于它的嗜好和消遣价值,完全可以理解为是蒙古族饮食文化的必备内容。因而,在蒙古族民众看来,喝奶茶完全成了生活的必需品。而不像汉族地区那样是作为嗜好品和奢侈品去饮用。这一习俗的形成不仅牵涉到文化的传播、对环境的适应,还与蒙古族文化特殊的历史过程息息相关,可以称得上是消化吸收外来文化要素的典范之作。

四、布朗族酸茶的保鲜开胃功能

布朗族是云南省历史悠久的山区土著民族,主要分布在滇西南澜沧江和怒江中、下游两侧的山麓地带。村寨大多位于海拔1 500米到2 300米之间的山腰地带。当地山峦起伏连绵,沟谷纵横交错,森林茂密,属典型的亚热带丛林区。布朗族所聚居的地区土壤深厚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非常适宜茶叶的生长。这里的野生茶种也非常多,是名副其实的茶叶原产地之一。

遗憾之处仅在于布朗族的生息区植茶和产茶虽说十分理想,但这一地区过于炎热潮湿,微生物生长活跃,食物很容易霉烂,采摘的鲜茶自然也不例外。如何做好食物保鲜是这一地区必须应对的挑战。同时也因为茶叶的采摘季节正值雨季,不管是人工强制脱水制成的绿茶,还是发酵加工制成的红茶,都需要耗费大量的燃料。而且即使加工完成,在当地也难以长期储存,茶叶产品很容易变质。如果仅仅是为了外销,问题倒不大。但布朗族如果自己消费茶叶,则很不划算。为了化解这一难题,酸茶也就应运而生。雨季采摘的新鲜茶叶制成酸茶,就可以长时间的保鲜储存,以供随时饮用需要,布朗族喜欢饮用酸茶的习俗也就由此而产生。

布朗族大多居住于高海拔的山地,全年气候湿热,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人的肌体会处在一种闷热潮湿的状态中。这时候人体会感觉到憋闷,导致肠胃活动也会减慢,加之体内的汗液无法通畅地发散出来,就会引发食欲不振,尤其会让人感到四肢困乏、萎靡不振、胸闷等症状。这时候就需要吃些酸性凉爽的食物来调节身体的不适。

布朗族至今仍保留着一种以茶作菜的食茶方法,这就是酸茶。布朗族这种吃酸茶的习俗据传说是从原始采集时期就遗留下来的[6]。酸茶不需要炒青,属于半发酵茶。酸茶的制作方法是利用每年五六月份的湿热天气,将新鲜茶叶煮熟后,放在阴凉处数日,使叶发酵,然后再装入竹筒内,埋于土中三四个月后取出,茶叶即变成酸味,饮之别有一番风味[7]。也有其他类似的做法是将茶叶蒸或煮熟后,放在通风、干燥处7天至10天,使之自然发酵,再装入较粗长的竹筒内,压实、封口后埋入房前屋后的地下干燥处,以土盖实,埋1个月后即可取出食用[8]。由此看来制作酸茶可以化解食物保鲜的难题,发酵形成的酸味又能够促进食欲,很适合当地家居的需要。因而酸茶很快成了布朗族民众生活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酸茶酸香浓郁,干爽具备,开胃提神,这对于生活在湿热天气中的布朗族民众而言是最适宜的开胃小菜,也是防病治病的有效良药。布朗民众无论男女老少皆有嚼食酸茶的习惯,据说这样能生津止渴,而且有助于消化[9]。总而言之,布朗族所形成的独具特点的饮茶习俗是其适应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精准体现。

五、瑶族打油茶的礼仪价值

瑶族是我国南方的山地民族,大部分散居在海拔1 000米左右的高山密林中,部分居住在石山、半石山地区,小部分住在河谷、丘陵地带。瑶族大多分布在亚热带地区,境内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动植物资源丰富。瑶族人民世世代代住山吃山,利用环境,开发各种资源,创造并传承着独具特色的瑶族文化。

例如,瑶族一直保留着一种古老而又独特的饮茶习俗——打油茶。制作油茶,先将米放锅内炒至黄色,再加生姜、茶叶、食油、食盐混炒,然后加水熬煮而成。此茶融米香、茶香、咸味和姜辣味為一体,香醇可口,佐以玉米花、油炸粿子、炒花生米、饼食,更有一番风味。打油茶能祛湿止痒,使人精神振奋,驱除疲劳,增强耐力,有助于化解繁重的体力劳动[10]。不难看出,瑶族的打油茶其实质是将茶叶作为食品加工的作料去加以利用。所谓打油茶,事实上已经成了正餐食品,而不是作为单纯的饮料去加以消费。这样的饮茶习俗与汉族地区当然很不相同,但适应于生态环境的功效则更有其特色。

光绪年间的《平乐县志》载:“油茶为本地民众所同嗜,因为本地所吸取饮料者河水性寒,惟长饮油茶避之,尤宜于冬季。初饮者尝其味咸苦涩,久之则嗜成癖尔。”该文作者显然是从汉文化的视角入手,对瑶族的打油茶感到味道苦涩,难以下咽,但却不能抗拒瑶族打油茶的环境适应功效。因而一旦住久了反而很自然把饮用打油茶作为一种嗜好。这就表明瑶族的打油茶对其生活需要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合理性。民国时的《榴江县志》中《瑶民竹枝词》载:逢人欢喜唤同年,待客油茶次第煎,一盏擎来双手捧,此中风俗礼为先。① ①广西《榴江县志》民国二十六年(1937)一册,况思渊、萧殿元纂修,第九编˙文艺˙诗,民国徐启明。 这一记载将饮用打油茶作为瑶族的特殊礼仪而加以赞赏,但背后却隐含着瑶族待客的真诚和质朴,打油茶仅是真情表达的一种媒介而已。《钟山县志》中(杂记˙瑶壮)载:县西北之花山及西南之桔芬,南区之义安……如客至其家,不问熟识与否,概由妇女招待,敬以油茶,客能多饮,则主人喜……。② ②广西《钟山县志》民国二十二年(1933)一册,卢世标、卢钞标纂修,卷十六˙杂记˙(瑶壮)。 其内容则是进一步的强调打油茶在瑶族生活中的礼仪价值,而且是将外族人喜欢饮用打油茶视为礼貌的表达去加以珍视。

茶是瑤族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料。瑶族民众对打油茶的发明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生活实践中慢慢积累经验形成的。刚开始是把打油茶当作药物来使用,通过饮茶来预防疾病。由于饮茶本身就具有健身、促消化和防治疾病等疗效,所以人们久而久之就养成了打油茶的习俗。总之,瑶族打油茶不仅是本民族的生活习俗,而且还兼具对异民族成员表示尊重的礼仪性功效。这样的功效对于居无常处的瑶族民众来说更具特殊意义。原因在于瑶族民众自古以来都是以游耕为主,这就不可避免要与其他民族频繁往来。每到一个新的定居点,都需要与当地的民众和谐相处。然而瑶族传统的生活习惯不一定适应于其他民族,因而通过打油茶去结好于其他民族,很自然成为瑶族民众谋取生存和保持民族关系融洽的一种文化手段。就这个意义来说,打油茶对于瑶族民众而言不再是一种普通食物。打油茶不仅是一种礼仪性的表达,更是诚意传输的媒介,其适应与周边生存环境的功用比适应环境的价值更明显,也更具生存价值。

六、结语

从上述例证中,我们可以看到民族文化的形成是立足于其所处的自然与生态系统,通过漫长的经验积累去做出有效适应而逐步健全起来的社会行为规范。而饮茶习俗则是各民族文化生态的有机构成部分。各民族会形成其独具特色的饮茶习俗,这是由于每个民族都有其与众不同的生态背景和文化体系。因此,饮茶习俗的形成不仅要受到所处自然与生态系统的制约[11],也必须服务于特定民族的生活需要。当然,蒙古族奶茶并不仅仅只适用于我国的蒙古草原地区,在长时段的历史文化交流过程中,奶茶更是传播到中亚以及欧洲许多地区,推动了奶茶这种饮品在世界范围内的多元化消费。同样道理,布朗族酸茶这种饮茶方式也传播到相邻民族,不仅促使其饮用群体的扩大化,更促进了布朗族当地茶叶资源的精准开发利用以及当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我国是茶叶种植大国,也是饮茶大国,对茶叶各式各样的消费习惯是有着实际价值和长远意义的。如果一味要求饮茶方式的一体化,则必然会导致茶叶种植加工生产的单一化,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茶叶种植地区生物多样性水平降低,那么茶叶生产地和消费地的生态环境就会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维护饮茶习俗的多样性和多元化不仅有助于推动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更有助于促进我国茶叶种植加工的多元化,均衡茶叶资源利用,缓解茶叶消费压力,促进各民族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各民族文化不仅有自己独特的历史过程,也需要在民族间相互传播,取长补短,才能为各民族赢得更加和睦的族际生存环境。同样的,茶叶虽是一种特殊的普适性产品,但饮茶习俗的产生是具有具体性和针对性的,不同民族的饮茶习俗虽然千姿百态,但无不具有其科学性和合理性。这种情况不仅中国国内各民族间是如此,茶叶传播到世界各地后,国际间的各民族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比如对茶叶品质价值的认定、烹制茶叶的习惯、饮茶的礼仪,在世界各民族间也会表现得千姿百态。只要弄清了中国各民族饮茶习惯的由来和现状,用同样的思路和方法,我们也容易理解世界各民族饮茶习俗的由来和发展趋势。这里仅以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做结,就更足以说明各民族饮茶习惯的差异,有其特殊的历史成因和继承的事实。为此回顾(英)斯当东著的《英使谒见乾隆纪实》:“特使回馆舍不久,皇帝又遣人送来丝织品、茶及瓷器…茶则非普通散开的茶叶,而是一种用胶水① ①文中所提的胶水不是我们现在所指的化学制品,而是当时用糯米浆混制而成的胶。和茶叶混合而制成的球形茶叶。此种茶可以长远保持原来味道,在中国系最贵重之品。这种茶叶出产云南省,不经常出口外销,但英国人喝起来不大合乎口味……。”原文中明确表示英国特使感到乾隆皇帝御赐的茶叶不合英国人的口味。这种表达在此于理是否有些不大地道,但若考虑到各民族饮茶习俗本来就应当互有区别。那么英国特使这一直率的表达,我们作为中国人也应当宽大为怀,不必苛求。但其间的文化生态缘由,却大有深究的必要。因为这是一个科学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现实问题。中国茶叶要走向世界,不了解世界各民族的饮茶习俗,显然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以史为鉴,在“一带一路”建设的今天,对世界范围内各民族的饮茶习俗展开系统的文化生态研究,理应成为当代生态建设不可或缺的研究领域。提醒学界注意到这一点,正好是本文写作的初衷,但愿于此求教于海内贤达。

参考文献:

[1]李子英.藏族[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5):82.

[2]谢肇淛.五杂组·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9:112.

[3]马京,金海.蒙古族:内蒙古正蓝旗旗巴彦胡舒嘎调查[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178.

[4]忽思慧.饮膳正要译注[M].张秉伦,方晓阳,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138.

[5]姚学镜.五原厅志稿·下[M].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2:10.

[6]李昶罕,秦莹.德昂族酸茶的科技人类学考察[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5(1):116-122.

[7]杨毓骧.布朗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8:106.

[8]陈红伟,王平盛,陈 玫,等.布朗族与基诺族茶文化比较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0(2):594-597.

[9]王雪晨.布朗族[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4):89.

[10]李祥红,任涛.江华瑶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10):191.

[11]崔海洋.茶的技术与生态——基于茶史解读与东苗茶比较视角[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74-80.

[责任编辑:罗康智]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ea Custom onCulture and Ecology

YANG Huabing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Jishou University, Jishou,Hunan, 416000, China)

Abstract: Tea culture is closely related to peoples daily life. Through constant adaptation and innovation, tea consumption in different regions and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has evolved from a variety of tea drinking custom. Taking Tibetan butter tea, Mongolian milk tea, Bulang acid tea and Yao oil tea as an example, it is not difficult to see that tea custom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unique historical process of ethnic groups, but is more a product to adapt to the specific natural andecological system.Therefore, an indepth study of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and different areas of tea drinking customs can not only look at the changes of culture, but also help to reveal the interaction and balance between culture and ecology. To distinguish different ethnic tea custom features offers important enlightenments to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Key words: tea drinking custom; culture and ecology; adaptation

猜你喜欢
文化生态适应
当代美国科幻电影的文化生态解读
让故事化解孩子们的爱恨情仇
科技期刊转型期编辑的适应与发展
城市规划如何适应城市发展的思考
适应现代社会的美术基础教学
以酒道引领中国酒文化的发展
新时期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文化认同
浅谈黄梅戏的生成繁衍与文化生态
京津冀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问题与对策
从玉米到蔬菜:一个山镇生计变迁的文化生态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