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业界双雄会

2018-06-02 06:02SpecialContributorofMTMT徐正平XUZhengping
制造技术与机床 2018年4期
关键词:机床董事长工厂

本刊特约撰稿/Special Contributor of MT&MT 徐正平/XU Zhengping

书斋合影

丁酋岁暮,我随天水星火机床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天水星火机床”)董事长李维谦,去同济大学张曙教授寓所看望了这位机床界的泰斗。不过这不是礼节性拜访,而是技术讨论、知识解惑。

张教授今年86岁,已近鲐背之年。这位将自己毕业精力奉献给中国机床事业的老人,依然精神矍铄、才思敏捷,且只要一说机床就来劲。

上世纪90年代就被上海市政府授予科技功臣的张教授,致力研究先进制造技术及其发展战略,包括独立制造岛、分散网络化制造、并联运动机床等。他对我国制造业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深入地调查研究,并系统地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柔性制造技术、企业技术改造策略和组织管理模式等,是国内公认的先进制造技术研究及应用的倡导者和先驱者之一。

他所撰写的《制造业信息化的现状与未来》等二百余篇论文以及《机床产品创新与设计》、《分散网络化制造》、《柔性制造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和《并联运动机床》等专著,皆深受学术界和企业界的欢迎。当然,他也是《制造技术与机床》杂志的权威撰稿人之一。

君子固穷,值得一提的是,他目前还在每年举办的CME(中国机床展)筹划《智能制造与高端数控机床创新》高级研修班,以及每月一次的线上分享会,及时将当今机床前沿技术介绍给大家。所有这些不辞辛苦,均出自其推动我国机床业发展之愿望。

李董事长在机床行业也称得上一条“英雄好汉”。经过多年努力,他将名不见经传的天水星火机床从一个只能生产直径不大于1 600 mm普通车床的机床企业发展成了一个能够生产直径达6 300 mm以上的超重型数控车床、多轴联动车铣中心以及大中型数控轧辊磨床等装备的重点骨干企业,并跻身机床行业“新十八罗汉”之列。

李董事长之长,贵在对技术的执著追求。当了24年总工程师的他,酷爱了解创新技术,凭借自己出众的外语水平,时刻都想提高天水星火机床的技术与质量档次。由于他拥有几十项专利,并圆满完成国家的863及04重大专项两个重大课题,因此他被甘粛省政府授予甘肃省科技功臣及甘肃省一级学科带头人。

这两位同属科技功臣的机床精英,早就相识相知。据李董事长说,张教授对其帮助特别大。就在几年前,张教授曾赠予李董事长五大卷号称“机床圣经”的《Werkzeugmaschinen》(金属切削机床)。这套由德国机床权威Weck教授主编的论著,内容包括基础理论研究、机床结构设计、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等,是不可多得的经典著作。李董事长自1982年以来,曾多次赴法、英、日本、瑞典等国深造,是中国首批“英国特许工程师”(Chartered Engineer)的三人之一,故对欧洲机床制造技术也不陌生,有了“圣经” 指点,真是如虎添翼。

这次造访,李董事长又有新的“斩获”。张教授不仅将前两届智能制造与高端数控机床研修班全套资料的U盘给他,还送了他一本英文版的《机床创新宝笈》。该套资料汇集了国外权威期刊上发表的机床设计和制造技术的重要文献20余篇,旨在帮助国内企业了解国外机床前沿技术,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提供正能量。

该宝笈共分五大部分:(1)智能工厂与互联网+:智能工厂和物理信息融合系统的内涵如何融合,会产生什么影响。(2)高端数控机床的主要构成:如主轴、进给传动、结构件和数控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3)机床的性能:包括静态、动态和热性能对加工精度的影响,以及测量和补偿的方法。(4)绿色机床、生态机床和虚拟机床:论述机床设计的新理念和新方法,特别是机床的轻量化。(5)机床的机电一体化、大型零件的加工机床,多功能机床,增材和切削混合加工机床,以及如何实现机床智能化和集成化途径和案例。

可以说,这些前沿技术均是机床工作者们所渴望了解的知识,张教授将其赠予李董事长,可谓“宝剑赠英雄”。张教授说:“我年事已高,李董事长还年轻,正值报效祖国的大好年纪,可从‘宝笈’中汲取精华,为推动我国机床事业的发展再创辉煌。”

“酒逢知己千杯少,师生话语特别多”。这两位对技术近乎痴迷的精英相遇,话盒子一打开就止不住了。他们首先谈及的是高精密和超精密机床,并重点讨论了采用非金属矿物铸件床身这个问题。他们认为,其重要性众所周知,因为从机床的抗振与抗热变形的角度来看,此步值得一走。当然,除此之外还得应用流体主轴轴承、静压导轨(运动精度1 m/m),高精度测量系统(有效分辨率1 nm/m)以及干扰小的无刷电机和高速、宽带的控制系统等高端零部件。

张教授在谈到金刚石超精密机床时,提出一个词汇,叫做“微凿加工”,如光学费湼尔透镜模板就是这样制造出来的。对此,李董事长也不陌生,因为他是国家863攻关项目──大型菲涅尔透镜车床制造课题组组长,又是国家04专项精密航空车床制造课题组组长,故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高精密超精密机床的要素很多,张教授结合KERN、DIXI、STUDER、安田等公司的实际案例,从设计、工艺、检测等具体细节,又讲解了不少要领。

现今大家都热衷于结合“工业4.0”,展望未来工厂的模样,而张教授对此早有研究,并将在今年3月份中国机床展的第三届《智能制造与高端数控机床创新》研修班上,会发表“未来工厂”Factories of Future--FoF的主题演讲。内容大体包括互联共生的工厂、基于模型的企业及 2030设想等。其中未来工厂是互联共生的工厂这一个新概念,是张教授率先提出来的,并绘就了未来工厂的路线图、设想了四种互联共生模式以及规划了此项工程的五个重点,听得李总茅塞顿开、如醉如痴。

最后张教授强调:“未来工厂”永远在路上,随着时代变迁,内涵有所不同,但从未来视角审视当前存在的问题,探讨改进措施,创造未来是永恒的。未来建立在传统之上,精益生产的精髓是消灭浪费和不断改进,具有指导意义,数字化的精益生产流程可视化后,更透明更易理解。未来工厂不仅是技术、环境和人、商业的模式和供应链以及工厂的组织形态都是在动态变化之中,平台化、协同化是大趋势。互联共生是未来工厂的重要特征,是新的业务模式、利益共同体和生态圈,主要体现在资源(物质和知识)的共享和众包未来工厂是基于模型的企业,从基于经验的制造迈向基于科学的制造,在产品设计时就能通过建模和仿真优化生产过程,在产品没有生产出来之前“使用”产品,发现问题,加以改进。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却有诉不尽的衷肠。虽说如今早已非“人生难相见,动如参与商”之艰难,但光阴无情,只能将难舍的离别化为早日再相聚的愿望了。

文章编号:180403

如果您想发表对本文的看法,请将文章编号填入读者意见调查表中的相应位置。

猜你喜欢
机床董事长工厂
财务重述、董事长更换与审计师变更
机床展会
2019,中国机床变中求进
学不成名誓不还——王进源董事长讲述NECO在大陆的20年
基于通用机床的100%低地板有轨电车轮对旋修
机床挤刀装置的控制及应用
为什么工厂的烟囱都很高?
打错了
离散制造MES在照明工厂的实施与应用
植物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