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践教学初探

2018-06-02 02:28王运成陈楚湘吴善明
学周刊 2018年11期

王运成 陈楚湘 吴善明

摘 要:《管理信息系统》与《Web程序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存在开发工具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形成性成绩评估不够科学和实践课程教材不完善等问题,教改可以从交叉教学、细化分组、联合考核,设计《管理信息系统》与《Web程序设计》的评价指标和权重等思路进行探索。

关键词:交叉教学;联合考核;细化分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1-001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1.008

随着国家、军队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目标的提出,实践教学逐渐被各高校重视。实践教学活动将知识、能力内化为素质,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因此,对于以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校来说,实践教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现状与不足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经过多年的发展,课程规划已比较合理,教学内容也比较完善,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实践教学环节与培养创新能力不完全适应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在实践教学方面

《管理信息系统》与《Web程序设计》课程相关开发工具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由于每门课程的实践学时有限,实践部分只能浅尝辄止,学生不可能参与一个完整项目的开发过程,但部分实践课程相关性强,在讲授过程中教师之间缺乏沟通,造成本可以使用同一开发工具解决一个相对综合的问题,却因为教师更多地关注本课程的内容而忽略相关课程的内在联系,学生不可能参与一个完整项目的开发过程,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内容,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实践分组过大,部分学生有投机取巧、混成绩的情况,与通过实践提高学生应用水平的初衷还有距离。

(二)在实践课程考核方面

形成性成绩评估不够科学、完善,实践课程的考核不要仅仅局限在理论学习的层面上,还应体现在实践动手能力上,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三)在实践课程教材建设方面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虽然在市面上能买到各种各样的实践教材,但往往因课时不同、学习深度不同,有些偏难,有些偏易,不易找到贴切的案例,缺乏与之配套的实践教材。

二、改革措施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管理信息系统》和《Web程序设计》课程进行实践教学的探索式改革。《管理信息系统》是专业基础必修课,《Web程序设计》是实践教学的支撑课程,两门课程都有理论和实践环节,课程间的实践相关性强,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做好课程的衔接,这是进行专业实践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一)采用交叉教学、联合考核的方式

基于《管理信息系统》和《Web程序设计》理论与实践互补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交叉教学,具体体现在内容组织、时间安排和教学实施等方面。开课前要求两门授课教师进行沟通,针对授课内容进行交流,避免授课内容重复和遗漏,就排课要求进行沟通,使实践教学既能衔接好,又能使实践时间尽量集中,避免实践时间碎片化。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课堂讲授和课程实践交叉融合授课,使两门课程能够共同开发一个完整项目,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从而避免实践内容碎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整体认知能力,学生考核采用细化分组和两门课程统一答辩方式进行。

(二)完善教学资料,依托网络平台,开展多方位的辅助教学

根据教学实施计划,结合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完善实践教学的教材建设。教材建设应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从多项科研成果中选取贴近教学的部分整编成教材和授课内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实战性。《管理信息系统》和《Web程序设计》课程实践性强,依靠教师课堂讲授时间有限,且不易理解和记忆,仅靠课堂讲授是远远不够的,导致课下学生又无从下手,由于教学实施难度大,必将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改革办法是课堂讲授的同时,找到合适的素材并按功能模块制作成视频,教师课堂上主要讲授各功能模块实现的难点和需要特别注意的环节,学生可在课内和课外依托网络平台的视频自学,遇到问题可在课内辅导,或课外通过QQ、微信在线交流与研讨。这种多方位答疑方式的改变,提高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细化分组,注重形成性考核,完善形成性考核指标体系

针对实践分组过大,在教学研讨中主要是通过扩充题库,确保每名学生所抽的综合题目不一样,按照课程实践设置的标准,要求提交规范化的设计文档和实现代码。学生必须结合自己的题目进行答辩验收,教师根据学生的文档设计、代码实现和答辩情况给予评价。可以结合課程的实际情况,提出《管理信息系统》和《Web程序设计》的评价指标和对应的权重(按百分制),针对《Web程序设计》选修课,将评价所得百分制按相应比例转换为优、良、中、差等级。其中,《管理信息系统》和《Web程序设计》的综合实践部分是联合考核,只是在不同课程所占分值不同,图1和图2分别设计了《管理信息系统》《Web程序设计》的评价指标和权重。联合考核和评价权重的设计突出了形成性考核的重要性。

(四)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活动

为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有效激发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和归属感,按照专业实践的要求,开设编程爱好者俱乐部,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和实践动手能力。通过本科生“以高带低”模式,结合校内外学科竞赛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协作意识,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近年来成果比较明显,指导学生参加两届全国计算机设计大赛,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指导学生参加河南省计算机设计竞赛,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指导学生参加第五届“蓝桥杯”,获得比赛一等奖1项。

三、结语

实践教学经过三年的初步探索,特别是以《管理信息系统》《Web程序设计》两门课程为试点,采用交叉授课、细化分组、联合考核的教学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为了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课程体系还设置其他多组课程,每组课程的前者为专业基础必修课,后者为前者实践教学的支撑课程。希望在以后的实践课教学改革中继续进行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李洋,安海燕.以形成性评价提高专业选修课成效浅议[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语评估),2012(7).

[2] 原安娟,丁晓红.大学物理实验考核方式评价[J].大学物理实验,2009 (1).

[3] 陈平,康久红,顾华等.小班化实验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2(40).

[4] 吴宇峰.学习成绩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应用[J].中医教育, ECM,2013(5).

[5] 杜文晟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实践教学初探[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5).

[6] 郭伟光,李道芳.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8 (23).

[责任编辑 林 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