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现状与问题的实证分析

2018-06-02 02:28景天军
学周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现状与问题对策分析留守儿童

景天军

摘 要:随着城乡经济差异的出现,我国很多农村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农村的留守儿童开始逐渐增多。基于留守儿童现状,针对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积极寻找解决措施,并提出相关的对策,能够促进留守儿童向着更加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留守儿童;现状与问题;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1-005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1.032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逐渐增多,很多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心理等方面都面临着很多不利于儿童健康发展的问题:生活上,父母常年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亲情需求无法满足;学习上,遇到难题没法得到父母的帮助;心理上,因很多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渐渐形成孤僻的性格。长此以往,得不到父母的关心与爱护,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

农村留守儿童的自身发展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教育方面,教学水平低,教育设施比较落后,师资力量不强,不利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发展;心理方面,由于长期与父母分开,不能得到父母足够的关心与爱护,留守儿童很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对学习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在这种压抑无助的环境下,留守儿童会出现厌学、孤僻、自闭等消极的心理问题。为了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呵护与关爱,提高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促进他们积极向上地发展,需要家庭、政府与社会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更加健康的成长环境,促进他们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重视加强对留守儿童的自身教育与心理发展。首先,政府加强对农村户籍制度的改革,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待遇,减少农村劳动力与子女分开的情况,尽量让他们有能力让自己的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其次,政府部门真正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加健康的教育环境,加强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积极促进群众组织有效提高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管理服务功能。留守儿童的父母要加强对子女的呵护,及时与子女沟通,发现问题要及早解决,使子女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与呵护,从而健康成长。

二、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生活单调,内容单一

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内容简单,没有过多的娱乐活动,缺少对丰富的课余活动重要性的认识。目前,很多留守儿童在家里除了写作业,还是写作业,家庭生活单一、枯燥;学校的学习生活过于简单,没有机会参加丰富的学校活动,学习也仅仅是课程表上的“课”,是为考试服务的课程,没有真正实现教学的“丰富”与“多彩”。留守儿童的童年里没有丰富的充满童趣的活动,这样的环境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二)学习观念淡薄,学习目标不明确

少年儿童自身的自制力比较弱,对学习没有足够的认知,对学习的热情不高,加上他们爱玩的天性,很容易形成淡薄的学习观念。由于父母常年不在身边,学习没人管,学习的惰性越来越强,学习目标不明确,很多留守儿童甚至形成学历并不重要,像父母那样没有学历照样可以挣钱的认识。久而久之,他们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出现厌学的情况。

(三)受情绪影响较大,导致学习心理障碍

留守儿童在自身的情绪管理上缺乏针对性,没有建立健康的思想观念,生活上很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留守儿童没有形成好的情绪,就会使自身对学习失去兴趣,不利于自身的健康发展。另外,留守儿童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对学习环节的反感、敏感等情绪,与教师、同学之间的交流不畅等情况都会对他们的学习产生影响。

三、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管理的策略

(一)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减少留守儿童数量

户籍制度改革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户籍制度的实施有利于保障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城里接受良好的教育,但以户籍制度为首的一系列制度都不同程度地阻碍了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更好地融入社会。目前,人们大多只注意到户籍制度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具有阻碍作用,而对其他相关制度的阻碍注意不多,对这方面的研究更少,所以户籍制度的改革应是一个系统的、渐进的改革。加强对户籍制度的改革,要逐步改革依托在户籍制度上的各个功能,逐步形成系统化的管理体系,加强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恢复戶籍制度的证明,强化社会功能,提高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公民身份,使每一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能享受到平等的社会地位,不会因性别、年龄、职业、教育程度、居住地等受到不公平待遇。

(二)共同关心和帮助留守儿童

随着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了城市,为城市的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同时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留守儿童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加强对留守儿童生活学习的关注,提高对他们学习生活和教育管理的重视是维护留守儿童自身权益的基础,关系着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自身的利益与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为他们提供更加丰富的学校活动,促进留守儿童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观念,帮助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

(三)深化认识,明确职责

农村“留守儿童”是伴随我国城镇化进程与农村劳动力转移而出现,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留守儿童的数量逐年递增。这个时期的儿童正处在身心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没有及时获得来自正常家庭的教育与关怀,他们或多或少地会形成一定的心理负担,影响着他们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在这种环境下,要加强家庭对子女的关爱意识,提高社会的文明素质,促进社会给农村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帮助留守儿童打开心扉,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张帮辉,李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其治理对策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

[2] 王金华.中国农村社会治理不能忽视留守儿童问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

[3] 杨舸.关于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政策分析——从新型城镇化的视角[J].中国青年研究,2015(1).

[责任编辑 张宏丽]

猜你喜欢
现状与问题对策分析留守儿童
高中外国小说阅读教学的现状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