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高中生物趣味教学

2018-06-02 02:28任红艳葛生珍
学周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趣味教学高中生物学习兴趣

任红艳 葛生珍

摘 要:趣味教学就是把一些与学科教学有关的有趣知识和有助于调动课堂气氛的教学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吸引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通过实例介绍巧用直观教具、注重联系实际、创设故事情境、妙用口诀诗词、加强实验教学、引入竞争机制六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高中生物;趣味教学;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1-009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1.055

兴趣是求知的动力,能够打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之门,促进学生主动探求知识。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是现阶段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

一、巧用直观教具激发学习兴趣

生物学有些知识是学生肉眼看不到的微观结构和不易理解、难以表达的抽象内容,单凭教师的语言描述不免枯燥乏味,效果也不好。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的课件能把课本上枯燥、抽象的文字变得直观、生动、形象,大大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时,可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过程制作成Flash动画,变静为动,一个肉眼看不见的微观的生理过程就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分裂各时期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其印象,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还可以采用挂图、模型、插图、微课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等能力。

二、注重联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生物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要积极寻找这些联系点,启发学生用生物学知识去解释周围的生物现象,使学生认识到所学的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对学习有需求感。联系实际的学习,既有利于扎实掌握生物学知识,也有利于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讲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时,引导学生分析腌制糖醋蒜时白糖和醋为何可进到细胞内部;在学习无氧呼吸时,引导学生解释为什么剧烈运动后会出现肌肉酸痛的感觉,施肥前一般先松土的道理是什么;在学习葡萄糖是主要能源物质时,联系生活中人们生病打吊瓶为什么吊的主要是葡萄糖溶液;在学习光合作用的应用时,引导学生解释为何新疆的哈密瓜又大又甜;讲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时,联系市场上的歪瓜切开后观察到凹面种子发育不良或未发育,等等。这些问题解答后,学生对课本知识理解得更深刻,对生物学的兴趣更高了。

三、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以积极的心态和活跃的思维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学生一般都喜欢听故事,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尽量创设故事情境,寓故事于教学之中,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又为学生创设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例如以《屎壳郎出国记》的趣味小故事引入“生态系统”的教学,以英国大文豪萧伯纳和漂亮女演员的故事引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四、妙用口诀诗词激发学习兴趣

生物学中有些知识难记易忘,教学中可以妙用口诀增强学习兴趣,又帮助记忆。例如人体的八种必需氨基酸可用“甲携来一本亮色书(即甲硫氨酸缬氨酸赖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来记忆;有丝分裂过程前、中、后、末四个时期的特点用口诀“膜仁消失显两体,形定数晰赤道齐,点裂数加均两极,两消两现重开始”记忆。

除妙用口诀外,恰当地应用诗词俗语也能活跃课堂气氛。例如讲到竞争时引用“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用“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讲述植物的向光性;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描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知识;借用“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引入遗传和变异;用“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啃泥巴”描述几种生物的关系,进而分析各种生物在食物链上所处的营养级。

五、加强实验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生物实验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都有重要作用。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或教师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实验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特别是亲手操作或亲自设计小实验,在实验中验证所学知识或发现新知识,巩固所学知识,体会成功的乐趣。例如在学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时,让每个实验小组利用课外时间自己设计并制作生态瓶,让大家观察其稳定性。这样的亲身实践,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也能引起他们对所学课程的兴趣。又如酵母菌酒精发酵的演示实验,使学生亲眼看到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酒精,此时配合讲解酿酒的过程,学生顿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六、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习兴趣

在學习过程中,适当开展一些学习竞赛活动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布鲁纳在他的发现学习理论中强调,学习的最好动机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是奖励、竞争之类的外在刺激。因此,教学中可引入竞争机制。竞争机制可以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利用学生集体荣誉感强,好胜不服输的心理特点,为课堂教学营造紧张又和谐的竞争氛围。如课前提问环节可以采用翻题板技术,即在多媒体课件中设计多个题目,用题板覆盖,不同难度的题目可以设置不同的分值,让学生有一定的冒险体验,不同小组的学生代表可以自由选择。这样就把平淡无奇的课前提问环节变得趣味十足,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要认真寻找最佳的切入点,通过多种方式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达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和谐统一,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淑珍.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的有效途径[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8).

[2] 张维清.荡起“兴趣教学”的双桨,撑起“快乐学习”的方舟[J].中学生物教学,2005(3).

[3] 余彩霞.浅谈提高高中生物兴趣的方法[J].科技资讯,2011(15).

[4] 王明新.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生物学教学,2010(10).

[5] 张梅昌.谈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生物学教学,2015(9).

[责任编辑 张宏丽]

猜你喜欢
趣味教学高中生物学习兴趣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