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拓展性阅读的对策和措施

2018-06-02 02:28樊建国
学周刊 2018年11期

樊建国

摘 要:和课外阅读不同,拓展性阅读教学是以教材中的文本为根本,它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当前,很多教师都尝试着在语文教学中应用拓展性阅读教学,它的优点在于能够回归教学本质,以开放性的教学目标凸显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分析了实施拓展性阅读教学的对策与措施,在教学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对策与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1-013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1.083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进行阅读,以量变促质变,这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最佳途径。

一、立足文本,丰富阅读

课堂所学文本都是从浩如烟海的文学宝库中精选出来的,学生的拓展性阅读从这些优质的文本出发是最好的选择。因文本需要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很多时候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所以在利用文本的同时,有意识地拓展一些相关的资源,既丰富了阅读内容,也使教学变得灵活生动。对于文本资源的拓展大致有以下几个途径。

(一)重点难点拓展

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少,知识底蕴浅,所以在进行文本阅读时,比较容易出现理解上的困难,尤其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常常成为学生阅读的“绊脚石”。教师从这两点出发进行有效的引导,可以使學生的理解更深一层,对于“疑难杂症”的解决也就水到渠成了。例如在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文中有一句:“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似乎和上下文没有关系,但却是最能体现鲁迅先生品格的一句话。这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拓展一些和当时社会环境有关的文本阅读,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到这个“碰壁”并不是真的墙壁,而是黑暗的社会现实。

(二)最近生长区拓展

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都是通过最近生长区的不断叠加和拓展完成的。阅读是学生拓展最近生长区的最主要也是最便捷的方式,学生在阅读中开阔视野、激发兴趣,完成了从文本到个人的顺应与同化,最终形成了自己的认知结构。比如在学习《少年闰土》时,“我”和闰土一见如故的情感成为童年最美好的记忆。如果阅读仅仅停留在这里,和文章的出处《故乡》的情感基调是不同的。为了让学生拓展阅读《故乡》这本书,真正了解文本的主题,教师就要采用一些策略了。例如,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说一说三十年后的“我”和闰土再次见面时的情景。学生通过思考与讨论会得到许多种“方案”,在此基础上,教师将《故乡》推荐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自己的阅读找到答案,既拓展了阅读,还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创设条件,营造氛围

要想让学生爱上阅读,积极地拓展阅读,需要在阅读环境的营造上下一番功夫。

(一)开放图书馆,高频率更换

把图书馆的大门真正打开,让学生走进去,书籍就会形成一个“场”,深深地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当然,仅仅做到打开还不行,馆藏的图书要进行分类摆放,用明确的导引牌帮助学生最快地找到他们需要的读物。每隔一段时间,馆藏书要进行一次更换,这个更换可以是分批次进行的,保证学生的阅读与时代发展相符合。学生能在现实生活中用到书中所读内容,自我实现感得到了满足,反过来会进一步激发阅读的兴趣。

(二)班级图书角,随时可借阅

班级图书角的建立首要解决的是图书资源的问题。发动学生选择一至两本最喜欢的、最有意义的、最具价值的、最想分享的图书放在图书角,这里就成为班里学生共同的家。然后,学生可以集思广益装点这个“家”。把制度的制定也当作装点的一部分,最终会形成一个温馨而有规则的环境,让学生喜欢到图书角坐一坐,看一看,认真阅读、文明阅读。图书角的书也要注意每月进行部分更换,可借着更换图书搞一个阅读交流活动,让学生汇报并分享自己的阅读成果,班里会形成“争先恐后”的阅读氛围。

三、组织活动,展示成果

为了避免学生读而不思、思而无果,学校和教师一定要组织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

(一)读书交流,定期开展

拓展阅读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埋头苦读、不闻不问则把“良师益友”的作用弱化了。因此,教师要经常组织阅读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充分的交流。与此同时,还可以开设一些跳蚤市场,让学生以书换书,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将拓展阅读的内容和实践活动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以期唤醒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举行活动,展示成果

为了让学生的阅读行为更持久稳定,需要举行一些活动来增加他们的阅读信心和动力。例如读书知识竞赛、朗诵会、讲故事大赛等,无论是校级的还是班级的,活动的形式要完整正规,学生为了完成这些比赛活动,前期需要进行大量的积累,这本身就是一个阅读拓展的过程。积累逐渐成为习惯,学生会逐渐深入地挖掘出阅读的乐趣,在展示成果时也会非常有“底气”。收获了师生的认可与赞美,学生则会对阅读产生更加积极的情感,从而养成终身阅读的好习惯。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阅读的作用,采取有效的措施实施拓展性阅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逐步提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小坚.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2017(1).

[2] 徐亚丽.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创造的舞台——浅谈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培养[J].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2012(12).

[3] 胡丹丹.功夫在课外——小学语文古诗拓展性教学策略探讨[J].内蒙古教育(B),2017(4).

[4] 池敏松.小学高年级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1).

[责任编辑 李爱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