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突变,秭归晚熟脐橙怎么办?

2018-06-04 12:35
中国果业信息 2018年5期
关键词:秭归县秭归红肉

我是在去年4月下旬第一次尝到“伦晚”脐橙(又译为“晚棱”脐橙——编者)。

在杭州做电商的黄光明从湖北秭归给我寄了一箱。当打开箱子第一眼看到这个橙子时,我其实挺失望的:不光果形小 (平均单果重仅169.2 g),而且“长”得还很普通。

但这个感觉在我尝到第一口时就荡然无存:果肉口感非常好,甜香味很浓。

2017产季我尝过很多产地的脐橙,包括来自江西、湖北、湖南和重庆等地的国产脐橙以及来自美国的“新奇士”脐橙。印象最深的是江西寻乌果农邝春景种出的“纽荷尔”脐橙,果肉浓甜有香气,风味浓郁,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4.6%。

而这款“伦晚”脐橙又高出一筹: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15.9%,而且非常齐整,最高测定值16.8%,最低测定值也有14.8%。

今年3月底,黄光明又寄来一箱“红肉”脐橙 (又称 “中华红”)(又译作 “卡拉卡拉”脐橙——编者)。外形与普通脐橙一样,唯果肉是橙红色,有清香味,品质也不错,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4.3%。

黄光明告诉我,这款“红肉”脐橙已经销售近一个月,反响不错,也产自湖北秭归。

秭归第一个脐橙亿元村——郭家坝镇邓家坡村▲

湖北秭归,我算是慕名而去。

4月6日,在秭归县柑桔良种繁育中心副主任宋文化等人的陪同下,我从秭归县城出发,经西陵峡,大约走40多公里的沿江路,到达秭归县晚熟脐橙的主产区——郭家坝镇。然后改坐轮渡,转入长江支流——童庄河,到达对岸的邓家坡村。

这是一片橙黄桔绿的世界。放眼望去,到处都是桔树,连着山,连着江,连着邓家坡村910户人家。

据介绍,邓家坡村的脐橙种植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末,伴随三峡库区的建成,邓家坡村脐橙种植面积已发展到4 000亩(266.67 hm2)左右,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脐橙种植专业村。

“那时种的都是 ‘罗脐’(即 ‘罗伯生脐橙’——编者),成熟期在11月下旬,开始那几年效益不错。但到20世纪90年代末价格就不行了,跌到三四毛钱一斤,成了不值钱的橙子。”回忆起邓家坡村的脐橙产业发展,邓家坡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何明国感触颇深。

2001年,华中农业大学夏仁学教授主持国家科技部三峡专项 《三峡库区柑桔品种改良和高效生态桔园建设技术研究与示范》,开始在三峡库区4个县进行柑桔品种结构调整,邓家坡村也开始了第一轮的柑桔品种改造——改接1 000 亩(66.67 hm2)的“红肉”脐橙。

“红肉”脐橙在秭归12月底开始成熟上市,但在三峡库区的小气候环境下可以留树延迟至次年2—3月采收上市,实现“错峰销售”。

“当时接穗和嫁接用的薄膜都是我们村里出钱,由村里统一购买后分发给老百姓,每亩(667 m2)再补贴 800元。 ”何明国说:“当初做思想工作,改接晚熟品种实现错峰销售,有些人能理解,但有些人却不理解,认为改接后第一年没有产量损失太大,因为当时好的脐橙还能卖到八九毛钱一斤。”

何明国(右)和秭归县柑桔良种繁育中心副主任宋文化在邓家坡村▲

“到2006年的时候效益就出来了,‘红肉’脐橙能卖两三元钱一斤,好的能卖到四元钱一斤,而‘罗脐’只能卖几毛钱一斤,老百姓自然要改品种了。”

就在2003年改接“红肉”脐橙的时候,夏仁学还赠送给何明国3株“伦晚”脐橙,让何明国先试种。

何明国在种下3株“伦晚”脐橙的同时,也在自家的一株“罗脐”上进行高接试验。“2005年结了几十个果实,品质确实不错,而且成熟期比‘红肉’更有优势。所以接下来村里就大规模改接‘伦晚’脐橙。”

经过十余年的品改和发展,目前邓家坡村柑桔种植面积已达到5 000亩(333.33 hm2),其中,晚熟脐橙占85%,而晚熟脐橙中“红肉”脐橙和“伦晚”脐橙各占一半,销售期从1月一直持续到6月。

“去年是效益最好的一年,‘红肉’脐橙最高地头价六块五一斤,‘伦晚’脐橙最高地头价八块四一斤。”何明国家里有10亩(0.67 hm2)脐橙,2017年卖了40万元,平均亩产值4万元,每亩纯收益3.2万元。“我二哥家十三四亩地,去年卖了90万。”

2017年,邓家坡村成为秭归县首个脐橙亿元村。同年,何明国被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授予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但今年的价格很乱,‘红肉’脐橙地头价从一块钱一斤到五块钱一斤的都有。”何明国有点担心接下来“伦晚”脐橙的行情。

不光是何明国,远在浙江的黄光明也很担心,只是他担心的不是价格,而是品质问题。

“今年年初秭归县下了两场雪,一部分果子有‘干水’的问题,我还没过来以前秭归做电商的同行就提醒我:‘今年做不好是要翻车的。’”

黄光明所说的“干水”是柑桔上一种常见的生理性病害,学名叫做“枯水”,典型症状是囊瓣汁胞失水干缩,是果实衰老的一种具体表现。“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说的就是这种现象。

今年给黄光明供货的是郭家坝镇烟灯堡村的崔江华。小崔很年轻,主要负责在网上联系客户,做供应链;其父亲已经种了20余年的脐橙,经验非常老道,能凭肉眼和手感判断出橙子的好坏,所以黄光明前期发出的“红肉”脐橙也很少出现售后问题。

“我家主要是 ‘红肉’,但今年销量不怎么好。”崔江华告诉我。

2017年崔江华在网上一共销出10万余斤的“红肉”脐橙,但今年只销出了4万斤。

“价格也跌了,今年年初的时候地头价是四块五一斤,现在已跌到三块五到四块钱一斤。因为我们在江边,果子品质较好,所以我们的橙子价格差不多是当地最高的。”

在崔江华看来,今年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在市场:今年秭归脐橙的起步价太高,外地大的批发商很少来我们这里,或者去别的脐橙产区,或者做沃柑去了。少了客商,销售滞缓,价格自然下跌。

▲黄光明(左)在崔江华的果园检查“伦晚”脐橙的品质情况

在距离崔江华家不远的湖北秭冠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里,往年非常热闹的分级包装车间今年也显得十分冷清。

“我们从春节过后一直到现在,就忙过两三天,其余时间基本上都是闲在那里。”公司负责人姜全茂显得非常无奈。

“今年1月份下了两场雪,影响非常大,冻害造成部分果实枯水,而这种果实机械是挑不出来的,发到市场后会出现售后问题,所以都不敢发货。我的分级车间每天的处理能力可以达到80~100 t,去年从我这里走了超过2 000 t的红肉脐橙,今年才走了几百吨。”

姜全茂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在他的记忆中,2015年秭归县也下过一场雪,但远没有今年这么严重。

由于枯水问题普遍,且市场上鱼目混珠,导致“红肉”脐橙的收购价急转直下,从春节前后的三四块钱一斤一直跌到一两块钱一斤。

除了气候的原因,姜全茂也认为上一产季收尾价格太高是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去年价格高,今年老百姓的心理预期就高了,‘纽荷尔’‘长红’等中熟品种开盘就是4~4.40元/kg,而且一直维持在这个价位,市场走得很慢,加上后期冻害造成品质下降,拖累了整个行情。”

“如果没有冻害,今年‘伦晚’脐橙的价格应该还会涨。”已经做了十几年晚熟脐橙生意的姜全茂原来是非常看好今年的行情:“前年的价格是7元/kg,去年的价格是9元/kg,今年本来预测的价格是10~11元/kg。”

邓家坡村村民正在打理刚采收的晚熟脐橙▲

“我们整体量不大,所以品质还能把控,但很多客户反映今年的‘伦晚’脐橙没有去年的好吃,复购率也因此少了许多。”

黄光明的“伦晚”只销售了20来天就停止发货了。到5月中旬,树上的“伦晚”脐橙开始出现返青的现象,品质开始下滑,而秭归全县仍然还有一半的“伦晚”脐橙挂在树上,价格普遍跌到5~5.60元/kg,比去年同期下跌了近50%。

“去年同期伦晚已经销出70%~80%,今年的销售形势确实不容乐观。”宋文化认为,外围水果的市场行情和秭归晚熟脐橙本身的品质问题是造成价格下滑的两大原因:一方面广西的“沃柑”、四川的“不知火”等品种的兴起抢占了一部分晚熟柑桔市场;另一方面,秭归今年年初的那两场大雪造成一些在非适宜区种植的晚熟脐橙出现大范围的冻害枯水现象。

据介绍,秭归县根据当地不同的地理条件和生态小气候,对脐橙实行三段布局:海拔350 m以下的区域发展“伦晚”和“红肉”等晚熟脐橙,海拔350~450 m之间的区域发展 “纽荷尔”和“长红”等中熟脐橙,海拔450~600 m的区域发展早熟的“早红”脐橙等。

“‘早红’‘红肉’‘伦晚’这3个品种的销量都是可以的,但中熟品种和夏橙都卖不动。”宋云峰告诉我。

宋云峰是秭归本地电商平台“七公主”的创始人之一,从2015年创立到2017年退出,宋云峰做了3年秭归脐橙的供应链。

虽然秭归号称“一年四季有鲜橙”,但从宋云峰介绍的情况来看,秭归柑桔真正有竞争力的品种在“早”和“晚”,尤其是“红肉”“伦晚”等晚熟脐橙。

▲宋云峰(左)在查看晚熟脐橙的品质情况

根据秭归县农业局提供的数据,目前秭归县柑桔种植面积为30.2万亩 (2.01万hm2),其中,早熟的“早红”脐橙 0.6 万亩(0.04 万 hm2),中熟的“罗脐”与“纽荷尔”脐橙以及桃叶橙、椪柑等合计 21.6万亩(1.44万 hm2),晚熟的“红肉”与 “伦晚”脐橙以及夏橙等9万亩(0.60万hm2)。销售价格以“伦晚”脐橙最高,近3年的产地平均售价达到9元/kg;其次是“红肉”脐橙,平均产地价7元/kg;再次是“早红”脐橙,平均产地价6元/kg。

“因为在中熟品种上我们没有优势,所以政府现在提出要压缩中熟品种,扩种晚熟品种和早熟品种。”宋文化说:“这几年由于晚熟脐橙的效益好,加上前几年基本上都是暖冬,一些容易受冻的高海拔区域也在盲目发展晚熟品种,这些区域今年遭遇冻害后果实枯水严重,丧失商品价值,并拖累了整个行情。”

在宋文化看来,秭归脐橙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还是周期性的灾害性天气。

“从长远角度看,今年出现的问题会有利于秭归脐橙今后的健康发展。”宋文化认为此次冻害可以让更多的果农摒弃侥幸心理,做到适地适栽,并在寒潮来临前通过灌水以及树体与地面覆盖等技术措施,确保晚熟脐橙种植效益的稳定性。

但问题似乎没有那么简单。

“我们一年能做几千万的销售额,但没有利润。”宋云峰讲。在秭归,“七公主”是最早一批电商平台。

“电商的作用非常大,他能起到一个文化传播的作用,以前那种经销商进批发市场的模式不可能有这种效果。”宋文化对电商的作用是非常肯定的。

“主要问题在哪里?”我很少接触电商,不知道这碗水的深浅。

“问题在上端,在品质把控上。”宋云峰答道:“一旦达到一定的量,比如一次收几万斤之后,就容易出现问题,因为不少农民没有契约精神,追求眼前利益,恨不得把最差的货都夹杂着卖给你,尤其是价格高的时候。”

兴盛时期的“七公主”有三十几个员工,但除了客服和仓库打包人员,只有少量的人员负责脐橙采购,更多的是要找代购商代收,所以没办法做到上端的品质控制,导致赔付率过高而失去利润。

沿江低海拔地区发展的晚熟柑桔▲

在我看来,无论是去年宋云峰退出电商平台,还是今年“红肉”和“伦晚”脐橙的价格下滑,其背后的本质都是果品的标准化出了问题。

天灾也好,人祸也罢,标准化仍是国产水果提质增效的瓶颈性问题。

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我的水果比进口水果好吃,但就是卖不出进口水果那样高的价格?”

问题就在于我们的水果太“任性”!时而“温柔似水”,时而“暴跳如雷”。

对商品来说,稳定比偶尔的高品质更重要!

农业标准化在国内已推行了几十年,国家和地方起草制定的标准也不计其数,只是这些标准常被种植者和销售者视作“无用之物”。

我一直在思考,从种植、产品到销售,我国农业标准化的切入点究竟在哪里呢?直到我看到以下这则信息:

2016年9月6日,天天果园凭借“橙先生”获得2016亚洲果蔬展 “年度营销活动”大奖。“橙先生”是天天果园于2015年推出的云南冰糖橙品牌,通过引进国际顶尖水果分选设备,可做到对每个通过流水线的橙子进行光谱测量,得到果实的果肉密度、水分含量、糖分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进行分级,将含糖量在11~14度的橙子分为4个等级,每一个橙子都贴上对应的甜度标签,数值越大,甜度越高。结合“橙先生”的卖点,天天果园顺势推出了“甜蜜计划”,围绕“橙先生”和“包甜”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推广。

这不正是农业标准化最好的切入点吗?

最后补充一点,随着秭归脐橙总量的不断扩大和外围市场的逐渐饱和,也许只有过硬的企业品牌才能做好这种标准化,而像 “秭归脐橙”这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区域品牌该准备退居二线了。

编后记

近几年柑桔界最红火的产业莫过于晚熟柑桔,包括川西平原的春见、大雅、清见、不知火等晚熟杂柑,三峡库区的晚棱(又译作“伦晚”)、红肉(译作“卡拉卡拉”)、鲍威尔等晚熟脐橙,以及在云南、广西和川渝等地争先发展的“沃柑”,这些晚熟柑桔在次年2—6月陆续采摘上市,大幅延长了我国柑桔鲜果应市期,生产者也获得了比种植中熟柑桔更好的经济效益。这些晚熟柑桔中,有些是低酸品种,有些是高糖高酸品种,品质差异较大;而且,这些品种大都是从国外引进,或者是利用引进的品种杂交育成,本身对生态与气候条件的要求较为独特,适应区域较窄,栽培管理较难,弄不好就达不到市场需求的品质,这也是这些品种从国外引进近20年都未被大面积推广的主要原因。编者曾多次前往四川蒲江、重庆奉节和湖北秭归等地采访调研晚熟柑桔生产与销售情况,无论是技术人员、种植者还是消费者,反映比较多的问题就是品质的不稳定、不均衡,而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除了生态气候不适应外,还在于栽培管理技术的不适应。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尤其是电商的强势介入,品质问题被无限放大,无辜受牵连的风险也无限增大,果品销售可谓是变幻莫测。另外,虽然2—6月是水果淡季,但随着樱桃、枇杷、草莓、杨梅、油桃、杏等时鲜小水果的陆续成熟,市场留给晚熟柑桔的上市时间与空间也十分有限。目前大面积发展晚熟脐橙的三峡库区,由于山高坡陡、立地条件差,柑桔产业发展还面临劳动力短缺、劳动力成本大幅上涨等现实问题,产业发展利润被进一步压缩。因此,面对新的销售模式和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以及不稳定的消费群体,晚熟柑桔产业如何应对,是当前业内人土应该深思的一件事情。

▲ “伦晚”脐橙(左)和“红肉”脐橙

猜你喜欢
秭归县秭归红肉
湖北:秭归推广秭归脐橙手绘系列升级包装版式
伊朗红肉月产量增长11%
加工红肉才是影响健康的“罪魁祸首”
新西兰红肉出口超10亿新元,中国为最大出口目的地
新西兰红肉出口保持强劲态势
湖北:秭归举办秭归脐橙品牌推介会暨电商扶贫签约仪式
“最短路径问题”的拓展与应用
湖北:秭归脐橙品牌价值五年增长1.45倍
畅想马年 马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