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体施工连续梁中跨钢壳法合龙方案改进及分析

2018-06-04 07:29刘正飞王常峰窦国昆
铁道建筑 2018年5期
关键词:合龙转体铁道

刘正飞,王常峰,窦国昆,李 颖

(烟台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近年来,我国的交通运输事业发展迅猛,路线的交叉也越来越多,这对跨线桥梁的施工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很多跨既有铁路线的桥梁,梁底与既有线电气化接触网上方的距离非常有限,若用吊架配防护棚[1-3]、挂篮配防护罩[4]等传统的合龙方法,施工所需的机具设备多,程序复杂,施工周期长,安全风险大,对既有线影响大,改造工程量大。而钢壳法可以避免封闭不严导致的风险,可以有效减少合龙段施工的风险,将对既有线的施工干扰降到了最低。

钢壳法虽是新型的合龙施工技术,但在国内已经是较成熟的工艺。此法在集包铁路增建第二双线霸王河1号特大桥(60+100+60)m转体连续梁中跨合龙[5-6]时首次研究发明并运用,目前已经在武咸铁路上跨武广客专[7]、京石客专[8]、宝兰客专[9]、青连铁路等多个项目的合龙施工中得以实践。钢壳代替模板,无拆除和防护工序,减少了天窗点作业时间[10],降低了安全风险,而防护涂装工艺使钢壳与箱梁浑然一体,既防腐又美观。

尽管钢壳法优势明显,但其本身也存在着不足,给施工造成不便。本文以青连铁路日照特大桥(60+100+60)m转体连续梁为依托,对带肋钢壳方案进行了改进。采用悬吊钢壳方案并建立有限元模型,对比方案改进前后钢壳的受力状态,分析钢壳各组成构件应力与变形,以模拟钢壳的实际受力,为优化施工及顺利完成合龙提供依据。

1 带肋钢壳方案分析

1.1 带肋钢壳方案

根据合龙段的长度(2 m)和断面尺寸(如图1所示)来设计钢壳尺寸及所用材料。钢壳顺桥向总长4 m,其中预埋段钢壳长1.65 m(预埋1.00 m,外伸0.65 m),嵌补段长0.70 m。钢壳面板采用Q235、厚12 mm的钢板,共由3部分组成,分别为底板、腹板和翼缘板,并严格按照钢壳断面尺寸下料。顺桥向钢壳内侧焊接肋板,钢壳外侧焊缝需打磨平整,并涂防护漆。用吊车吊装钢壳嵌补段,将其与预埋段焊接成整体,安装钢筋和预应力管道,加固钢壳,最后用汽车泵浇筑合龙段混凝土。

图1 带肋钢壳方案横截面布置(单位:cm)

1.2 带肋钢壳方案的不足

用ANSYS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显示,钢壳的最大拉压正应力、主应力及最大剪应力均小于容许应力,钢板变形小于容许值,故带肋钢壳的强度及刚度均满足施工要求。

由1.1节介绍可知,原方案在顺桥向钢壳内侧焊接钢板作为肋板,用以加强钢壳的强度和刚度及其与合龙段混凝土的连接。但施工过程中,为安装普通钢筋和预应力钢筋,需在内侧肋板上打孔,因而给施工造成很多不便和困难。且打孔会削弱结构的承载力,也增加了有限元模拟分析的难度。

2 悬吊钢壳方案分析

2.1 悬吊钢壳方案

针对带肋钢壳方案的缺点,本桥采用悬吊钢壳方案(如图2所示),将之前的肋改为吊杆连接,对施工的影响由面降低到点。具体改进如下:钢壳内侧焊接锚钉(φ19钢筋),锚钉与钢筋拉杆(φ20精轧螺纹钢)焊接,钢筋拉杆上部锚固于顺桥向悬吊梁上,悬吊梁两段伸入悬浇梁50 cm。其中底板拉杆锚固在底板悬吊梁(2[16a)上,腹板拉杆贯穿箱梁竖向锚固在桥面的腹板悬吊梁(2[32a)上,翼缘板拉杆锚固在翼缘板悬吊梁(2[16a)上。施工箱梁顶板时,可在底板悬吊梁上搭设碗扣支架。

此改进方案解决了钢筋安装问题,施工工艺更简便。锚钉与钢筋拉杆在横桥和顺桥双向有间距布设,节省了钢材,减轻了合龙段自重,同时其受力明确,与梁体连接牢固,增强了钢壳的整体刚度。

2.2 悬吊钢壳模型分析

2.2.1 钢壳所受荷载

钢壳承受的竖向荷载:合龙段箱梁的顶板、翼缘板、腹板、底板处混凝土自重、模板自重及施工活载。其中横隔板下钢壳所受荷载按照腹板下加载。

钢壳承受的水平荷载:倾倒混凝土产生的水平荷载和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侧压力。侧压力计算可按下列公式[11]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F=0.22γct0β1β2V1/2

(1)

F=γcH

(2)

2.2.2 悬吊钢壳有限元模型

以ANSYS建立模型,悬吊钢壳共划分为 7 624 个单元,7 758 个节点。钢壳为三维受力,分析时锚钉及拉杆用桁架单元模拟,面板和悬吊梁分别用板壳单元和梁单元模拟,预埋段钢壳按照固结处理。

2.2.3 钢壳面板应力与变形分析

本分析主要关注钢壳面板的桥梁横向、竖向、纵向正应力,第一和第三主应力,x-y面、y-z面及x-z面剪应力和钢壳面板的变形。

由模型分析结果可知:

1)x向(桥梁横向)、y向(桥梁竖向)、z向(桥梁纵向)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均小于容许应力145 MPa;

2)最大主拉应力(第一主应力)和最大主压应力(第三主应力)均小于容许应力145 MPa;

3)x-y面、y-z面、x-z面剪应力均小于允许剪应力80 MPa。

4)钢板最大变形3.485 mm,发生在箱梁腹板底,刚度满足要求。

2.2.4 钢筋拉杆及锚钉轴力与变形分析

钢筋拉杆及锚钉分析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钢筋拉杆及锚钉分析结果

由分析结果可知:

1)单根精轧螺纹钢拉杆可承受的拉力为125.66 kN>22.074 kN,满足要求。

2)锚钉所能承受的拉力为119.28 kN>22.074 kN,满足要求。

3)钢筋拉杆及锚钉最大结构变形为2.371 mm,满足要求。

3 方案改进前后结果对比分析

对比表1结果分析可知,悬吊方案的钢壳应力较带肋方案,除y-z面剪应力外均有所增加,增幅为6%到154%,但结果均满足要求。说明悬吊钢壳受力状态良好。

表1 方案改进前后结果对比 MPa

4 结论与建议

本文对转体施工连续梁中跨钢壳法合龙方案进行了改进与分析,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

1)带肋钢壳的强度及刚度完全满足规范要求,但施工过程中肋板会妨碍钢筋的安装,给施工带来不便。

2)悬吊钢壳的强度及刚度均满足规范要求,实际施工时结构安全可靠,说明此改进方案可以满足合龙施工要求。

3)悬吊方案将肋板改为吊杆连接,降低了施工难度。本方案的改进,对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及优化设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2]。

4)为减少钢壳的应力和变形,可在混凝土浇筑前对钢筋拉杆施加部分预张力。

[1]张宁军.客运专线多跨连续梁合龙段施工技术[J].铁道建筑,2011,51(7):1-3.

[2]姚长见.上跨铁路钢箱梁桥转体施工挠度控制方法分析[J].铁道建筑,2017,57(4):26-29.

[3]张存兴.沱江多线特大桥跨既有线施工防护技术[J].铁道建筑技术,2013(12):5-8.

[4]王明慧,邱立群,陈荣山,等.高速铁路上跨高速公路连续梁悬臂浇筑施工挂篮工艺改进[J].铁道建筑,2015,55(7):22-24.

[5]武峰.跨既有铁路京包四线连续梁合龙段钢壳施工技术[J].铁道建筑技术,2012(1):63-65.

[6]姚保辉.集包第二双线霸王河特大桥连续梁转体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J].铁道建筑,2014,54(7):22-24.

[7]卢春房.轨道工程-高速铁路建设典型工程案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5.

[8]董国亮.京石铁路客运专线滹沱河特大桥跨京广铁路连续梁转体桥中跨合龙段施工技术[J].铁道标准设计,2011,55(10):78-82.

[9]贾优秀.跨既有铁路转体连续梁钢壳法合龙技术[J].施工技术,2016,45(11):42-45.

[10]骆祖文.转体施工桥梁的有限元结构验算及优化[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2

[1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JGJ 162—2008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12]陶美祥,钟祺,光明.墩顶转体桥转体定位及中跨合龙施工技术研究[J].施工技术,2016,45(18):115-118.

猜你喜欢
合龙转体铁道
基于无应力状态法的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梁合龙方案
铁道小卫士
新型支承体系多跨矮塔斜拉桥合龙方案研究
昆楚高速公路 西河特大桥上跨成昆铁路成功转体
连续刚构桥梁一次性合龙关键技术研究
国内铁路最大跨度连续刚构梁合龙 中老铁路:控制性工程阿墨江双线特大桥合龙
我国桥梁转体刷新世界纪录
荷兰咖啡吧里奇妙的“空中铁道”
某混合梁转体斜拉桥称重及配重研究
《铁道通信信号》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