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教师课堂观念,拓宽学生求知空间

2018-06-04 09:41孙瑞霞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8期
关键词:拓宽课堂

孙瑞霞

【摘要】本文作者依据多年工作经验,对转变教师课堂观念,拓宽学生求知空间研究分析,以便和同行切磋与交流。

【关键词】转变教师 课堂 拓宽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8-00-02

孙云晓在《培养独生子女的健康人格》一文中说:“教师应当从“独奏者”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不是塑造他们”。现在我们新课标指导下的教学理念正体现了他的这一观点。

传统的教学是教师把教材当成唯一的教学依据,把教科书当成学生获取语文知识,形成能力的唯一“宝库”。其实,教材只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教师获取知识的凭借,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载体,然而他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凭借,更不是形成语文能力的惟一载体。我们在使用教材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不应是简单的宣讲教材,而要用活教材,活用教材,走一条“跳出教材教教材,走出课堂学语文”的教学之路。

一、 教师应重新定位,做好课堂主导

课改以前,因考试要求的局限,教师对教材的灵活运用和对教参的大胆质疑还放不开手,把教参视为绝对蓝本,现在我们可以从教参的束缚中摆脱出来,从容不迫的审视教参,并根据学生的情况创造出自己的东西或作出相应调整,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拓展他们的思维,教出有个性的课来。例如我在教《最后一课》时,我先让学生闭书听录音两遍,然后让学生听自己的感受,可以是针对全文,也可以是针对一个小小的细节,甚至仅仅是一个词的精妙。有一个学生谈达到,“我仿佛看到习字课上哪一张张小小的字帖,像一面面胜利的旗帜在法兰西上空飘扬,这让我内心又激动又感动。”在教授《背影》这一课时,当讨论用“背影”做题目的妙处时,一名学生谈到:背影比起正面来,给人一种压抑感,作者用“背影”做题目,就从题目上使人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沉重”。学生的这些感受着实令人出乎意料。

二、 教师应更新思想,建立立体开放型课堂教学模式

开放的教学模式必须为学生创设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气氛为前提,把学生作为生动活泼的个体来看待,要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鉴于此,就应打破了传统的课堂内容和形式,把单一型的教学形式改变为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把学生从“笼子”里解放出来。

在教学手段上,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勤于实践,除此以外,别无他法,“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使其”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经常采用导读式、探究互助式、演讲式、辩论式、游戏式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这些组织形式的共同特点就是让学生广泛参与,在参与中增长智慧和各种能力。例我在上“我也追星”这一活动课时,引导学生就“我最崇拜的明星是谁?它有哪些有缺点?我们要向明星学什么?”等问题展开了讨论,通过这种探究互助的学习形式,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成为了学生爱学愿学的乐园,而且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同时,在开放的课堂教学中允许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保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通过恰当的引导,扩张和发展学生的想象了和创造力,让学生体验到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和生命价值,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课堂上采用了“问题探究”的教学模式时,一是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打破了传统的以问题为起点,以结论为终点的做法,不把现成的结论教给学生,而是注重了教学过程。二是引导学生挖掘问题,激发学生以产生问题始,以产生新问题终,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空间上,要鼓励学生从课堂走到课外,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语文学习的范围是广泛的,语文的外延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可以说人类活动延伸到哪里语文学习就到哪里,各种语文能力的培养,都可以在这个广阔的天地里找到空间,因此语文教学不等同于语文课本教学,要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就要延伸到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让学生到大自然中感受自然、陶冶情操、增强毅力,让图书馆、运动场、农贸市场及风景名胜等都成为学生主动求知、感悟生活的课堂。同时,结合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从校内课堂延伸道校外课堂,例:在教《看云识天气》时,我让学生根据课堂上所学知识,在每天固定的时间观察天气情况,做天气预报,然后课堂小组交流,看哪一组做的天气预报最准。这样通过课外活动,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领域,使学生在课内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课外得到有效的巩固和应用,在强调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语文实践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在教学内容上,要鼓励学生从书本外学习,拓宽学生学习渠道。长期以来,繁重的课业负担压的学生穿不过起来,正如陶先生所说,“日渐由先生督课,晚上由家长督课”,学生几乎成了看书写字,做题的机器人,成了名副其实的“字纸篓”,“书架子”,严重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抹煞了他们的创造力。因此我在教学中通过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科学减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是让他们每天回家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电视节目,返校把自己的感想讲给同学听;节假日走出去春游、秋游,并写出游记,回校交流。二是引导学生做一些拓展性作业,例如学习课文之前让学生查找作者的有关资料及写作背景等等,学完课文之后推荐相关的作品,例如学习完了冰心的《荷叶 母亲》时,推荐阅读冰心的诗集《繁星》和《春水》,在学过朱自清的《背影》后,我向学生推荐了三毛的《背影》,在学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我向学生推荐了《鲁迅全集》……,另外,我还尝试向学生推荐了一些诗文精品和科普读物,让学生感受到时代的脉搏,像具有大家风范的《美文》杂志和图文并茂的青少年科普杂志《我们爱科学》等,一直阅读课上的首选。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阅读资料的习惯,扩大了知识面,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性发展。三是引导学生做一些研究性作业。可以根据他们自己选择的课题布置学生做调查研究,撰写读书笔记,小论文等相应的作业。做这样的作业,学生可以想之所想,作之所作,乐之所乐,个性得到充分张扬,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语文素养也得到了提高,胜过定性作业的百倍。

三、 教师应探寻培养学生创新的各种途径

1997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朱棣文先生说:“中国学生学习很刻苦,书本成绩很好,但动手能力太差,创新精神不足。美国学生虽学习成绩不如中国学生,但他们有长信惊声和冒险精神……所以往往能创造出一些惊人的成就。”我們应正视这一不争的事实,也要千方百计的使我们的学生动起来,给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创新机遇,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因此,我利用时机开展各种语文活动,例参观访问,读书交流会,朗诵会,演讲比赛,辩论会,知识竞赛,排演课本剧……都是很好的学语文的途径,我经常开展散文朗诵和古诗文朗诵比赛,长期开展课前二分钟语文小活动,开展情景对话,名言串讲,新闻发布,美文朗诵、自编自演课本剧等多种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思变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应不断更新观念,抓住课改的契机,大胆尝试,为国家培养既有创新精神,又有实践能力的人才,我们责无旁贷。

猜你喜欢
拓宽课堂
帮助母亲拓宽眼界
小小羊肚菌 拓宽致富路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嘻游课堂
嘻游课堂
拓宽宣传平台 讲好人大故事
我省拓宽企业“混改”——不搞“一刀切”、不搞“拉郎配”
软场地土拓宽桥梁地震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