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理论在四川革命老区建设的应用研究

2018-06-05 02:13
建材与装饰 2018年23期
关键词:老区绿地海绵

李 茜 李 莹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四川成都 611731)

1 引言

四川革命老区涉及17个市(州)的81个县(市、区),人口4000多万,多数城镇地处“秦巴山区灾害分布区”、“四川盆地东部大暴雨、山洪、滑坡区”,常年遭受暴雨、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袭击。同时老区中的老旧城区的面积比例相对较大,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基础设施较滞后、生态环境脆弱,洪涝灾害、雨水径流污染、水资源问题较为严重。

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大对我国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重视和支持革命老区的发展。2016年,国家发改委在《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中提出:革命老区的试验区进行基础设施投融资、资源开发、生态保护补偿等方面改革创新和试点示范,支持老区开展绿色城市、智慧城市和森林城市建设[1]。

2 海绵城市建设理论为四川革命老区的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我国住建部于2014年11月发布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提出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洪灾害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将防、排、蓄、渗、滞等措施合理地结合起来,减轻城市防洪排涝的压力。海绵城市建设是在城镇建设过程中新型的关于绿色建设的理念。

海绵城市建设理论是以生态优先的原则,结合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收集与利用雨水,统筹协调水资源和水循环的系统性,在确保城镇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实现雨水在城镇区域的积存、渗透、净化和利用,促进雨水资源回收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如图1所示。

图1 海绵城市建设理论水循环流程图[2]

四川革命老区地处盆地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海绵城市建设的理论为四川革命老区的城市建设与改造提供了新思路。海绵城市建设可以减少革命老区城市内涝的发生,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建设海绵城市有利于革命老区城镇生态环境的改善,以节能理念推动新型城镇化,推进绿色生态城区发展,从而促进四川革命老区的快速发展。

3 海绵城市建设理论在四川革命老区建设的应用

3.1 雨水收集利用

3.1.1 雨水收集系统

雨水收集系统,主要收集建筑屋面、硬化路面雨水、绿地雨水、场地雨水等,经过输送、净化、存蓄等处理,再加以利用的系统。经过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处理后。由弃流过滤系统、蓄水系统、净化系统组成,如图2所示。

3.1.2 下沉式绿地

图2 雨水收集系统

根据四川老区的环境与场地条件,可大量以下沉式绿地将雨水进行汇集,在植被、土壤的作用下,将蓄水通过雨水口排入城市管网中,如图3所示[3]。通过汇集雨水对景观水体进行补给、对植物进行浇灌,节省了人力和财力的投入。可以应用在道路绿化、公园广场、景观湿地、小区绿化中,减少城市洪涝的现象,改善微环境,提高城市绿地的生态价值。

3.1.3 路面铺装

海绵建设理论对于各类道路的应用,可以采用“JW生态工法”,即道路路面铺装时,以在土壤层上铺设碎石、混凝土透水砖等材料实现渗透、过滤、和储存雨水,可以使得一部分雨水渗透至地下土壤层,正常补给地下水,其余的雨水则进入地下排水管道或者雨水存蓄池,如图4所示。通过此方法铺装路面后,可有效解决雨季城镇道路出现“看海”的问题,调蓄雨水资源。

图3 下沉式绿地示意图

图4 JW生态工法示意图

3.2 应用效益

四川革命老区利用海绵建设理论进行城镇化建设将得到环境效益、社会经济效益等。

(1)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将雨水收集用于消防用水、景观用水、清扫及绿化用水等,可节水并活用水资源。

(2)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保护:包括城镇的水环境保护、生态系统保护、改善微气象。

(3)提升环境舒适度:通过创造亲水空间,如绿地、景观池、群落环境等,形成城市景观、提升环境及人居舒适度。

4 小结

通过对四川革命老区城镇雨水的系统管理,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建设方式,必将推动四川革命老区的生态化城镇发展,极大地改善革命老区的人居环境。

基金项目: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资助项目(SLQ2017C-03)。

[1]权威信息[J].中国老区建设,2016(09):6.

[2]吴丹洁,詹圣泽,李友华,涂满章,郑建阳,郭英远,彭海阳.中国特色海绵城市的新兴趋势与实践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6(01):79~97.

[3]孟岭超.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生态景观重塑研究[D].河南大学,2015.

猜你喜欢
老区绿地海绵
2021年1—6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老区在努力奔跑
海绵是植物吗?
坚决打赢打好老区脱贫攻坚战
驻马店市绿地内草坪改造及养护管理
走进绿地
克拉玛依城市防护绿地树种的选择和配置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