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去图书馆吧

2018-06-05 12:31鲁稚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18年5期
关键词:书架上阅览室管理员

鲁稚

我每在一个城市居住超过一个月,必定会去找图书馆,办一个借书证。爱去图书馆的我,也把这个“毛病”传染给了儿子鲁鲁。鲁鲁4岁多的时候,我们全家来到北京,不久后,我就发现离家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图书馆,而且里面还有少儿阅览室。这让我大喜过望,除了给自己办了借书证,还带鲁鲁去拍了他生平第一张证件照,让他在5岁的时候,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张借书证。

尽管那个图书馆里的少儿书不多,但我还是经常带鲁鲁去,如逛商店、逛公园一样,去图书馆未必一定有很强的目的性,但哪怕是随便翻翻,也可以培养孩子对书的敏感,就像逛商店可以让人感受商品、感受时尚一样。

那个少儿阅览室很简陋,陳旧的木书架上,放着不多的书,一小块空地上,放着几个小凳子。少儿阅览室原本是不让大人进去的,但鲁鲁年龄实在太小,每次让他自己进去,待不了两分钟就跑出来找我。我只好请求管理员让我进去陪他,我保证不说话、不干扰别的孩子。管理员看我态度诚恳,竟然同意了。

我成了少儿阅览室里唯一的成年读者。有我在身旁,鲁鲁也心安了许多,他开始东翻翻、西看看。很多时候他还是希望我给他讲,但他也知道不能干扰了别人,我们都是尽可能地压低声音。

或许是从那时候开始,鲁鲁学到了自律、学到了遵守规则。图书馆不仅是一个让孩子阅读的地方,也是一个公共空间,孩子可以在其中学会如何参与社会活动、如何与他人相处。图书馆的诸多规定,譬如办证、存包、保持安静、爱惜书籍、遵守开闭馆时间、按时还书等,这些其实都是我们作为社会人必须学习的礼仪和规范,孩子在图书馆一边阅读,一边潜移默化地学到了礼仪和规范。

鲁鲁上学之后就很少去少儿阅览室了,因为那里的书实在太少、太旧,买书读又成了让孩子感受阅读的一种方式。那时候网购还不发达,我们常去西单图书大厦买书,两人去一趟,单单路费就要20多块钱,再加上吃饭等其他花销,一趟下来就得不少钱。但即使这样,我们每年都会去两三次,仿佛是一种仪式,是对书的朝拜之旅,这对于我们认识阅读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那时候,我完全可以一个人去把书买回来给鲁鲁看,但我选择带他一起去,因为买书的过程也很重要,需要孩子亲自参与。他选书的过程就体现了自主性:他选书的时候总带着好奇和期盼,看看封面封底、看看作者介绍,还会读一读书中的内容,最终再决定买不买,这其实也是一种阅读。最后,他从众多的书籍中确定了自己要买的书,心里也是满满的成就感。

前段时间遇到一个家长,说她听专家讲座,要让孩子处于书的环境中,随手就能拿到书。所以她就买了很多书,而且全部摆放在儿子房间,书架上是书,书桌上是书,床头上是书,地板上是书,保证孩子一睁眼就能看到书,随手就能拿起一本书。她说得眉飞色舞,我心里却“咯噔”一下,有种被书活埋的感觉。其实,给孩子设置阅读环境,也要掌握分寸。

阅读是一个人的思想史,阅读构成了心灵的大厦,但这个大厦的基石是兴趣,没有兴趣的阅读都只能触及表层。生活里有很多可以引发孩子阅读兴趣的方式,父母做好了,自然水到渠成。

猜你喜欢
书架上阅览室管理员
可疑的管理员
她就在我书架上
高中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功能及管理浅探
彩色猫头鹰
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功能及管理研究
给书架美容
面包圈
让管理员管不了的名字
小侦探与艺术家(上)
当小小图书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