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红豆杉果实特征研究

2018-06-06 07:02陶光林高尔刚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8年2期
关键词:红豆杉贵州林业

陶光林,高尔刚

(1.贵州省黔东南州林业科学研究所,贵州 凯里 556000; 2.贵州省黎平县林业局,贵州 黎平557300)

南方红豆杉[Taxuschinensis(Pilger) Rehd. var.mairei(Lemee et Levl.) Cheng et L. K. Fu]属红豆杉(Taxaceae)科红豆杉属,常绿乔木,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高达12 m,树皮灰褐色、或暗褐色,红褐色,裂成条片脱落。叶排列成两列,叶条形,微弯或较直,长2~3.5(~4.5)cm,宽3~4(~5)mm,上部常渐窄,先端渐尖,下面中脉带上无角质乳头状突起点,或局部有成片或零星分布的角质乳头状突起点,或与气孔带相邻的中脉两边有一至数条角质乳头状突起点,中脉带明晰可见,其色泽与气孔带相异,呈淡黄绿色或绿色,绿色边带亦较宽而明显;种子通常较大,微扁,多呈倒卵圆形,上部较宽,稀柱状矩圆形,生于红色肉质的杯状假种皮中[1]。

南方红豆杉产于安徽南部、浙江、台湾、福建、江西、广东北部、广西北部及东北部、湖南、湖北西部、河南西部、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四川、云南东北部[1]。贵州产遵义、凤冈、梵净山、翁安、雷公山、从江、榕江、荔波、镇远、天柱、黎平、剑河等地;生于海拔1 300 m以下山地,多成散生[2]。

南方红豆杉的次代谢产物紫杉醇为治癌物质[3-4];木材耐湿耐腐,为水利工程的优良用材[5];民间成熟的假种皮可以食用或用于泡制果酒,种子入药有驱虫、消积食作用,种子油可供工业用[6];此外,对南方红豆杉从育苗技术[7-8]、种群动态[9]及群落特征[10]、光合特性[11]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目前对南方红豆杉果实及种子的研究少见报道,对其果实进行调查研究为人工繁殖和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基础资料。

1 研究方法

1.1 果实采摘时间

供研究的南方红豆杉果实分别于2012年11月26日采自剑河县林科所12年生的树体和2012年11月24日从榕江四格收购的成熟果实,本文所说的果实为成熟的假种皮包裹着种子在内的总体。

1.2 果实特征测定

分别对采自两个产地的南方红豆杉果实,采用四分法,随机抽取30粒,用游标卡尺测定果实的长、宽、高,洗净后再测定种子的长、宽、高,搓去假种皮洗净后用吸水纸吸干表水测定净种子重,然后计算出种率。以上试验共3次重复。

2 结果与分析

2.1 果实形状分析

通过测定,南方红豆杉果实形状结果见表1。

表1 南方红豆杉果实形状 cm

2.1.1 果实粒径

由表1可知,南方红豆杉果实椭圆形至近球形,长为0.834~1.12 cm,平均0.942 cm;宽0.704~0.94 cm,平均0.849 cm;高0.656~0.902 cm,平均0.767 cm。

2.1.2 种子粒径

表1表明,不同产地南方红豆杉种子大小差异不大,剑河县种子长0.682~0.78 cm,平均0.724 cm;宽0.5~584 cm,平均0.539 cm;高0.43~0.496 cm,平均0.458 cm。榕江县种子长0.584~0.732 cm,平均0.644 cm;宽0.508~0.606 cm,平均0.546 cm;高0.418~0.512 cm,平均0.458 cm。种子平均大小为长0.684 cm,宽0.543 cm,高0.458 cm。

2.1.3 果实重及出种率

通过表2可以知道,南方红豆杉果实重为10.43 g/30粒,种子重为4.87 g/30粒;出种率为46.65%,出种率较低。

表2 南方红豆杉果实重量及出种率

2.1.4 种子千粒重

由表3可以看出,不同产地南方红豆杉种子的千粒重差异较大,剑河县的为162.2 g,榕江的为95.5 g,平均为128.9 g。这主要是因为采自剑河县的种子是由充分成熟的果实净种而得,种子充实,而榕江县的种子,采摘时有的果实尚未完全成熟,种子不够充实。

表3 南方红豆杉种子千粒重 g

3 结 论

南方红豆杉果实为椭圆形至近球形,果实平均长为0.942 cm,平均宽0.849 cm,平均高0.767 cm;不同产地南方红豆杉种子大小差异不大,种子平均大小为长0.684 cm,宽0.543 cm,高0.458 cm;果实重为10.43 g/30粒,种子重为4.87 g/30粒,千粒重为128.9 g;出种率为46.65%。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7卷[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445.

[2] 贵州植物志编委会. 贵州植物志:第1卷[M].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2:34.

[3] 赵丁,秦葵,曹聪梅,等. 南方红豆杉和东北红豆杉中的单体化合物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7,19:635-638.

[4] 董权锋,刘晶晶,于荣敏. HPLC测定比较曼地亚红豆杉和南方红豆杉不同部位的紫杉醇含量[J].中药材,2010,33(7):1048-1051.

[5] 张庆孝. 南方红豆杉丰产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2013(7):16-17.

[6] 隆仕香,叶显平. 歙县南方红豆杉资源分布及保护对策初探[J].安徽林业科技,2013,39(2):62-64.

[7] 黄德积. 南方红豆杉播种育苗技术[J].广东林业科技,2010,26(1):123-124.

[8] 吴秋良,单利英,刘足良. 南方红豆杉嫩枝扦插育苗技术研究[J].华东森林经理,2011,25(1):21-22.

[9] 孙启武,王磊,张小平,等. 皖南山区南方红豆杉种群动态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9,22(4):579-585.

[10] 苏宗明,黄玉清,李先琨.广西元宝山南方红豆杉群落特征的研究[J].广西植物,2000,20(1):1-10.

[11] 童晓青,秦玉川,许琳,等.不同苗龄南方红豆杉幼苗的光合特性比较[J].江西林业科技,2011(3):3-5.

猜你喜欢
红豆杉贵州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贵州,有多美
land produces
沉醉贵州
红豆杉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我与贵州茶一起
宜春区域南方红豆杉生境及其生长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