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国产女主图鉴

2018-06-06 05:13李莎
看天下 2018年15期
关键词:图鉴海燕上海

李莎

表达物欲不再是坏女人的专利。在被玛丽苏支配多年后,

国产影视人终于又关照起人性的复杂面了,只是如何表达得更深刻,更具现实意义,

以获得多数观众的认可,就是下一个课题了

两个漂泊在上海的女孩,在合租房里吵了起来。

“你裝得再像上海人,在别人眼里也是外地人。你就不能安安分分过日子吗?”陆曼妮瞪大双眼,一副要喊醒执迷不悟者的样子。她是房产中介的销售员,虽然从东北漂到上海,但追求的是所谓“踏实”的人生。

“要安安分分你为什么不回老家?我们在这里不就是为了过上跟老家不一样的生活吗?”安徽女孩罗海燕回敬道。因为坚持留在上海,她和相恋四年的初恋男友分手。练英文、学打扮、熬夜做PPT、交上海男友……从满脸无知的实习生,到可以独立运营一个广告项目,只用了两年时间。

“你别以为在高级写字楼上班,喝个咖啡,处个上海男朋友,你就高我一等了。”

“陆曼妮,你神经病,你就是一个连梦想都没有的人。”

争吵过后,罗海燕搬出了合租房,住进了从前法租界的老洋房里,那里有成荫的梧桐树,一个曾经看不起她的上海本地女孩说过:“有梧桐树的地方才是上海。”

她要做真正的上海人。回老家做公务员的初恋也好,只求在上海“安安分分”的室友也好,听妈妈话的上海男友和他歧视外地人的妈也好,都被慢慢甩在了身后。

这是《上海女子图鉴》的女主角罗海燕,坦承欲望,并为之付出努力。

《上海女子图鉴》中,女主角罗海燕从满脸无知的实习生,到可以独立运营一个广告项目,只用了很短的时间

那场吵架的戏拍得很快,台词是两个演员在现场临时磨出来的。戏拍完了,扮演罗海燕的王真儿觉得“很痛快,很爽”,终于借角色喊出了自己心里的话。她想起初到北京做演员的自己。非科班院校出身,不够漂亮,经常接不到戏,没有收入,不敢告诉父母,他们身在徐州老家,整天盼望女儿回去找份稳定的工作……

从年初开始,在大都市中漂泊的女性,频繁出现在影视作品中,谈情说爱不再是她们最重要的剧情。有的为了户口,到处“捕猎”符合条件但并不喜欢的男人,比如《后来的我们》里的方小晓;有的为了签单,撒娇流泪,想方设法施展女性魅力,比如《北京女子图鉴》里的陈可;还有的相貌平凡,只能靠埋头苦干争取机会,比如罗海燕。

玛丽苏风潮已过?

倾尽全力争取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过程中或失去爱人,或暗耍心机,并不是国产剧女主角常见的样子。即便开创所谓大女主戏热潮的《甄嬛传》,女主角甄嬛斩尽所有宿敌,成为最后的赢家,在初出场时,仍旧一副单纯无害的模样。她无心争宠,为了躲避是非,还谎称患病。满腹野心,争名逐利,是女配角们的特质。她们不断加害甄嬛,甄嬛见招拆招不得,只能以眼还眼,即所谓“黑化”。

后来的《芈月传》《武媚娘传奇》《那年花开月正圆》等等打着大女主旗号的影视,无一不是此套路。女主角靠着每一个对她一见倾心、痴情不改的男性角色过关斩将,终于登上人生巅峰。但她们并不快乐,即便手握无上的权力或倾城的财富,因为“但求一心人,白首不相离”才是她们真正的梦想。而通常此时,那些痴心人为了成全她,都已经不在了。

《北京女子图鉴》中的陈可(戚薇饰),在北京打拼十年后,坐火车回到老蒙

去年,当《那年花开月正圆》单集收视率破4,成为仅次于《人民的名义》的年度第二时,大女主戏走到了最高峰。但同时,它的评分却在不断下滑,开播时8.1分,之后一路猛跌,徘徊在7分左右。女主角周莹集美丽、纯洁、善良、勇敢、智慧、专一等所有优点于一身,除了反派之外几乎所有男人都为她所倾倒,愿意无悔奉献自己的一切。

戏播过半时,导演丁黑出面接受多家媒体采访,“回应玛丽苏质疑”成为了必答问题。

问:“本来以为是商战戏,但言情的戏份却远大过商战?”

答:“言情是大家比较爱看的方式,也是跟年轻观众最直接的对话方式。”

问:“过于神话女主角?”

答:“戏播出后至今各方面热度不减,说明大多数观众还是喜欢看吧?”

……

这个在电视时代累积了相当口碑的导演,反驳了一切关于“玛丽苏”的评价。他坚信,电视观众需要的就是周莹这样完美无缺,被所有男人爱慕的女主角。

《上海女子图鉴》中,女主角罗海燕与多位男士有感情纠葛。在接受本刊采访时,制片人金屹菲解释道:“在我们还非常年轻的时候,爱情是人生重头戏,但当你的路越走越宽时,你会发现不管是爱情还是婚姻,根本不是我们人生唯一的支点,我们应该提倡一种多元的价值观,而不是只有走入家庭这一条出路。”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那年花开月正圆》之后,《独步天下》《秦时丽人明月心》《凤求凰》等同质题材,纷纷在被寄予厚望后哑火,过去几年里最热门的大女主戏似乎正在失去市场。

同样在去年秋天,《北京女子图鉴》开机。一千多公里外的上海,《上海女子图鉴》也在拍摄中,优酷买下了日剧《东京女子图鉴》的改编权,找到两套班底,同时推进北京、上海两版“图鉴”。这些“图鉴”中的女子,和以往的大女主截然不同。

在《上海女子图鉴》制片人金屹菲看来,流行了多年的“大女主”其实是“带着男权社会的模式去要求的女主。她一定是漂亮的、完美的,但其实这不是女性眼里对自己真正的评价”。相比之下,“图鉴女主”们就不那么“完美”了。她们剑指成功、渴望名利,爱情是温饱之后的额外甜点,可以有,但不是必需。曾经只属于女配角的人设被安在了一向清心寡欲的女主角身上。

去年3月,第一次听说《东京女子图鉴》的形式和内容后,女制片人金屹菲就毫不犹豫接下了这个项目:“我为什么一定要刻意去让男性觉得我是完美的呢?我不在乎这件事情,我要做我自己,一个独立的自由人。这是这个女主吸引我的地方。”

比日本女主幸运

女主角绫从日本乡下到东京,从二十出头到年近不惑,从底层实习生到时尚企业高管的过程,《东京女子图鉴》只用了11集就讲完了,金屹菲把它称为“PPT式地展现人生”。

绫虽然靠着永不停息的欲望,在职场上一路进击,却始终无法突破原生阶级。富二代男友坦白自己另有门当户对的结婚对象;高档和服店老板男友,不会放弃原来的富裕妻子;朋友介绍的东京港区的律师,根本不考虑乡下出身的女性……

40岁时,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绫已经可以说出:“东京没什么是我想要却得不到的东西了。”但却一次次被拒绝在上层社会的门外。她找了各方面条件还算凑合的伴侣,终于得来一个已婚的身份——同时也是社会评价一个女性成功与否最重要的标签,但还是被背叛,以离婚收场。好在她还有工作,但职场天花板俨然已经压在头 上。

《东京女子图鉴》中的绫(水川麻美饰),被欲望驱使在东京奋斗二十年,但始终被拒绝在上层社会门外

“日本的阶级固化现象严重得多,所以,《东京女子图鉴》那位女主人公的上升通道是相对封闭的。她只能通过跟某些男人结合才能获得她想要的生活。但是在上海或者在北京真的一个月挣好多钱,职位很高,活出风采的职业女性不在少数。”《上海女子图鉴》导演程刚 说。

北京和上海兩版“图鉴”都重写了剧本,虽然同样把留在大城市,过上人人称羡的生活当作人生目标,但中国女主的结局要幸福多了。曾把拥有LV包当作梦想的陈可,历尽千帆后,卖掉了北京的房子,开始创业。转身还有位优秀医生等在原地,拿出自己的银行卡,帮她租下办公室,二人幸福相拥。至于罗海燕,《上海女子图鉴》尚未播完,编剧王丹卿在接受本刊采访时只说:“女主一定会被大家羡慕嫉妒恨的。”

再看看日版女主角的结局:绫挽着男闺蜜,似乎终于走向平静时,穿着奢华的女性走过,绫又满眼羡慕,转向镜头说:“像我这样贪婪的女人,是永远不会满足的。”相比之下,国产版仿佛一出单纯的励志学。“当然我们在创作的时候,自始至终把握一点,我们的价值观肯定是非常正的,这个大方向一定是没有问题的。”金屹菲说。

普通观众:难以代入

在豆瓣上,《东京女子图鉴》有8.7分,而北京、上海两版分别是6.2和6.6分,不算很高,但相较于去年《深夜食堂》的2.8分,《麻烦家族》的4.5分,《解忧杂货店》 的5.1分,同样源自日本IP的“图鉴”系列,已经在缩短差距了。

北上两版的制片人卢林、金屹菲,以及上海版的导演程刚都将此前的失利归结为对文化差异的处理不当。“我个人甚至觉得日本整个社会跟中国的差异,大过中国跟欧美的差异,很多日剧,就是找中国的演员来一模一样演一遍,它的味道和气质也完全不一样。事实上这么多年大家翻拍了那么多的日剧,没有一部能够出来的,也从侧面印证了我个人的想法,就是日剧其实是不可翻拍的。”金屹菲 说。

程刚用“抓其魂,而不是抓其形”来形容《上海女子图鉴》的改编。剧组特地请来日本的造型师、灯光师、美术总监,但几次沟通后,发现日方虽然细致,但很多建议并不符合中国现实。电视剧从2003年一直讲到2018年,15年间女性着装变化是非常重要的细节。日方设计的服饰大多是黑白二色。有过职场经历的几位女主创看后立刻表示,中国写字楼里的女白领都是争奇斗艳,十分花哨的,黑白这样克制的审美并不占多数。

于是涂着红唇,穿着蓝粉相间衬衫的上海女孩Kate带着罗海燕去做头发时,悉心地说:“你想在上海站稳脚跟,除了能力外,外貌气质都很重要,所以你不能光学英文就忘了打扮自己。”导演、编剧都是地道的上海人,把握起上海女性的特质来有天然的优势。

至于和日版相差的2.1分,电影博主哈影小十君在知乎上写出了这样的看法:“一方面,编剧要刻画一个人人都可以接近并代入的普通人形象,所以女主有着不高不低的出身、品位,境界也未有超越普通人之处;另一方面又要刻画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戏剧性人物……一旦你的人物步调快于现实生活了,代入者便会产生抵触心理:我可没那么多升职加薪,也没那么多烂桃花,更别想毕业几年就在北京上海买房。”

成功人士:这不就是我嘛

但还是有人把罗海燕代入了早年的自己。《上海女子图鉴》播出后,主创收到最多的信息是:“这不是我嘛!”

东方卫视主持人万蒂妮就是其中之一。看过前几集后,她特地给金屹菲发了一条微信:“画面质感和情节故事,和我当初出道的时候面对的、感受的大环境,以及发誓努力奋斗留在上海的心境很贴合。”金屹菲回复道:“这部戏倾注了我太多的真感情和经历,确实自己也很满意。”

她们是70后、80初的一代,1990年代末、2000年代初来到上海。浙江人金屹菲经常被当地人唤作“乡下人”“外来妹”。因为英文不好,在职场上屡次碰壁,为此她特地到当时最大的英语培训机构补习。《上海女子图鉴》中罗海燕学习英语,还遇到了英俊男老师的剧情就是取材于金屹菲的这段经历。

同一时期,上海电视台搬到新开发的浦东新区,刚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的万蒂妮进入电视台实习,一千多块可以在离电视台大楼不远处租一间面积不大的公房,虽然房间里只有一张用石头搭的木板床。

当时上视正着手改版,组建东方卫视,给了新人很多机会。还在实习期的万蒂妮曾同时做过四档节目,身兼制作人、剪辑师、主持人,每期节目只有两百块的经费,经常要自己贴钱,请灯光师、摄影师吃饭,付打车费。“我从不计较。我想我可以做节目,还有形象的露出,对我个人也是一种广告,我永远都能从另外一种角度想。”万蒂妮 说。

因为频繁的“露出”机会,万蒂妮很快成为上海家喻户晓的主持人。接受记者的电话采访前,她正一边喝着自调的鸡尾酒——酒杯也是精心搭配过的——一边烧着本帮菜,“这就是上海熏陶出来的我,很放松地喝喝饮料喝喝酒,我还会自己做酒酿。”

《超时空同居》的女主角谷小焦把相亲地点定在房产中介,提出“买房就结婚”

金屹菲则进入上海文广集团,后又自组工作室,是业内知名的电视剧制片人,从“乡下人”变成“金老师”“金总”,早早拿到上海户口,讲一口地道的上海话,“你跟上海人没有任何区别,甚至很多上海人都以你为楷模,我觉得这是非常值得骄傲的。”

“公平”是她们对上海共同的评价,“它其实能够提供给年轻人平台,意味着它是非常规范的,是比较透明的一个平台,这是上海内在非常吸引人的地方。”

罗海燕是她们这代人的故事,或者说就是她們成功人生的投射。

物欲不是坏女人的专利

一部着力强调写实的电视剧,观众的评价分为两派,一边是“和自己很贴合”,一边却是“人物步调快于现实生活”。

属于前一派的万蒂妮这次为了追剧,特意买下了播出平台一年的会员,这也是她第一次在视频网站上花钱。显然,她并不是视频网站的主力观众。

根据新传智库发布的《2016年网络自制剧行业白皮书》,网剧受众以女性为主,90后是网剧最主要的观众,而45岁以上的群体则基本不看网剧。学生占比超过50%,大学生、研究生是主要群体。

2000年初的沪飘罗海燕,对这些“主要群体”来说俨然已经非常遥远。和罗海燕同龄的程刚在接受本刊采访时,直接指出两代人的差别:“到今天为止,大城市的竞争越来越强,留在大城市可能越来越不容易,我记得我那届的毕业生,如果是交大的本科生工资是三千五百块钱,现在我觉得一个本科生大概也就五六千块钱。但是这十七八年里房价涨了多少,房租涨了多少,物价涨了多少。这些经济上的压力会导致人的不同。”

成功的概率越来越小,那些平庸甚至挫败的大多数,难以对“付出就有回报,想要就能得到”的故事产生共鸣,也是情理之中了。而最终能在大都市留下的,必然在各方面都实力超群。“对罗海燕们来说,是前有高峰峻岭,后有新浪拍岸。”王丹卿对本刊说。

沪飘罗海燕和北漂陈可曾在《北京女子图鉴》番外篇中相遇过。二人同时争抢一个客户,罗海燕几乎就要拿下单时,更年轻漂亮,也更会施展性别优势的陈可单独约高富帅客户见面,声泪俱下地哀求:“如果你不跟我签约,我就要离开北京了。”客户顿生怜爱之情,推掉了罗海燕,选择了陈可。即便标榜为独立女性,被男性认可的女性魅力仍然是她的核心竞争力。

大都市中漂泊的女性,面对的挑战有的在升级,有的始终如一。

“这样的故事接下来会越来越多。”程刚说,“随着我们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去漂泊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的故事当然是值得表现的。而且我预测将来可能不一定是北上广了,可能会到那些二线城市。”

接受本刊采访的当天早上,程刚去看了近期热映的《超时空同居》,比不甘平庸的陈可、罗海燕更加露骨,电影里的女主角谷小焦直接把相亲地点定在房产中介,提出“买房就结婚”。

表达物欲不再是坏女人的专利。在被玛丽苏支配多年后,国产影视人终于又关照起人性的复杂面了,只是如何表达得更深刻,更具现实意义,以获得多数观众的认可,就是下一个课题了。

猜你喜欢
图鉴海燕上海
濒危生物图鉴
中国人吃饱吃好图鉴
中国人吃饱吃好图鉴
中国人吃饱吃好图鉴
Friendship
欢乐上海迪士尼
赏春
赏春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