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风骨以育之

2018-06-06 07:39黄惠远
广东教育·综合 2018年5期
关键词:飞花古诗文古诗

黄惠远

“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孔子在中国古代诗歌的第一个高峰之后,即简明扼要地告知世人,诗教的重要性及其遣怀言志的作用。如今,随着“国学热”潮流的推动,传统文化逐渐回归;自“部编本”语文教材推行,编入课本的古诗文数量上升,古诗文的学习亦日益受到重视。在古诗文教学研究成果方面,前人已怀珠玉:反复吟咏、创设情境、剖析诗眼、铺叙赏析……多种课堂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意在能使学生切实体悟到诗人心、诗中情。在诗教道路上,教学研究者普遍怀有一种共识,即诗歌教学能够发挥其洗涤心灵、净化灵魂、陶冶情操的高尚美育功能,诗教的终极目的,是指向学生文化底蕴的积淀、人文素养的形成。

诗教的意义如下:(1)“抒我胸中意”——抒情功能。古诗教学的意義不仅在于给学生展示高度而凝练的文字艺术,更在于它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引领学生学会表情达意,恰如其分地抒发个人情感,完善个体人格。(2)“润物细无声”——美育功能。中国古代诗歌因其篇幅决定了用词须简洁凝练、准确生动,使学生最为直接地接触到语言文字的魅力,给予他们视觉美的享受。(3)所重惟风骨——德育功能。如果说儒家经典如《四书》等,是正面且系统地阐述了“君子”这一儒家理想人格,并提出了成为“君子”的具体要求,那么,卷帙浩繁的文人诗便是辅佐,以潜移默化的形式不断熏陶后人:胸怀浩然气,所重惟风骨。

一、诗中有画——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教师利用图片、视频、音频、语言描述等多种方式创设情境,进行古诗教学。譬如,叶绍翁《夜书所见》属于羁旅漂泊的客愁诗,而小学生年纪尚小,未曾独自远行离开父母、家园,很难深入地理解诗人思念故土、亲人的浓郁愁绪。因而,在教学上,笔者主张将“萧萧”“江上秋风”作为切入点,创设江上秋风凛冽、江边树叶萧萧的情境,将学生带入其中,激活学生现有的生命体验,由外在感观的寒冷到内心孤独寂寞的寒冷,使他们能够设身处地体味诗人独自一人的凄清境地,感受到诗人内心渴望家人温暖的情感。再如,讲授《望庐山瀑布》一诗时,笔者播放瀑布的图片和视频,令学生直观地感受“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从而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和记忆。在《赠汪伦》的授课中,笔者设置了“赠别小剧场”,请两位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用场景的演绎调动学生情绪,让他们走进诗中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

二、歌而咏之——将古诗唱出来

在疏通难读难辨字词的读音的基础上,笔者尝试用“古诗新唱”的方法,查找了诸多以古诗为歌词的新曲,带领学生一起唱。譬如,在《春晓》《江南》《村居》等简短的古诗的教学课堂上,笔者播放歌曲录音,学生跟唱,几遍过后学生便能成诵,记忆效果比单纯朗读背诵更好。此种方法对长篇的韵文学习也有帮助。如《声律启蒙·一东》作为课外拓展内容进行教学时,笔者播放哈辉主创的“新雅乐”《声律启蒙·一东》视频,多次重复以后,低年段的学生也能较快地将全文背诵下来。“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增添了古诗数量,对于古诗的教学要求有一点便是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因此,“古诗新唱”不失为一种提高古诗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

三、古诗仿写——增添学习兴趣

“写”建立在学生已有了一定的书籍阅读量之上,要激起学生仿写古诗的兴趣,不仅需要一定的契机,还需要教师能够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机会。某日,笔者讲授完《望庐山瀑布》一诗,下课后学生递上一张纸条,上书:

石竹

山上瀑布旁有竹,石竹立在瀑布边。

下望高山万千尺,石竹悠悠绿千山。

这首诗若依照古诗格律仔细打量,无论是内容还是平仄均不达标,而仅作为一首诗来看,算得上有诗味,其中“悠悠”二字与“石竹”“绿”“千山”相连,尤为用得好。以此为契机,笔者及时布置了写诗作业。现选取部分学生作品(小学二年级第二学期),展示如下:

春景

春风摇柳枝,细雨润新芽。

湖面平如镜,南燕点涟漪。

梅花

一场轻雪盖梅枝,晚时徐徐长芽苞。

连连夜夜不露头,雪化只见梅花开。

挥泪斩马谡

孔明神府中,挥泪斩马谡。

若不下此令,全军必覆没。

白白蚕虫爬桑叶,一天吃个八九片。

春蚕到死丝方尽,化茧成蝶始复生。

再看以“四季”为主题的部分现场作品展示(小学三年级第一学期):

1. 春天草色染大地,夏日知了树上叫。秋季枫叶飘到地,冬原雪花满天飞。

2. 春季柳枝随风舞,夏季荷花开满塘。秋季果园香满天,冬季雪花遍田野。

3. 春日桃花开满枝,夏日荷花飘满池。秋日菊花长得旺,冬日梅花雪中生。

4. 春季柳絮处处飘,夏季蜻蜓飞满天。秋季菊花开得旺,冬季动物个个眠。

5. 春日清晨百鸟鸣,夏季鱼儿水中游。秋季果园香满天,冬月蜡梅朵朵开。

其实,纵观这些作品,披着“五绝”或“七绝”的外衣,内在仍旧是白话文。然而笔者所看重的是,经由这样的仿写,学生已开始拥有“炼字”的意识,尽可能用短而凝练的句子去表达一句完整的意思。同时,在往后的古诗学习中,仿写也能使学生更容易代入诗人角色,从而促进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增添学习兴趣。

四、字字有诗意——课堂“飞花令”

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学生对“飞花令”这一诗词游戏形式有了一定的了解。课堂“飞花令”的改良实践,建立在学生熟读了《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中华书局出版)以及校本教材《古诗文风韵》的基础上。课堂“飞花令”的实质是将课本“四会字”等汉字的学习与古诗词积累联系在一起。譬如学习“杨”字,学生能够说出“杨柳绿千里,春风暖万家”;学习“村”字,学生能马上联想到“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等等,此为课堂“飞花令”的第一种游戏形式。这种形式渗入写字教学之中,学生能够随时举手作答,不仅大为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营造了诗词背诵的良好氛围。第二种形式则是组际比赛,由教师指定或学生抽取一字,全班分成两个大组或四个小组竞答,使用“正”字法计分,直到其中一组没有一个成员能够想出相关诗句,则根据小组分数分出胜负。课堂“飞花令”一经推出,大受学生欢迎。

韦羲在《照夜白》一书中说:“山令人幽,水令人远。”这固然是说风景、说山水画,但其实又何尝不是说诗?我们咏叹了千年的诗句,诸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手挥五弦,目送归鸿”,其中的山水、花鸟、云彩、月光,与数千年前不同,但终究是相似相通的;而我们与前人达成一致、想要传达给后人的,不过是学会如何从熙熙攘攘的现实生活中采撷一些诗意,也坚守一派风骨。

猜你喜欢
飞花古诗文古诗
诗词飞花令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品读古诗
“飞花令”上走麦城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自在飞花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