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古诗文教学中的文学鉴赏阅读策略

2018-06-06 09:30陈万红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情感美意境美

陈万红

摘 要 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古诗文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多数教师没有把“审美教育”或者说“文学教育”摆在正确的位置。当前小学古诗文教学,存在功利化、肤浅化、形式化的趋向,忽视人情美、语言美、意境美、韵律美等诸多的审美教育。这样纯技术性操练的教学,扼杀学生学习经典文学的乐趣,因此提高大家对古诗文教材教学取向的认识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音律美 色彩美 意境美 情感美

中图分类号:G62.28 文献标识码:A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早已落下帷幕,可人们却深深记住了这位00后的美女擂主——武亦姝,广大网友盛赞她“满足了我对古代才女的所有想像”。在中华民族这个“诗的国度”里,古诗文的传统韵味耐人咀嚼。重拾淡忘已久的诗词,感受其趣其美,许多人已经在付诸行动了。

但在当前小学古诗文教学中,有的老师为了应付考试,将生动优美的古诗词教得有骨无肉,搞白话对译,字字落实,句句清楚,让学生学起来兴致索然。

很多人质疑小学语文教学有无必要进行“文学、文化素养”培育?可课程总目标却明确提出“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及“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如果不是主要采用“文学鉴赏”的阅读姿态,能达到上述目标?下面就探讨如何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运用“文学鉴赏”阅读策略,渗透美育因素,让学生快乐地浸润在古诗文的王国里,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谈点看法。

1文学鉴赏策略之一:反复吟诵,领略古诗文音律美

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诗文中蕴含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韵味与意境,最适合放声朗诵。在教学中先要让学生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读顺,还要读出节奏。古诗文讲究声律和谐,平仄错落,遵循着严格的格律,语言的旋律十分鲜明。例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这首词朗读的韵律可如下:

“常记溪亭日暮,(平仄平平仄仄)

沉醉不知归路。(平仄仄平平仄)

兴尽晚回舟,(仄仄仄平平)

误入藕花深处。(仄仄仄平平仄)

争渡,争渡,(平仄,平仄)

惊起一滩鸥鹭。”(平仄仄平平仄)

教师可通过范读等多种方式,指导学生读出语言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读出诗词的韵律。此外,古诗文本就是诗人情之所至,吟唱而来的。选择给古诗文配上合适的伴奏,让孩子们在吟诵中学习和感受古诗文,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也可在音乐中受到中国古文化的熏陶。

2文学鉴赏策略之二:品味咀嚼,感受古诗文色彩美

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桃红柳绿……大自然以它艳丽的色彩吸引著人们。诗人用凝练又精美的语言对大自然的色彩进行描绘,让古诗文韵味绵长,让人眼前一亮。杜甫《绝句》中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也是铺彩着色的好例子。前一句绿中含黄,后一句青中带白,色彩分明,色调柔和。这就是一幅优美的风景画,不仅展现出春天的明媚景色,也表达了他宽阔的胸怀和悠闲愉悦的心情。南宋诗人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仿佛让读者看到了碧蓝的天空、火红的太阳,蓝天下是一望无际的莲叶和荷花。一“碧”一“红”,以绿衬红,却让人感觉到了满湖荷花的鲜艳醒目和勃勃生机。这些诗句虽然无法像绘画一样直观地再现色彩,但却通过语言唤起了读者对色彩的联想,产生美感,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好境界。

3文学鉴赏策略之三:展开想象,欣赏古诗文意境美

古诗文,是诗人情和景、心与物相互交融而形成的,它是一种感性的形象,需要感性认识和情绪体验。正如中国的水墨画一样,它不像西洋画一样细致真实地去描绘事物,而是通过寥寥数笔勾勒,给欣赏者留下了更多想象的空间,古诗文作品中的意境构造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教师应该及时地把学生带回到全诗的把握上来,着重感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或表明的道理,深入地体会诗文的意境美。诗人在诗文中表达的情感往往和当时所处的环境有很大关系,可先交流诗文的写作背景,帮助学生体会诗中的情感。

以《江雪》为例,柳宗元在写《江雪》时正值仕途不顺,孤处独立的老翁实际是诗人心情的真实写照。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只字未提“雪”,却让读者联想到了雪覆盖了山川,淹没了道路,看不到飞鸟的踪迹,看不到行人的踪影,到处一片寂寥,营造出了酷寒冰冷的基调。在这样的背景下,凸显出了寒江之上,孤舟之中,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独自垂钓的老渔翁形象。老渔翁在钓什么?是在钓一种孤独、一种寂寞,还是在孤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钓一种理想、一种愿望?意境空灵,意蕴深邃,堪称“千古绝钓”。

4文学鉴赏策略之四:深入理解,品味古诗文情感美

情感,是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如喜欢、厌恶、愤怒、悲伤、爱慕等。每个人表达情感的方式多种多样,在古代,诗文就是他们抒发情感的有效工具。这些真挚的情感往往能给我们带来审美愉悦和震憾人心的力量。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朴素自然,亲切感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全诗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巧琢雕饰,在淳朴素淡,清新流畅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引起了多少游子的共鸣啊。

除了温馨的骨肉情外,深沉的爱国情也是华夏历史上动人心魄的精神文明之花。此外,浓烈的思乡情、执着的男女情、美好的朋友情等,都是独具特色的情感美,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支柱。

学古诗文,品古诗文,如果小学生就能时时以古诗文之美感慰藉心灵、涵养精神。如此,语言之美,诗心之妙,一定会在我们的生活中绽放风华。

猜你喜欢
情感美意境美
浅析敦煌飞天艺术形象的情感美
浅析诗词翻译中增译法的运用
小学语文“古典诗词鉴赏”教学初探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