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地区烟草夜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2018-06-07 17:16高鹏飞
吉林农业 2018年10期
关键词:辽西地区生物学特性防治方法

摘要:烟草夜蛾在我国北方及西北地区少有分布,但没有其生物学特性描述,没有为害烟草及茄科蔬菜及部分花卉的报道。笔者经过两年的室内外观察得知,其生物学特性在辽宁西部每年2代,以幼虫在寄主内越冬 。该虫世代整齐,对树木危害严重,特别对栽植的茄科植物及烟草等危害尤为严重,在1株烟草上有时多达30头幼虫。幼虫有自相残杀的现象,成虫善飞翔。

关键词:辽西地区;烟草夜蛾;生物学特性;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 S435.7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8.10.043

1 问题提出

烟草夜蛾Manduca sexta俗名烟青虫,属鳞翅目夜蛾科。在东北地区每年发生2代。烟草夜蛾是夜蛾科的一种为害烤烟、茄科蔬菜等经济作物的害虫。2003年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时在龙城区边杖子镇马杖子村的烤烟及菜地内发现,部分烤烟及西红柿被其为害得疮痍满目,严重的烤烟叶片呈不规则缺刻,蔬菜西红柿果实被蛀,失去商业价值。该虫的生物学特性目前尚无报道。笔者在辽宁省朝阳市发现并进行为期近3年的生物学特性观察,并进行了防治试验,得出相关防治方法。

2 研究方法

采取室内外观察的方式。于2015年3月份采摘被害的烤烟、茄科蔬菜放于室内进行观察,将不同虫态的个体分置于各个养虫盒内进行仔细观察,发现室内蛹的羽化率在70%,老幼虫化蛹率90%,幼虫5龄。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发现在自然环境下烟草夜蛾喜欢寄生在茄科蔬菜及烤烟等经济作物上。

3 结果与分析

3.1 形态特征

成虫。烟青虫成虫体长约15毫米,翅展27~35毫米,黄褐色,前翅上有几条黑褐色的细横线、肾状纹和环状纹,纹路较棉铃虫清晰。后翅黄褐色,外缘的黑色宽带稍窄。

卵。卵较扁,淡黄色,卵壳上有网状花纹。纵棱一长一短为主,为双序式。中部纵棱约21~26条,多数为22~24条。卵孔明显。

幼虫。老熟幼虫一般体长30~42毫米,体色变化很大,有绿色、淡绿色、黄白色,以及淡红色、黑紫色。两根前胸侧毛(L1、L2)的连线不与前胸气门下端相切,远离前胸气门下端。气门上下两端较圆,故气门片的宽度也较均匀。气门片的颜色一般为褐色。体上的小刺较棉铃虫的短。体壁柔薄且较光滑。

蛹。赤褐色,纺锤形,长17~21毫米,体长体色与棉铃虫相似,腹部末端的1对钩刺靠近。

3.2 生活史

经过近3年的观察,包括室内与室外,在辽西地区该虫每年发生2代,以冬型成虫在杂草落叶内化蛹越冬。越冬幼虫于第二年4~6月预蛹。在气温条件达到25℃~31℃时预蛹期一般在11~13天,蛹期一般会在18~20天。预蛹后在每年的6~8月份即成虫羽化,羽化后即进行交尾,成虫非常活跃,喜欢飞翔。

在辽宁西部地区该虫每年发生2代,以冬型成虫在杂草落叶内化蛹越冬。越冬蛹翌春4月下旬羽化。烟青虫成虫羽化后半小时左右开始飞翔,1~3天内交配产卵,交配时间多在夜晚8~11时。成虫白天多隐蔽在作物叶背或杂草丛中,夜晚或阴天活动。一代发生期,一般在6月中旬化蛹,7月上旬为羽化盛期,7月中下旬~8月上旬为成虫产卵盛期,7月下旬~8月下旬为幼虫发生盛期,9月上旬老熟幼虫入土化蛹越冬,越冬蛹当表土温度达15℃左右时羽化成虫。二代发生期,5月上中旬化蛹和羽化,蛹期10~15天。第一代幼虫发生于5月下旬~7月上旬,第二代幼虫发生于7月下旬~9月上旬;全年以8月中下旬为害最为严重,9月中旬后老熟幼虫陆续入土化蛹越冬。成虫非常活跃,喜欢飞翔,会根据环境条件是否适宜而经常迁移,寻找喜欢的寄主;成虫,昼夜均会活动,白天大多数情况下会在午后活动,阴天则会全天活动,晴天则一般情况下会在烟田附近建筑物的围檐、墙壁或草堆、矮树丛、作物地等阴蔽处活动。喜在空旷而生长茂密的烟田产卵,一般散产于烟叶背面,每叶l粒或多粒,每雌平均产卵200~300粒。卵期6~8天。幼虫共5龄,其中2~3龄后取食叶片成缺刻,5龄幼虫食量最大,严重时,可将旱烟嫩叶吃成不规则缺刻。寄生西红柿、青椒时3~4龄幼虫可蛀入果实内为害,往往在寄生孔有大量粪便及污液流出,使其失去商业价值。幼虫4龄前喜欢夜间取食,白天一般都会藏在叶片背面,如果遇到阴天则会全天进行取食;4~5龄幼虫白天一般会为害烟草,并会对整株烟草进行为害。夏季温度高、雨量低的条件下非常有利于它们的存活与繁殖,即使温度高达35℃时也不会对它们的繁殖与存活造成影响。然而低温则會对其造成严重影响,由于幼虫对低温非常敏感,如果初秋突然降温或者下霜期提前,则会影响繁殖,甚至会抑制最后一代的发生,从而降低越冬基础。

4 防治方法

杀螟杆菌粉剂(每克含活孢子100亿左右)、青虫菌粉(每克含活孢子48亿以上),稀释400~500倍喷雾,对3龄以前的烟青虫效果较好,或用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喷雾。

在3龄前进行防治,用苯甲酰脲类有利于保护天敌。20%除虫脲(灭幼脲一号)悬浮剂每亩10毫升;25%灭幼脲(灭幼脲三号)每亩25~30克,常量喷雾加水75公斤,弥雾机加水12.5公斤。

BT、HD-1等苏云金芽孢杆菌制剂,或棉铃虫多角形病毒连续防治2次。

进行冬季翻耕是减少越冬基数的一项有效措施,减少越冬基数,即可减少翌年烟青虫为害程度。

作者简介:高鹏飞,本科学历,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林果技术推广。

猜你喜欢
辽西地区生物学特性防治方法
山楂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朝阳市玉米苗期常见病虫害及除草剂药害防治方法
鸡球虫病诊断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辽西地区油松造林的生态学探讨
辽西地区樟子松容器大苗荒山造林分析
辽西地区刺槐人工林发展初探
杨树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探讨
医学生网瘾成因及防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