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外教育信息化的思考及实施方法

2018-06-07 07:46李明
神州·下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机构培训素养

李明

随着互联网络资源的日益丰富,网络教育平台的逐步完善,中国校外教育信息化建设也在日益改变着众多家庭对青少年艺术、科技教育的教育方式、学习方式。

信息化工程已越来越被校外教育机构所重视,许多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纷纷组建多媒体教室、教育机构网站宣传平台、教育机构微信平台、以网络教学为主视频在线授课教学等。同时在教师队伍建设上也同步开展了一些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与尝试,推进了校外教育信息化进程。

但是,校外教育信息化工程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在实验阶段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值得我们校外工作者共同探讨的问题。以下结合个人工作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举例分析,希望和大家共同寻求对策,为校外教育信息化的健康、有序、科学发展尽一份责任。

一、校外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设备技术的更新与教师授课方式的矛盾。

众多校外培训机构在推进自身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多以组建网站、微信平台、微信公众号、建设多媒体网络直播教室、多媒体学术报告厅等信息化硬件平台、设备为工作重点。在整个信息化建设的前期来看这无疑是一种好的现象。但值得我们反思的是,由于后期教师培训的滞后,很多教师的教学习惯和教育观念没有适应新的新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导致目前许多校外教育机构的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时,仍然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教学重、难点为主,仍然以“展示型”课堂为主,并没有摆脱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的束缚。甚至有些教师直接将重难点归纳为幻灯片,以播放加拷贝的形式直接灌输给学生。这种方式与教育信息化发展方向相差甚远。

(2)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水品的提升无法适应设备的飞速更新。

从校园信息化建设实施这些年的现状来看,由于今年专业设备制造商的大量兴起,设备更新日益频繁,应用软件层出不穷,加之后期服务良莠不齐。一些校外機构也一味的提升硬件环境建设,忽视了学科教师还不能完全掌握信息技术下新的教育理念和设备的使用,更加谈不上对信息化教学的深刻认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更难以驾驭新型的互动化的教育模式,往往对课堂信息化应用束手无策,信息技术不能恰当地与课程、教师、学生融为一体。从而导致信息化教学模式反而滞后于传统的教育模式。

(3)校外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忽视软件平台和资源的建设。

大多数校外培训机构都热衷于宣传性网站、微信平台或多媒体教室的建设,缺乏对相应软件支撑。一方面是硬件设施的信息化水平相对比较直观,容易打动家长,方便迎接有关部门的评估和接待兄弟单位、友人的参观。而在软件和资源建设上花再多的钱也没人看得见。另一方面是上文提到的信息化产品提供商在教育机构信息化工作过程中,过分开发和宣传硬件产品,忽视或刻意规避后期软件、资源、人才培训等方面的经费需求,这就误导一些领导和教师认为只要有了这些信息化的硬件,我们培训机构的教育信息化就基本实现。从而忽视了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关键的要素:软件的配置、资源中心、人员培训。结果造成校外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有其形而无其实”。

二、完善健康的校外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结合上文我们谈到的一些校外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些问题和分析,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们在校外教育机构信息化进程中可以采取的一些方法。

个人认为校外教育机构信息化发展要有一个整体规划。其中应当包括: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更新、教师队伍的信息化技术水平提升、软硬件及配套资源的同步开发和共享。

三、改善校外教育机构信息化的具体措施

(1)改变决策者的观念,提高教师的思想。

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现代社会中,我们的教育机构需要培养的是具有创新能力、独立思维、善于合作的人才。这给传统的教育思想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影响。传统的单一教育方法及评价体系已无法完成教育任务。

因此我们的信息化教育平台的建立要以信息化平台为载体,适应教育发展需求,提高学生参与度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基本准则。校外培训机构应加强对员工教师的教育信息化理论培训,促使教师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深刻意义,主动更新自身教育理论,探索和实践适应型的时代需求的教育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应用、调整和完善。

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方式:首先,集中加强理论培训。可聘请专业做理论讲座,派遣教师参加各教育学会、教育组织的教学观摩活动。其次,可以借鉴近年来一些相关课题实验的研究成果,利用自身先有的现代教育设备和技术手段,务实地开展系列的教育教学实验,总结成功的经验并推广,加速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2)加强教师业务培训,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素养。

教育信息化向深层次发展的核心是教师教育信息化素养的提升。最直接的是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能力培训与应用。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传统教育方式与信息化、多元教育方法相互融合需要一个过程。在应用过程中要保证教育教学效率和效果。新技术、新手段的效益体现的关键在教师,没有较高信息技术素养的教师就不可能有高效之谈。为此,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加大教师培训力度迫在眉睫。具体的讲,结合校外教育实际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以在职培训模式为主、培训月教学实践相结合、分层推进的方式,逐步提高教师教育信息技术素养。首先,对本单位全体教师利用现有设备、软件进行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技术能力的培训,使其了解和掌握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和技能,平应用与课堂教学实践。然后,对这一阶段的信息化教学成果加以总结。同时可以开展一些专家讲座,利用又有课例在培训机构内部开展示范课、评优课等活动,以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兴趣。最后,教育信息化要向更深层次发展、进一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可以开展一些教育信息化课题实验任务,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积累优秀教育信息化资源,将取得成功的经验分享交流,逐步丰富和提高全体教师的综合信息化素养。

(3)参加校外教育培训的学生、家长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

从目前教育现状开看,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我个人认为还是高于家长,甚至高于我们一些教师的。他们更容易接受新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技术。而且大多数教育教学平台或教育软件,学生通过简单的技术学习后,很容是上手操作,并且能够用运用自如。

在这里重点要强调的是,我们在做这一类技术平臺操作的指导时,不要过度强的硬件的性能最大化,反而应该让学生或家长掌握基本功能即可,通过他们后期的自主学习和二次开发来提升自己的信息化学习能力。我个人认为这种做法会取得一举两得的效果。

(4)校外教育机构信息化建设要软、硬协调发展。

校外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软件和硬件同等重要。在二者兼顾的同时,要有一个整体规划。校外培训机构的硬件和软件的配备有别于义务教育学校和高等教育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用于教学、宣传、公益性活动和内部管理等。个人认为还是要量入为出,长远规划为辅、短期计划为主。人才培养要先行一步,硬件建设逐步发展,科学适用为好。把教育机构内有限的资金合理分配。

这里特别需要提出的是软件配备和开发问题。一般来说有两种渠道:第一,采取购置成品教学软件。市场上已有一大批较为成熟的教学软件,网站上也有极为丰富的素材库,只需要购买成品软件并下载素材再整合,教学软件就会更加丰富。第二,教育机构有效积累自身在开展教学过程中的教育资源,包括视频课程、自制课件、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理论研讨等。

在资源建设上还要注重公益性原则。校外教育信息化,要让我们的优质的校外教育资源保持开放性、公益性。包括视频教学课程的免费开放学习,公益活动信息的公开和参与度提高,优秀活动案例的在线互动等多种教育教学资源开放。这样做才能使校外教育信息化的成果真正惠及到每一位少年儿童,才能体现校外教育信息化的真正价值。

硬件的配备要根据校外机构发展的实际需要量体裁衣、合理配备,逐步优化硬件环境。更主要的应该签到硬件设备和资源功能性和实用性。不要过于追求高、新、尖的技术设备更新,使得更新的设备根本无人驾驭。更不可让教师的精力完全放在研究新设备使用上而忽视了教育的真正内涵和实质。让“技术”凌驾于教育规律之上。

总之,校外教育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它的核心不是硬件设备的积累和堆叠,而是“人”的培养!我们必须拥有一批有现代教育理念、懂信息化教育技术的一线教育工作者,通过他们在校外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分享心得和教育资源。我们的校外教育信息化才会健康的发展,我们的教学资源才能发它真正的效能。

猜你喜欢
机构培训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会议·培训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会议·培训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