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干预理论下的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8-06-07 08:58张超黎藜张垠
卷宗 2018年9期
关键词:危机干预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

张超 黎藜 张垠

摘 要:当前高校中贫困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是由于大学生的个体心理、家庭、社会和学校等四方面原因造成的。在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时,可以借鉴心理学上的危机干预理论,通过“解困资助体系”、“校园文化氛围”、“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四个维度,构建危机的预防和干预机制。

关键词:心理危机;危机干预; 贫困大学生

一 心理危机与危机干预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内涵

心理危机,简称危机(crisis),危机一词最初来自希腊文(Crimein),意指转折点,即在实践过程中的任何一个曲折变化点。目前在西方学术界对心理危机的定义是1954年,美国心理学家G ·Caplan首次提出心理危机的概念。他认为,当一个人面临困难情形(problematic Situation)时,原有的对问题的处理习惯和方式难以应对眼前的处境,随之产生的由于超出其困難承受能力的暂时性心理困扰(Psychological distress)和失衡状态,被称为心理危机[1]。心理危机是个人正常的生活经历而并非病态,每个人在成长的不同阶段或多或少都会经历不同的心理危机,它无处不在,却又不可避免。大学生们也不例外,他们在大学期间也会遭遇到不同的心理危机,但由于大学生个体对危机的认识及处理方式的不同,大家的结局也不尽相同。

心理危机本质上是伴随着危机事件发生而出现的一种心理失衡状态,而非个体经历的危机事件本身。大学生心理危机就是与之作用机理相一致的,大学生个体本身认为在经历某一事件或境遇时,运用自己常规的应对手段不能解决而致使认知、情绪和行为的失调、乃至部分社会功能受损,出现心理失衡的状态。通常,大学生心理危机呈现如下特征:一是易感性,大学生他们生理上已经发育成熟,但心理上还处在从不成熟向成熟的过渡阶段,这一时期的大学生个体往往面临着种种内心的矛盾,加之外界某些突发事件的作用,以及他们自身的一些人格弱点,使之易出现心理危机。二是潜伏性,大学生心理危机在爆发之前都会有一个潜伏的过程,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只要细心观察,都是可以发现蛛丝马迹的变化。三是突发性,大学生心理危机是当事人不良心理状态累积的结果,当心理问题累积到一定程度,通过某件事件的激发,达到质的变化,最终导致危机的爆发,具有突发性。四是危险性,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危险性体现在,如果大学生心理危机过分严重,久积而未进行处理,则将威胁到一个人的生活,个体运用自己常规的应对手段不能解决,导致其心理社会功能的下降,甚至出现精神崩溃、自杀或者他杀的严重后果[2]。

(二)危机干预理论

危机干预(crisis intervention),又称危机介入或危机调解,其概念起源最初来自林德曼(Lindemann)和卡普兰(Caplan)的实践工作,现在已经形成特殊心理治疗技术的领域,并形成常见的四种主要理论模型:一是哀伤辅导模式,强调在强烈的悲痛面前,人要通过要让自己感受和经历痛苦,才能调整压力,恢复信心,重新树立生活目标;二是平衡模式,主张危机干预的工作重点应放在稳定当事人情绪,使他们重新获得危机前的平衡状态;三是心理社会转变模式,危机干预也要求需要解决个体有关的内部和外部困难,从而获得对生活的自主控制;四是认知模式,认为通过帮助当事人重新获得危机事件中的思维理性和自我肯定成分,从而控制危机[3]。

二 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归因分析

人作为具有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双重存在,其心理问题的产生也来自于自身的心理和外在的社会两个方面。贫困大学生作为物质贫困的特殊群体,在自身成长的过程中也形成了特质性的心理环境,整体上对于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产生可以划归为内外双重影响。(如图1)

(一)心理因素

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以及生活上的压力,贫困大学生内心往往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对于自身经济状况而言,他们认为自身在物质条件上与其他同学差距很大,逐渐在内心深处慢慢产生挫败感,以至于他们产生了自卑、自闭、多疑、孤僻、焦虑、人际关系较差等一系列心理问题。这些心理上的非健康特质使得他们在日常交往中不愿意表露自己,担心得不到大家的认同,进而进一步形心理压抑。大学生由于涉世不深、缺少社会经验,特别是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导致的社交经验缺乏,更容产生对自己和他人及社会的认识不够准确,这样很容易产生很多矛盾和烦恼,而这些矛盾和烦恼大多是由于心理原因引起的。虽然他们生理发育已经趋于成熟,但其心理发育还有待成熟,心理承受力较差,当面对突发问题和较大挫折时,他们很难认清自我做出正确抉择,当他们所要面对的困难和挫折超过了他们的控制范围时,他们的心理会暂时处于心理失衡状态,便产生了心理危机。

(二)社会因素

随着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以及高等教育收费体制改革,学生在教育上的费用支出不断增加,这也使得在大学校园中贫困生群体不断壮大,其中存在心理问题的人数也不断增加。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各种新观念新思想以及社会风气和文化氛围对贫困大学生的正常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得他们变得浮躁与彷徨。加之贫困生由于自身经济条件有限,使得他们极易被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所侵蚀,为了改变经济困难的现状,他们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参加各种兼职、有偿服务工作,更有甚者还进行了校园贷。而作为一名大学生,主要的任务本应该是学习,但由于他们把过多时间放到了赚钱和享乐上,耽误了学业,导致大批量挂科,加大了心理压力。同时,由于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不少负面的、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西方文化及观念在学生中广为传播,这些都是贫困生容易产生心理危机的社会原因。

(三)家庭因素

家庭的贫困很多时候是由于家庭组成残缺,许多贫困大学生都来自于单亲家庭或者父母离异家庭,家庭情感关怀的缺失使得许多贫困生在与身边条件好的同学相处时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和挫败感。同时,来自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往往被父母赋予了很大的期望,更是增加了他们的心理负担。“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压力一方面使贫困大学生在学业上过度被家庭影响,相对家庭与学生的心理交流减少。同时,这种来自于家庭的压力,也使得部分贫困大学生不能很好地与周围同学进行交流。他们大多一心学习,不愿意与他人沟通,一旦成绩有所波动,学生便会觉得对不起父母付出与期望。加之常年生活在贫困家庭的背景下,使得许多贫困生由于经济因素而导致心理失衡,使得他们容易出现自我封闭、敏感多疑、偏激嫉妒等特征,久而久之,在过重的经济压力及心理负担下,当遇到突发事件时,他们很难从容的面对现实,从而产生心理危机。

(四)学校因素

与贫困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校园环境对他们心理危机的产生有着直接而显著的影响。随着学习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大学生的关注点也发生了变化,学习不再是同学们的唯一追求,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为大学生们提供可很多表现和锻炼的机会,但由于部分贫困大学生存在敏感多疑、行为退缩等因素,导致他们很难在校园活动中找到自己的合适位置,常常受到冷落。加之高校中悬殊的贫富差距与同学们间的攀比现象,使得一部分贫困生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引起心理失衡。同时,大学校园里的诸多应激事件也是成为了贫困生心理危机的触发因素,如学习、交往、恋爱、就业等。而尽管目前很多大学已经开展了心理健康工作,但一些高校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普及率也不高,心理咨询队伍还有待于提高。

三 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机制的建构

贫困大学生应该与其他学生并无本质上的差异,应该享受平等的大学教育,但由于其独特心理特征与现实的贫困问题,导致他们成了发生心理危机的高发人群。因此,在针对性地开展针对其群体特征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时,可以依据危机干预理论构建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机制。

(一)建立完善的解困资助体系

解困资助体系的建立是依据心理危机干预理论中,通过对心理问题与现实问题相关性调节,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导致贫困生心理危机的重要根源就是经济问题,学生越困难,发生心理危机的可能就越大。近年来,政府和高校十分重视贫困生群体,为了缓解广大贫困生的读书压力,下发了许多资助措施来帮助他们解决经济问题[4]。根据贫困生的实际需要以及学校的自身情况,我国一部分高校已经建立了以助学贷款为主,国家助学金、勤工助学、学费减免、企业资助、贫困生专项奖学金等措施为辅的资助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些贫困生的经济困难,减轻了他们的心理负担。

(二)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

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在心理危机干预理论中对心理社会模式转变的一个重要方法,是预防和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强有力保障。高校可以通过组织各类校园文化活动,鼓励贫困大学生参与到其中[5]。健康、有益文化活动不仅能增加学生们的学识,还能够在活动过程加深同学间的彼此了解,增进友谊,使贫困生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同时,应注意在班级、寝室的小范围内也要营造出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通过小范围的集体活动来进一步加深同学们之前的情谊,以此缓解贫困生的自卑心理。再者,可以通过进行优秀贫困生学长交流会,以此来在学生中形成“困难可以克服,自立自强光荣”的舆论环境,消除他们因经济困难而带来的心理影响,远离心理危机。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良好的个人品质则是貧困生心理脱贫的内因和关键。学校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贫困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危机认知模式。学校可以坚持“资助育人,德育为先”的原则,针对贫困生的实际开展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政工作者要深入到贫困生群体中去,切实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在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的同时,对他们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理想抱负,鼓励他们积极向上、奋发图强;同时要帮助贫困生们正确认识贫困,不被困难所吓倒,锻炼他们的意志和品质,加强克服困难的信心,从而成为生活中的强者。

(四)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危机干预当中最直接有效的方式。高校通过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其正视贫困问题,舒缓心理压力,重新建立生活目标。首先,新生入学后通过家庭情况调查以及心理普测结果,建立贫困生心理档案,应用团体辅导与个别咨询相结合的方式有针对性的对贫困生进行心理辅导,及时疏通他们的心理问题。其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和专题知识讲座,使同学们了解自身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掌握简单的心理调适方法,及时对自己的不良情绪进行疏导[6]。第三,建立校内心理辅导组织,通过有效的信息交流,了解贫困生的心理变化情况,对心理波动较大的同学及时进行危机疏导与干预。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使得贫困生建立起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从而能更加从容的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参考文献

[1]马建青.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与实务[M].杭州:杭州出版社,2011.10

[2]李雪娇.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对策探索[J].长春大学学报,2014,24(2):191-194.

[3]段鑫星,程靖.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4]蔡玥,安彦彦.高校贫困生心理危机调研与预防干预机制构建[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4):405-407.

[5]李丽娜.高校特困生心理问题研究[J].学理论,2015(13):134-135.

[6]甘霖.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网络的优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10):94-98.

作者简介

张超(1986—),男,汉族,辽宁葫芦岛人,讲师,单位:辽宁工业大学新能源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黎藜(1986—),女,汉族,辽宁锦州人,讲师,单位:辽宁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张垠(1986—),女,汉族,辽宁锦州人,讲师,单位:辽宁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危机干预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
浅析高校辅导员对贫困大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思考
校园危机干预中的哀伤辅导
基于发展型资助视角的贫困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研究
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快速反应机制研究
认知行为疗法对医学院校心理危机干预的实验研究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