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病人(SP)培训及在医学模拟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2018-06-11 06:24言,马杰,王沁,李英,姚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标准化病人模拟教学医学教育

周 言,马 杰,王 沁,李 英,姚 华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临床技能培训中心,乌鲁木齐 830054)

·医学教育·

标准化病人(SP)培训及在医学模拟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周言,马杰,王沁,李英,姚华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临床技能培训中心,乌鲁木齐830054)

摘要:目的研究标准化病人招募、培养及应用于我校临床实践教学医学模拟教学改革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13级临床医学本科生364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授课过程中采用标准化病人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普通常规教学,比较2组的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学生的技能操作总成绩、问诊成绩和查体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2组学生的理论成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学生在各项能力中的培训效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SP参与临床实践教学、考核,标准化程度高,可以有效提高医学生临床综合思维和沟通能力,并在缓解临床示教病例不足、减少医患矛盾,增进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及改变评估模式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关键词:标准化病人;模拟教学;Mini-CEX评价;医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5551(2018)05-0658-03

doi:10.3969/j.issn.1009-5551.2018.05.029

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项目(2017D01C309)

作者简介:周言(1978-),女,硕士,研究方向: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我镇生产黑木耳的主要原料是木屑,木屑要以阔叶硬杂木为主、软杂木只能小比例掺用,以免影响培养基的固型性,由于培养基萎缩而造成袋料分离。辅料中麦麸、稻糠、玉米粉、豆粉都要粉碎的细一些,利于混拌均匀和溶融碳氮,提高培养基的固型性和持水性。

通信作者:姚华,男,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医院管理,E-mail:yaohua01@sina.com。

本文引用:周言,马杰,王沁,等.标准化病人(SP)培训及在医学模拟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8,41(5):658-660.doi:10.3969/j.issn.1009-5551.2018.05.029

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也称模拟病人(Simulated Patient),或病人指导者(patient instructor),其主要指正常人或病人在经过了标准化以及系统化培训后,可以表现出与病人的实际临床问题相同的“病人”,不同于其他测验方法,SP并非是一种独立的考试方法,而是目前临床能力评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该模式是由美国研究学者所倡导并发起的,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美国、加拿大等地区。1991年,该模式正式被引入我国,并于1993年培养出了第一批SP,被应用于临床诊断学教学中[2]。

近年来标准化病人(SP)的应用日趋广泛,被引入到教学和考核中,我校于2015年来开展了SP的培训和应用,逐步应用到本科生、研究生的临床技能培训及考核以及国家执业医师分阶段临床技能操作考试。在模拟医学教学改革中,我校拟采用SP教学模式开展问诊以及体格检查教学,期望以此来为SP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现将我校SP教学改革交流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以我校临床医学专业2013级临床医学364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182人和对照组182人。

1.2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

1.2.1标准化病人的招募入选标准:(1)充分理解SP的职责,有高度的责任感,严格按照病案细节表演,表现稳定,不随心所欲。(2)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理解、接受能力,能够熟练的掌握剧本内容和评分标准,并有适当的表演才能。(3)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记忆力,能够正确回忆学生的表现,给予学生反馈意见。(4)没有医学教育经历,避免对学生的误导。(5)具有良好的耐心和毅力,能够配合教学和考试的要求。

1.2.2标准化病人的培训第一阶段:医学基础知识培训。进行简单的解剖理论学习,掌握身体各部位和脏器的位置。第二阶段:问诊和体格检查培训。掌握各项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的项目和相应内容,并且进行模拟表演。第三阶段:专科病例培训。根据病史,将标准化的症状和体征用病人的表述方式表现出来,加入病人的情绪,配合周围环境,形成逼真的SP表演。让SP进入相应科室见习相关病种,接触真实病人,增强感性认识。

1.2.3标准化病人的考核只有确保SP的稳定性以及评分的公平性、真实性,才能为教学质量的提升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必须对SP进行系统性的考核和评估,才能使其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报名者87人,经考核和健康体检后选用45人,女性26人,男性19人,平均年龄41岁,文化程度为大专以上。

1.2.4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设计临床考核采用国际上推崇的临床技能考试方法,即: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3](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也称为临床多站式考试(Multistation clinical examination,MCE),站点中涵盖了多学科的相关问诊、体格检查及技能操作等内容。在多站点中采用SP,标准化患者的病史和体征使得评估结果客观公平、真实可靠。考站设计及SP应用见表1。

表1 考站设计

1.2.5教学方法对照组学生接受正常的教学,包括老师理论授课、医学模型进行技能操作等。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SP教学,教学方法如下:(1)采取小班教学形式(15~20人),应用SP作为教学和评估的载体,通过体格检查、病史采集、情景式模拟教学(如:典型病例诊疗、危重症抢救、医患沟通等真实案例)等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理念;(2)应用专题讨论,在情景模拟条件下,医学生凭借自身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与SP进行沟通和交流。交流后,由SP反馈与学生交流过程中的实际感受,最后由教师客观评价学生在交流中存在的问题;(3)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教学过程中安排2~4名SP,分别扮演不同性格类型或疾病特点的患者。学生分组,自行对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诊疗结束后,各组学生开展互评,教师给予综合评价,既有利于学生了解自身不足,同时又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组学生均接受为期一学期的教学训练,每周共计培训1~2次,3学时/次,课程的结构采取递进式的方式进行安排,教学内容包括理论指导以及技能训练等。教学结束后,使用Mini-CEX量表[4-7]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量表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医德医风/医患交流、临床诊断/治疗方案、整体表现,共5类评分项目。

2 结果

2.12组学生考核成绩比较试验组学生的技能操作总成绩、问诊成绩和查体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2组学生的理论成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调查显示,土壤侵蚀成因类型主要为水力侵蚀,陡崖与深切割沟谷伴有重力侵蚀和混合侵蚀。侵蚀形式整体以面蚀为主,也有沟蚀。面蚀伴随农耕、造林、垦荒、建筑材料开采及修筑公路等人为活动和生产过程出现,特点是侵蚀总量大,显见度低,潜在危害大。土层较厚的坡耕地,细沟侵蚀是面蚀的主要形态。沟蚀有集中性、偶发性、显见度高的特点。崩塌和泥石流常伴随暴雨、洪水发生。

表2 2组学生的考核成绩比较 分)

2.22组学生的培训效果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应用Mini-CEX量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在各项能力中的培训效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学生的培训效果比较/例(%)

3 讨论

SP通过模拟教学指导途径,尤其是在采集病史和体格检查这两个基本临床技能操作方面,为学生提供系统而规范的学习。在SP的积极引导下,学生可以通过SP的反馈教学,发现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该问题予以反复练习,使学生得到了更为专业化的训练,全面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且缓解了临床教学资源的相对不足。

3.1SP有利于改变原有临床实践教学和评估模式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的技能操作总成绩、问诊成绩和查体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2组学生的理论成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SP考核的应用下,学生的技能操作、问诊以及查体等知识掌握程度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SP可以在改变临床实践教学评估模式的基础上,提高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中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所脱节,对学生的评价更多的考虑卷面成绩。SP作为一种形象较为逼真的“病人”,其可以在临床技能培训的过程中,从患者的角度与学生进行直接的交流和沟通,并从心理、文化以及社会等不同方面提高了学生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使其意识到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思维模式[8]。同时,SP实现了从理论知识到临床实践之间的衔接,将SP引入临床技能实践教学,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感受到疾病本身的临床特点,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培养医学生灵活运用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SP还解决了传统临床教学以及测验当中无法找到针对性病例的主要问题,根据学校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使用,为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2SP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本研究通过使用Mini-CEX量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在各项能力中的培训效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SP的考核应用下,医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临床实践教学考核应用SP,可以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不同,设计不同的病例脚本,并表现出多种临床表现,充分弥补了临床病例严重不足的问题,同时也为临床考核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多的病种选择,确保考核的内容可以充分反映出临床教学要求。同时,SP是另一位考官,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亲自感受体格检查的操作手法,考核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交流技巧、人文关怀等,这种多样化的评判角度能进一步提升考核的客观性和公平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临床课程的兴趣和热情。

综上所述,SP在医学模拟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日益显现,不仅能为医学生训练临床技能提供可靠的帮助,也是缓解目前医学时间资源短缺的对策之一。良好的诊疗技能、临床思维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和人文素养在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标准化病人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引入医学模拟教学,为医学生的培养提供一种有益的补充[9-10]。SP将是我国当前医学生培养中医患沟通与人文关怀的一个重要载体。本中心将在SP多学科、学系应用;疆内、外专家协作以及疆内、国内多中心协作;建立规范化病例库强化反馈;利用多媒体和信息化技术建设规范培训平台和课程体系;探索培训方法升级等方面做更多尝试和研究。

[收稿日期:2018-01-02]

(本文编辑王艳)

猜你喜欢
标准化病人模拟教学医学教育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情景模拟教学在护理本科《健康评估》课程中的应用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护理本科毕业生临床技能考核中的实践与探讨
模拟教学在产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医学模拟教学在麻醉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模拟实验教学在金融课题中的应用
医学模拟教学在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临床医学专业OSCE考试的效果评价及满意度调查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