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氏评价模型在促进新疆肠造口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2018-06-11 06:24祺,李涛,王丽,邵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肠造口评价

裴 祺,李 涛,王 丽,邵 妍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肿瘤外科,乌鲁木齐 830054)

柯氏评价模型在促进新疆肠造口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裴祺,李涛,王丽,邵妍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肿瘤外科,乌鲁木齐830054)

摘要:目的探讨柯氏评价模型在新疆地区肠造口专科进修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胃肠外科接收的来自全疆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工作并参加本次肠造口专科培训课程的进修护士共48名,根据柯氏评价模型对进修护士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查,比较培训前后进修护士的理论考试、操作考试、护理文书规范书写等方面的成绩。结果在包括造口护理用具的选择,造口评估,造口更换流程的掌握程度等在内的调查问卷的各个项目中,培训后进修护士对于造口专业知识的掌握的程度明显高于培训前。经过培训后进修护士对于危机处理,护理文书规范书写、为患者提供多元的健康宣教等方面的能力较培训前有较大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训后进修护士对于自我职业荣誉感、对培训单位的培训内容及效果等方面的满意度均较培训前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柯氏评价模型有利于肠造口专科护士的规范化培训,有助于提高培训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柯氏评价模型;专科护士;肠造口;评价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5551(2018)05-0661-04

doi:10.3969/j.issn.1009-5551.2018.05.030

基金项目: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度护理科研专项基金(2012HL04)

作者简介:裴祺(1970-),女,本科,副主任护师,国际造口治疗师(ET),研究方向:临床外科护理学,伤口造口专科护理。

通信作者:李涛,男,博士,主任医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胃肠肿瘤基础研究,E-mail:Litao7005@sina.com。

本文引用:裴祺,李涛,王丽,等.柯氏评价模型在促进新疆肠造口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8,41(5):661-664.doi:10.3969/j.issn.1009-5551.2018.05.030

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加的永久性肠造口者约10万人,累计约100万人[1-2]。所以,提高参与肠造口专科培训的护理人员对肠造口相关理论和临床操作势在必行。为了更好地为这一特殊人群服务,乡镇级、县级医疗机构每年都派送优秀护理人员进入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本研究将柯氏评估模型应用于肠造口专科护士的培训效果评价中,旨在了解进修护士的临床培训效果,促进教学方式和方法提升,探索适合新疆地区的肠造口专科护理人员培训模式,提高新疆地区公立医疗机构护理人员对肠造口的护理水平,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我科作为中国手牵手—造口临床实践培训基地,承担着临床教学的重要任务,每年接收来自新疆各地州综合及专科医院进修学习的护理人员约40余人次,自2016年尝试将柯氏评价模型应用到进修护士教学中,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2016年9月-2017年9月接收的来自全疆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工作并参加本次肠造口专科培训课程的进修护士48名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40岁;学历为大专及以上者;获取护士执业资格证,且有2年以上的临床护理工作经验者;从事造口相关护理工作者。排除标准:未完成全部培训课程或考核者;培训后理论或操作考核不合格者。

培训开始前后对进修护士进行肠造口专科理论及技能操作等方面的认知考核,采用医疗机构专科护士现状调查问卷、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CIRN)、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表等进行评价。采取集中授课、模拟操作演练和临床轮转等方法进行培训,培训课程大纲设置以《卫生部专科护士培训大纲》为指导及结合肠造口相关知识实施培训。

1.2研究方法

1.2.1医疗机构专科护士现状调查问卷分为2个部分,是为了解目前医疗机构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为进一步完善专科护士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委托中华护理学会设计了专科护士现状调查问卷,造口小组护士造口知识现状及需求调查表。

1.2.2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CIRN)包括7个维度,58个条目,以likert的5级计分法(0=没有能力,1=有一点能力,2=有一些能力,3=有足够能力,4=很有能力)计量,该量表总体信度Cronbach α值0.89,7个维度Cronbach α值为0.79~0.86,效标效度r=0.44,P<0.05,得分越高说明进修护士核心能力越强。

1.2.3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调查表根据和晓美、姜宝法等在《360°反馈评价在临床一线护士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与效果[3]》中制定的《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表》,根据本次项目需求稍作删减。满意度评价分为“非常满意”、“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5个选项,在最能表达自己感受栏目内打勾,“非常满意”、“满意”与“较满意”为满意,“一般”与“不满意”为不满意。分别赋值1~5分,评价越高,赋值越高。

1.3调查方法整个进修期分两个阶段对进修人员进行调查,向进修人员说明研究目的和意义,在取得进修人员知情同意后在培训开始前和培训结束后分别向其发送医疗机构专科护士现状调查问卷、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CIRN)、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调查表等调查问卷,以不记名的方式填写,问卷均由研究者当场发放,当场收回,现场对问卷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发放问卷48份,回收48份,问卷的回收率及有效率均为100%。

2 结果

2.1进修人员一般情况进修护士中学历为大专者占62.5%,,工作年限2~10 a者占83.3%,职称为护师者占79.2%,见表1。

表1 进修人员基本资料(n=48)

2.2培训前后进修护士对于造口专业知识的认知状况在包括造口护理用具的选择,造口评估,造口更换流程的掌握程度等在内的调查问卷的各个项目中,培训后进修护士对于造口专业知识的掌握的程度明显高于培训前,见表2。

(2)在运算中,凡高于4次的项都并入o(x4)中,一般有:o(xn)+o(xm)=o(xn)(m≥n)。

表2 培训前后进修人员对于造口专业知识的认知状况/例(%)

2.3培训前后进修护士对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的认知经过培训后进修护士对于危机处理,护理文书规范书写、为患者提供多元的健康宣教等方面的能力较培训前有较大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2.4培训前后进修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培训后进修护士对于自我职业荣誉感、对培训单位的培训内容及效果等方面的满意度均较培训前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4。

表3 培训前后进修护士对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的认知分)

表4 培训前后进修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分)

3 讨论

柯氏四级评估模型是由唐·柯克帕特里克(Donald L.Kirkpatrick)于1959 年提出的,故亦称为柯氏模型。克帕特里克将培训效果分为4个递进的层次: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效果层,并且提出在这四个层次上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4]。反应层评估是指受训人员对培训项目的印象如何,这个层次的评估可以作为改进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教学进度等方面的建议或综合评估的参考,但不能作为评估的结果。学习层评估可以采用笔试、实地操作和工作模拟等方法来考查。行为层的评估指受训人员在培训前后是否在工作中运用了培训中学到的知识,是考查培训效果最重要的指标。效果层的评估可以通过一系列指标来衡量,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管理层能够了解培训所带来的收益。

柯氏评估目前在医学院校的应用局限于对教师培训效果的评估,尚未有相关研究将柯氏评估应用于进修人员学习效果的评估[5]和医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6-7]。柯氏评价模型中的四层具有整体性、贯通性、长远性,因此被逐渐应用于医院培训管理项目中。经过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的实践,柯氏评估模型在评估培训效果方面显示了其强大的优势,因此近些年开始渐渐被引入教育领域,用来评估教学效果。

理论培训课程开始时对进修护士进行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考核,作为反应层和学习层的评价。采用集中授课、模拟操作演练等方式授课人员可根据进修护士的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技能掌握程度,上课反映是否积极主动等方面对进修人员进行评估。根据理论成绩和技能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授课,这种方式让进修人员与授课人员可以进行双向互动,有效沟通,可以更好、更快速的了解进修人员迫切需要学习的内容,提升了学习效率。

通过临床轮转的方法,对进修护士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和行为转变、培训内容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情况进行评价,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培训后进修护士对于危机处理,护理文书规范书写、为患者提供多元的健康宣教等方面的能力较培训前有较大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包括造口护理用具的选择,造口评估,造口更换流程的掌握程度等在内的调查问卷的各个项目中,培训后进修护士对于造口专业知识的掌握的程度明显高于培训前,且培训后进修护士对于自我职业荣誉感、对培训单位的培训内容及效果等方面的满意度均较培训前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利于进修人员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工作中,以更加热情的态度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效果层的评估是进修人员回到当地医院,由当地医院给予的反馈数据,通过科室一级质控反馈结果来看,进修人员的不良事件发生率、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文书书写错误率等有所降低,给当地医院造口专业化护理带来了参考依据。

及时做好各个层级评估并及时将结果进行反馈,对于带教老师来说,及时掌握进修护士的学习动态,了解进修护士对学习的整体安排是否满意,学习效果如何,培训目标是否已经达到,培训当中有什么不足,从而有利于改进以后的培训。从柯氏评估模型来看,也可以理解为进修护士的主观感受、客观工作成果两个维度,进修护士可以从结果中进行自我审视,了解自己是否达到进修科室的要求,是否达到临床和患者的要求,对进修人员的学习动力也有正性的激发作用。本研究对进修人员进行了反应层和学习层的效果评估,而且还对第三、第四层级的培训效果进行了评估,使肠造口专科护士培训的效果评价更加全面和系统。采用该模型进行评估,实现了不仅以考核的方式进行评价,而且还从态度、能力的角度对进修护士进行了培训效果的跟踪评估,使得评估工作进一步深入,让进修人员更加全面深入地学习相关知识。

在医学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今天,护理队伍的素质也必须与时俱进,才能紧跟时代步伐,更好的配合医生为患者提供满意服务。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和培养出更高素质的临床护理人才,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和对培训有效性进行评估,本研究把柯氏四级评估模型应用于进修护士在临床实践中的效果评价,使整个环节的质量得到全方面的展示和控制,培训工作效果形成一个不断评估、计划、实施、改进的 PDCA 过程[8],形成贯穿了培训全过程的一个质量环,实现了培训工作的持续改进。通过柯氏评价模型,进修人员的理论知识、技能知识、护士工作满意度、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等方面均有所提高,综上所述,基于柯氏评估模型在进修护士效果评估的应用是有效的,值得在临床推广。

[收稿日期:2018-01-09]

(本文编辑王艳)

猜你喜欢
肠造口评价
普外科护士肠造口护理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多功能肠造口栓的设计及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肠造口病人渗漏护理的研究进展
肠造口患者健康教育体会
肠造口患者健康教育体会
肠造口护理中奥瑞姆护理模式应用效果研究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关于项目后评价中“专项”后评价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