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陈四楼矿煤巷掘进工作面专用回风联络巷风桥施工技术

2018-06-11 06:05雷喜良顾洪江
现代矿业 2018年5期
关键词:金属网联络采区

雷喜良 顾洪江

(河南龙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陈四楼煤矿)

目前,陈四楼煤矿已升级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为确保巷道掘进安全及井下安全生产,有必要施工专用回风联络巷,形成掘进工作面的独立通风系统。根据该煤层分布特征及通风系统改造情况,只有通过施工风桥[1-3],形成风桥上部进风(回风)、风桥下部回风(进风)的风流形式,方可实现掘进工作面独立通风[4-7]。本研究根据该矿2802工作面的地质特征,对其回风联络巷风桥施工方案进行设计,并对详细的施工工艺流程进行探讨。

1 工作面概况

陈四楼煤矿2802上顺槽回风联络巷主要担负2802上顺槽掘进及2802工作面回采期间回风及瓦斯排放任务。该巷道设计全长72 m,巷道沿二2煤层顶、底板掘进,煤层倾角8°~13°,平均9°。巷道断面为梯形断面,设计断面规格为4.0 m×2.6 m(净宽×净高),采用锚网索联合支护方案,巷道掘进采用掘进机割煤方式,刮板输送机、胶带输送机运输。为形成独立的通风系统,有必要在回风联络巷与八采区皮带巷交叉位置施工风桥(图1),该风桥连接2802上顺槽回风联络巷与联络巷。

图1 风桥施工位置

2 风桥施工方案

经过详细分析2802上顺槽独立通风系统,可知2802上顺槽回风联络巷施工过程中需要穿过八采区皮带巷,八采区皮带巷为进风巷,2条巷道的位置关系为交叉贯通,无法形成完整的通风系统,需要在贯通处施工风桥,并设计风桥上部为进风风路、风桥下部为回风风路。通过风桥既可实现八采区皮带巷进风,又可实现2802上顺槽回风联络巷回风[8]。根据八采区皮带巷与2802上顺槽回风联络巷的位置关系,可对八采区皮带巷进行挑顶施工和拉底施工。两者对比分析表明:①挑顶施工相比拉底施工难度更大,施工工序较复杂,且安全系数更低;②挑顶施工对巷道围岩稳定性的破坏程度较大,巷道不易支护;③挑顶施工相比拉底施工需要更多的施工人员,且需要更多的支护材料,施工成本较高;④挑顶施工对于巷道围岩破坏较大,巷道压力重新分布,易造成顶板离层,巷道后期维护工作量较大;⑤拉底施工相比挑顶施工安全性更高。为此,本研究采用拉底施工方案,该方案包括如下几类施工工艺。

2.1 风桥下部巷道拉底施工工艺

施工风桥时首先对八采区皮带巷进行拉底,根据设计的拉底坡度确定拉底的起始点和结束点;然后根据坡度标出施工腰线,确保拉底的深度和宽度。八采区皮带巷既为进风巷,又负责回采期间运煤,因此施工坡度设计需顾及到后期铺设皮带形成运煤系统,故而坡度不宜过大,变坡点需尽可能圆滑以减小巷道起伏,确保皮带能够平稳运转。根据相关施工经验,具体施工工艺为在八采区皮带巷导线点8SFP11前15.8 m处按11°下山拉底施工至八采区皮带巷与2802上顺槽回风联络巷的交岔口处(17.6 m),再按0°拉底施工8 m,最后按4°上山拉底施工至2802上顺槽口(34.2 m)(图2)[9-10]。

图2 风桥施工过程示意

2.2 巷道支护工艺

支护工艺设计主要包括:①对八采区皮带巷拉底之前,需预先对拉底范围内的巷道顶板、交叉口及两帮进行加强支护;②拉底施工完毕后,需对拉底段的两帮及风桥的下部巷道进行支护;③对风桥进行混凝土浇筑喷浆支护,而后在风桥两侧施工密闭[2]。

对拉底范围的巷道顶板、交叉口及两帮进行加强支护时,可在设计的拉底范围内,对顶板采用3排锚索梁加强支护,锚索间排距设计为1 300 mm×1 500 mm,锚索选用φ18.9 mm×6 300 mm钢绞线。对拉底段的两帮及风桥的下部巷道进行支护时,在拉底施工后,巷道两帮采用金属网+φ18 mm×2 200 mm 高强锚杆+碟形托盘的支护方案,拉底两帮分布有煤层时,巷道两帮采用金属网+φ18 mm×2 200 mm高强锚杆+M钢带的支护方案。巷道高度超过 3.5 m 时,在巷道两帮施工6.3 m帮锚索梁进行加强支护。巷帮采用金属网+φ18 mm×2 200 mm 高强锚杆+碟形托盘的支护方案时,每根φ18 mm×2 200 mm 高强锚杆配合使用碟形托盘(规格为150 mm×150 mm×8 mm(长×宽×高))、扭矩螺母以及减阻增压垫片;巷帮采用金属网+φ18 mm×2 200 mm 高强锚杆+M钢带的支护方案时,每根锚杆配合使用M型托盘(150 mm×150 mm×8 mm(长×宽×高))、扭矩螺母以及减阻增压垫片[9]。需要加固锚索梁时,锚索梁为3.0 m长的12#槽钢梁,一梁三索,锚索间距设计为1 300 mm,锚索由φ18.9 mm×6 300 mm钢绞线制成[3]。

巷道施工风桥时,交叉口处通过架设工字钢棚和浇筑混凝土进行支护,同时在巷帮与棚腿之间使用混凝土填实。具体施工工艺为:

(1)架工字钢棚。钢棚由11#工字钢加工而成。按0°架棚时,支架前倾后仰不大于±1°。架棚时,棚腿扎脚为80°,柱窝深不少于200 mm,棚距为1 000 mm。顶梁与顶梁之间安设2道连接板,端部连接板距梁内口700 mm;棚腿与棚腿之间安设2道连接板,连接板间距1 250 mm,上部连接板距腿端部500 mm。架棚时,在棚腿与巷帮之间紧贴棚腿铺设金属网和双抗网各1层,金属网铺设于双抗网外侧,采用连网绳将双抗网与金属网绑扎牢固(图3)。

图3 风桥架棚支护示意(单位:mm)

(2)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前,首先在棚梁上方交错铺设2层金属网,将双层不带孔的双抗网铺设于金属网上方,采用连网绳将双抗网与金属网绑扎牢固;然后对架棚段顶板及棚腿与巷帮之间采用混凝土浇筑,顶板浇筑厚度约0.2 m,确保2802上顺槽回风联络巷高度不小于2 m,棚腿与巷帮之间填实[10]。浇筑混凝土的强度标号为C30,水泥、黄沙、大石子的配合比(质量比)为0.38∶1.11∶2.72,水灰比为0.38。施工完毕后,需对两巷交岔点采用密闭进行封闭。风桥施工浇筑完毕后,对棚梁顶部及两帮、八采区皮带巷拉底段两帮、2802上顺槽回风联络巷(风桥施工段)进行喷浆支护,确保不漏风[4]。

2.3 混凝土原料运输工艺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轨道铺设仅能到达八采区3#联络巷,并且八采区皮带巷风桥两侧需构筑2道调节风窗,运输线路仅能经由八采区皮带巷(16 m)、2802上顺槽(50 m)、2802上顺槽车场(18 m)、2802上顺槽回风联络巷(62 m)到达施工地点,运输线路长,区段运输距离短,导致运输设备难以发挥作用。浇筑地点设置于2802上顺槽回风联络巷,材料需人工举运至风桥上方,属于重物上运,施工人员劳动强度大、安全工作难度系数大。为此,本研究提出了如下运输方案:①利用八采区皮带巷内的刮板输送机直接将混凝土材料运至风桥顶部(工字钢棚上方铺设金属网+双抗网,防止混凝土渗漏,同时作为施工平台使用),运输人员由2802上顺槽回风联络巷到达风桥上方;②在八采区3#联络巷内从矿车上将原材料卸下后立即进行搅拌,并运输至刮板输送机;由刮板输送机卸于施工平台后进行二次搅拌,可缩短物料运输距离及倒料次数,大大降低劳动强度;③将刮板输送机机头部位抬起,在工字钢棚顶部布设简易施工平台,浇筑时直接将混凝土“扔下”即可,省时省力[5];④刮板输送机中部槽开口自动卸载,减少运输中人工装卸料环节。

3 方案实施效果

原施工方案运输区段包括为八采区皮带巷(16 m)、2802上顺槽(50 m)、2802上顺槽车场(18 m)、2802上顺槽回风联络巷(62 m),共146 m,倒运次数5次,施工时间为18个班次,每天三班制,每个班次14人。本研究方案浇筑施工仅需9个班次,按照陈四楼煤矿掘进人员工资120元/人计算,可累计节约人工成本约15 120元。此外,方案设计将拌料、浇筑平台设置位于风桥顶部,减少了物料上运环节,并且施工安全性得到了大幅提升。

正常挑顶期间巷道顶板需要重新支护,按照前后各5 m范围挑顶计算,累计15 m,21排,每班次挑顶2排,需累计施工11个班次,而拉底8 m施工速度较快,2个班次即可施工完毕,相比挑顶方案可节省8个班次,节约经费约13 440元。挑顶施工需要进行重新支护,累计支护21排,根据挑顶厚度及拉底厚度,帮部支护费用相互抵消,而拉底后无需重新支护顶板,相对于挑顶施工,每排支护成本约为864元,可累计节约经费约18 144元。

4 结 语

为确保陈四楼煤矿2802工作面巷道掘进安全,对该工作面回风联络巷风桥施工方案进行了设计,设计采用拉低工艺进行施工,并对相应的工艺实施流程进行了阐述。实践表明:该方案有助于减少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施工安全性较高,可供类似矿山借鉴。

参 考 文 献

[1] 张敏敏.煤矿复杂条件下风桥施工方案优化设计[J].现代矿业,2016(3):36-37.

[2] 张红军,曲海军,马文超,等.车集煤矿风桥施工工艺改进[J].能源与环保,2011(12):59-60.

[3] 王跃楠,孙世彪,杨 阳.中厚煤层风桥施工工艺改进[J].山东煤炭科技,2010(6):28-29.

[4] 张 炎,刘瑞强,刘 永.煤矿井下风桥的设计及施工工艺[J].科技信息,2009(1):377-378.

[5] 陈汉宇.大断面全煤盘区风桥设计与施工[J].煤炭工程,2010(9):25-27.

[6] 宋空军.软岩中大断面风桥的施工方法[J].中国矿山工程,2005(3):29-31.

[7] 王红亮,宋作文,冯书兵.人工假顶在过风桥的施工应用[J].现代矿业,2014(12):175-176.

[8] 程润明,曾金元,王 刚.风桥快速施工工艺[J].煤,2007(S2):79-80.

[9] 康治国,高怀参.大断面软岩风桥设计与施工技术[J].能源与环保,2010(8)13-14.

[10] 朱春伟,路建军,李 平.跨车场风桥方案设计与施工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11):98-99.

猜你喜欢
金属网联络采区
稠油热采区块冷采降粘技术应用
让人大代表联络站不止于“联络”
11采区永久避难硐室控制瓦斯涌出、防止瓦斯积聚和煤层自燃措施
只回应 1/3
基于Delphi-TOPSIS法的露天矿采区接续方案优选
煤矿采区上、下车场气动推车系统
2013 年5 月30 日我国部分钛锆原料及其下游产品市场成交价
我国部分钛锆原料及其下游产品市场价格(2012-02-04)
我国部分钛锆原料及其下游产品市场价格
我国部分钛锆原料及其下游产品市场价格(2012-11-28)